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八章

首頁
    了瞿子玖一關,要你自己設法以外,此外,都歸我負責。

    ” “你有這句話,我的事可算定局了。

    ”徐世昌略停一下說:“我想借重唐少川,保他當奉天巡撫。

    第一、俄國、日本虎視眈眈,這個外交,非唐少川不能辦;第二、将來東三省大興鐵路,唐少川亦是内行,集事比較容易。

    ” “唐少川對鐵路并不内行,内行的是梁燕荪,這且不去說它。

    菊人,我倒想問,除了奉天以外,吉、黑兩省,你夾袋中有人沒有?” “沒有。

    ”徐世昌說:“如果慰庭你沒有人,我想把這兩個缺留給大老跟瞿子玖。

    ” “瞿子玖不會薦人給你的。

    如今你敷衍的不好,說不定連總督都保不住,敷衍得法,他不會薦個巡撫來制你的肘。

    這一點,菊人,你先得認清楚。

    ” 徐世昌點點頭說:“我知道。

    東三省總督不是我,就是岑三。

    ” “對了!岑三的事,我們回頭談,先說吉、黑兩省。

    ”袁世凱略停一下說:“你留一個缺給振貝子好不好?”這話讓徐世昌不能不考慮了,想了打一會說:“我是在想,東三省初改官制,觀瞻所系,必得很漂亮的人選,才能一新耳目,造成聲勢。

    如果振貝子夾袋中的人物,太不夠格……。

    ”說到這裡,徐世昌突然頓住,然後做了個不顧一切的表情,“嗐,算了,我遵命就是。

    ” 這是把情賣給袁世凱,意中已知段芝貴已取得袁世凱的支持,所以有此一番做作。

    見此光景,袁世凱當然要表示領情。

    “說實話,段香岩頗有非分之想。

    ”他說:“你幫他一個忙,就算幫我的忙。

    ” “言重,言重!”徐世昌提醒袁世凱說:“幫香岩的忙,得打你這兒開始。

    ” 接着話題轉向岑春煊,以靖匪為名,将他從兩廣調到雲貴,是極狠的一着棋,曆來掌權樞臣,擺布封疆大吏,大緻都用此手法。

    隻要挾得動天子,諸侯無不俯首聽命,敢怒而不敢言,唯獨岑春煊是例外。

     當然,他也還不敢公然抗旨,隻是托病就醫,逗留在上海,至今兩月有餘,并無赴任的迹象,使得袁世凱越來越不安了。

     “岑三決不肯到任,是很明白的事。

    ”袁世凱說:“他敢于如此,一則自恃簾眷,再則有瞿子玖撐腰,也是很明白的事。

    如今猜疑的是,到底不知其意何居?菊人,你想過沒有?” 徐世昌當然想過。

    夠資格當東三省總督的,除了趙爾巽,就是岑春煊,趙爾巽輿情不洽,難與其選,唯有岑春煊才是勁敵。

    不過,他冷眼旁觀,認為岑春煊志在直隸,不得已而求其次才是東三省。

    如果自己搶先一步,把東三省拿到手,等于絕了岑春煊的退路,袁世凱的處境就更難了。

     反過來說,袁世凱若是攻不倒,岑春煊督直不能,就會轉移目标到東三省。

    照此來看,他跟袁世凱休戚相關,唯有制服了岑春煊,大家才能安心。

    而制服岑春煊的法子,他一再盤算,始終認為隻有調虎離山,才是上策。

     “上頭也知道,岑三不願意到雲貴。

    如果隻催他假滿赴任,除非嚴旨,這在上頭是不肯的。

    我在想,能不能另外找一處地方給他?” 袁世凱點點頭,“我也這麼想。

    ”他說:“這件事,一回京就要辦,拖久了于你很不利。

    ” 這是很坦率的說法,一拖拖到東三省改制,岑春煊出任東三省總督的機會,比徐世昌大得多,此即所謂“不利”。

    不過,事實是無法拖得那麼久的。

     “他已經續假兩次,為時三月了。

    ”徐世昌說:“疆臣請假,從來沒有這麼久的,而況他在上海,酬酢幾無虛日,亦不象就醫養病的樣子,所以,”徐世昌加重了語氣說:“隻要找到了地方,不怕他不赴任。

    ” “我倒想到了一個地方,你回京跟大老去商量,要找機會,最好急如星火,要他趕到任上,那就連請訓都不必了!” “好!”徐世昌心領神會地,“一定不讓他進京請訓。

    ” ※※※ 正月初三,諸王貝勒、近支親貴,進宮賀年。

    正式朝賀以外的家人之禮,向例隻有宣宗一支的皇室才得參與,近年來規矩寬了,奕劻父子以及支派更遠的肅王善耆,亦得随班行禮,躬與慈禧太後所賜的茶果之宴。

     “今年跟往年不同了。

    ”在閑叙家常時奕劻從從容容地說:“仰賴皇太後、皇上的鴻福,大局已定,國家轉弱為強,指顧間事。

    奴才在想,皇太後操勞多年,今年萬壽,實在應該好好熱鬧一下。

    ” 此言一出,醇王載沣首先附和:“應該,應該!” 其他人雖未應聲,卻都望着坐在慈禧太後身邊的皇帝,他略有些局促地轉臉說道:“慶親王、醇親王所奏甚是。

    兒子請懿旨,可否頒發上谕,籌備慶典?” “沒有這個道理吧!”慈禧太後說:“又不是整生日,而且時候也還早。

    ” 這表示不反對“熱鬧一下”,隻是不頒發上谕。

    奕劻仰體意旨,立即接口:“奴才幾個先去商量籌備,到時候再請旨明發上谕。

    ” “好,好!”皇帝不能不表現得很熱心的樣子,“你們去籌備,該怎麼辦,随時請懿旨。

    ” “實在可以不必。

    ”慈禧太後說:“物力維艱,何必糜費?” “天子以四海頤養聖母,皇太後以民生在念,力戒糜費,臣下自當謹遵懿旨。

    ”奕劻緊接着說:“普天之下,無不仰賴皇太後的庇佑,大小臣工,都巴不得有報效的機會。

    請皇太後、皇上把這件大事交給奴才去辦,奴才總在一不動庫款,二不累地方這兩個宗旨之下,體體面面地給皇太後上壽。

    ” “能這樣,我又何樂不為?”慈禧太後笑着回答,卻又轉臉問說:“皇帝看呢?” 習于緘默的皇帝,自我練成一套善于聽話的本事,知道奕劻這番冠冕堂皇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