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丁坐在桂慈坊“總賬樓”裡,一邊拿手帕抹着臉上跟手掌的汗,一邊聽取部下們的報告。
今年春季回暖得格外早,才二月末的空氣已經帶着悶意,一陣黏濕的感覺。
可是,崔丁流汗不隻是因為天氣,也因為緊張。
“三條座/三十鋪總盟”已經十多年沒有籌備過如此大規模的動員了。
崔丁年紀輕,沒有怎麼親曆過當年的首都黑道大戰,但當年老爹崔延力保“聯昌水陸”的戰況如何兇險,少年的他仍印象深刻。
崔丁一絲不苟地執行了蒙真發出的動員命令。
下面雖然有佟八雲和孫克剛協助組織人馬,但要安排這次調動也不是容易。
食宿和兵器方面倒還易辦,最要命的是這次“三十鋪”出動的兵力接近整個組織人數的七成,在備戰期間仍要維持各種生意的正常運作才最困難。
崔丁不得已,隻好把許多較不重要的生意暫停了。
當然他知道“三十鋪”在這期間的損失,蒙真事後必定動用“豐義隆”的資源完全補償。
比起許多“三條座”的老一輩,崔丁可說義無反顧地支持蒙真的指揮。
他明白:“豐義隆”這條大魚翻翻身子,首都黑道就湧起了軒然巨波,像“三十鋪”這群小魚若不順着大魚來遊,隻有給沖走的份。
經過一個月前“豐義隆”接位大典那起事件,誰都知道“三十鋪總盟”是蒙真的一支親兵。
這事情并沒有引起“豐義隆”内的反感——“三十鋪”本來就是“豐義隆”的附庸,如今蒙真能夠直接指揮,更顯示了他的權威。
而“三十鋪”成為“豐義隆”實質最大權力者的直系勢力,在黑道上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崔丁當然知道:待一切形勢都穩定下來後,蒙真把“三十鋪”直接并入“豐義隆”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他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壞事,隻要得到合理的地位與回報就行了,幫會的招牌算得了什麼?
崔丁這個“三十鋪”副總管,已經在蒙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幹,他深信将來自己加盟“豐義隆”後,前途隻會更加光明……
聽了報告之後,崔丁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總賬樓”的窗前,俯視那片不久前才令“三條座”的命運發生大轉折的空地。
超過三百名“三十鋪總盟”的戰士已經齊集在空地上,其中以巴椎為首那群壯碩的石匠特别顯眼,一個個的身體硬得就像他們每天雕鑿的石塊一樣。
“隅方号”的八十餘名石匠幾乎全數出動了,巴椎也是唯一親自出陣的“三條座”頭領。
佟八雲當然也在人群中,親手檢查部衆手上的兵器和身上的竹片護甲。
崔丁知道,佟八雲這一年來花了偌大的心血調練這群部下。
上次殺不到“三眼”,佟八雲足足在桂慈坊市集裡喝了兩天悶酒。
現在機會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