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第一节

首頁
    生頗有微詞,他們認為醫院不能這麼快就把那位剛經曆過複雜外科手術和生産的母親轉移到别處,因為她的狀況仍令人堪憂,立即轉移可能會要了她的命。

    最後,院方的管理層收回了讓這個女人立即轉院的決定。

    但對于那個嬰兒艾米麗來說,事情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盡管她有可卡因依賴症和其他一些症狀,但穿越城市的旅途顯然還不至于威脅到她的生命安全。

    因此,她将被轉出波托拉醫院,出生後僅一天,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隔兩地。

     在郡公共福利總院,艾米麗在人滿為患的早産兒特别護理室裡幾乎沒有可能活過一天。

    之後,《舊金山紀事報》的傑夫·埃利奧特主辦的“城市談”專欄在獲悉這一暴行後,對此事進行了公開報道,迫使波托拉醫院改變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不是這樣,利平斯基知道,那個可憐的小女孩不會活過她生命的第一周。

    後來的情況是,她被重新送到波托拉醫院的重點護理組進行治療,在那裡一直待到她母親十天後出院為止,她們兩人的醫療費用賬單高達七萬美元。

    一直以來,政客、報刊業界人士和半數的住房建造計劃的決策者,都在不斷地對波托拉醫院進行攻擊和指責,幾乎打亂了這家醫院應有的正常秩序和安甯,而醫院方面則譴責上述人的行為純屬投機取巧。

     從艾米麗事件中波托拉醫院吸取了教訓,院方放出話來,聲稱這類接診上的錯誤将不會再次發生。

    利平斯基确信,今天這個受害者一旦狀況稍有穩定,波托拉醫院就會将他重新塞進救護車送交給郡公共福利總院,因為按規定那裡不得拒絕接收任何傷病者,尤其是那些沒有醫療保險的病人。

    利平斯基不能确定送到波托拉醫院的這個傷者能不能熬得過他的第二次轉移之旅,就算挺過來了,接下來也将面臨郡公共福利總院重點監護室内噩夢般的醫療環境和條件。

    在那兒,由于床位緊缺,需要病床的患者中有一半都得不到床位,因此到處都擺滿了靠牆而設的那種帶輪子的金屬擔架來充當臨時病床。

     對利平斯基而言,現在還有一點時間考慮将這個受害人送到波托拉醫院,還是郡公共福利總院。

    消防站的醫務人員正在設法将這個患者放到一塊硬闆子上,警察局的幾個警員也已經到附近挨家挨戶搜集線索,或是詢問聚集到事故現場的圍觀人群,看看是否有人能夠證明受害者的身份。

    那些天天蜷縮在自己城堡中的富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鄰居是誰,但或許有可能記住附近流浪者的面孔。

     由于受害人的傷勢太重,搬動他的時間超出了利平斯基的預期。

    好一陣忙活之後,他們終于費勁地将傷者固定在硬闆上并推進了救護車的後部。

    與此同時,利平斯基也作出了決定,他要直接将此人送到郡公共福利總院去。

    利平斯基認為,波托拉醫院隻會胡亂折騰一下這個家夥,但他熬不過他們的折騰。

    就在他将車挂上擋準備開動的時候,有幾個警察和一個近乎發狂的女人朝救護車這邊跑了過來。

     他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于是将車的擋位撥到停車位,沒有熄火就打開車門跳了下來。

    警察們趕到跟前的時候,他已經打開救護車的後門在那兒等着了。

    那個女人連走帶跑,在警察身後幾步之遠緊緊尾随而來。

    她擡腳上了救護車。

    利平斯基看見她在看到受害人的那一刻身體發直,雙手一下子捂在了嘴上,一臉的驚愕和悲痛。

    “哦,上帝呀!”他聽到的話隻有這幾個字,“哦,上帝呀!” 再也不能浪費時間了。

    他砰的一聲關上救護車的後門,快步跑向駕駛室,跳進駕駛員座位開動了車子。

    他們已經确認了傷者的身份,并且要送他到波托拉醫院去。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