返回

第三章 八卦对太极

首頁
    什麼是“高手”? 八卦門尹英川,号稱“水中斬月”。

     他确信,自己就是高手。

     練武四十年,出身當今有數名門,尹英川當然非常清楚知道,武林中最初的“高手”究竟是怎樣誕生的。

     那極少數的人,有的是因為天賦異禀,擁有超凡的體質和神經,生來就有打鬥的天分;或是具有非常特殊的學武資質,所屬師門雖然平凡,卻能别出機杼,又或從學多個師父後融會貫通,自成一套遠勝前人的獨創武功;也有人是因為罕見的奇遇,比如當過兵的,在慘烈異常的戰争中生存下來,從無數殺人戰鬥的血色經驗裡,歸納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武鬥法門…… 可是不論是上述何者,在武林中沒有門派背景或先祖往績支撐,要成為世人公認的“高手”,都隻有一條路:用實績去證明自己的力量。

     ——或者更簡單說,隻是一個字:打。

     尹英川的八卦本門亦無例外。

    前朝蒙古人為防漢人作亂,嚴厲禁絕民間傳習武藝及私藏兵器,違禁習武者不是反抗軍就是黑道私枭之流,幾乎沒有所謂“武林”。

    當今武林的盛況,都是本朝開國這百餘兩百年間才形成的。

     八卦門開山祖師容湛和是洪武年間人士,事迹及師承皆已不可細考;但他幾個有名傳人,就是在當年混沌的武林裡,曆經許多挑戰與比試,以拳掌刀劍的硬功夫打出名堂,成為江、皖一帶名重一時的武林高手。

    “八卦門”此一稱号是到第三代才定名的。

     一無所憑的無名武者,以實績成為公認的高手;高手開創傳授的門派,也就成了名門大派。

    個人的力量,轉化成團體的名聲,這本是自然不過的事情。

     可也就是這時候,“高手”的定義出現了變化。

     既雲“名師出高徒”,高手教導出來的入門弟子,想必也不差勁;可是再下一代呢?以後呢?技藝招式仍有辦法毫無遺漏地傳承;可是先祖寶貴的實戰經驗與心法,要傳下去卻不容易。

    初代弟子也許還能得到真傳,可是再到下一代,這些知識已非親身體驗所得,漸漸就不免變質成假設與想象…… 當然,曆代弟子還可以各自累積屬于自己的戰鬥經驗。

    可問題是:名門大派本身就已擁有外人不敢幹犯的名聲,有膽挑戰名門弟子的人事實上寥寥可數;其他大門派礙于武林禮數,等閑亦不會輕易開戰。

     于是身在名門,與外人比鬥的機會,反倒遠遠不及小門派的無名武者。

    門派内同門之間固然經常會試招較量,但那又怎及得上真刀真槍的生死相搏,或是賭上門派名譽的全力比試? 這正是尹英川長年以來的苦惱。

     徽州八卦門總館直系名宿;當今掌門親弟;四十年刻苦修練之餘還教出許多成名弟子……外界武林一看見這些資曆,毫無疑問就将尹英川列為貨真價實的一流高手。

    他本人也很享受這種榮譽。

     可是内心深處,這位八卦門首席刀王,還是不能就此滿足。

     尹英川是一個對自己很誠實的人——每一個武功要練得好的人,都不得不對自己誠實。

     他很清楚:真正的“高手”,沒有一條明确可越的标準線;也不僅是一種讓世人承認的身份。

    而是一種“心”: 任何時候、怎樣的情況下、面對何種敵人,你都有自信把對方打倒。

     尹英川非常相信,自己擁有這樣的能力。

     ——可是“相信”是一回事。

    “證實”是另一回事。

     學武四十年,尹英川并未有機會證實自己。

    正因為挾着八卦門的名聲,這許多年來他與人真正生死比鬥的機會隻有三次,殺過六個人。

    而且都不是旗鼓相當的對手。

     一個人深信自己具有超凡的實力,卻無證明的機會,那苦悶之巨大可想而知——尤其是當你已經五十二歲,武道生涯的前頭就隻有一條下坡道的時候。

     得知武當派違反天下武林規矩義理,四出挑戰消滅各大門派,又在禦前比試裡大敗八卦門弟子杜焱風,尹英川确實感到憤怒;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暗地裡有點兒感激武當派。

     ——終于,有了最後的機會! 此刻,此地,這個畢生難逢的機會就在眼前。

     五十二歲的今天。

    西安府少慈巷的狹道上。

    阻塞在道中央這個身材有如圓球的武當弟子。

     任何時候。

    怎樣的情況下。

    不論何種敵人。

     打倒他。

     這絕無疑問是尹英川人生至今最重要的一戰。

    成為自己所相信的高手。

    或是白白鍛煉了四十年。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