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别哭!”慈禧太後用力提高了聲音說:“我有幾句要緊話,你們聽好了!”
“是!”大家哽咽着齊聲答應。
“我怕是真的不行了!以後,”慈禧太後盡量說得清楚說得慢:“國事都由攝政王裁定。
遇到非要請太後懿旨的大事,由攝政王當面請旨!”她又加了一句:“你們聽清楚了沒有?”
“是!”大家齊聲而響亮地答應。
張之洞卻單獨碰頭,朗朗說道:“太皇太後聖明!有此垂谕,社稷臣民之福。
”
“張之洞,”慈禧太後的聲音忽然凄楚了:“我雖比不上宋朝的宣仁太後,不過,你們一肚子墨水的人總也知道,曆朝以來,那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後,也沒有遇到過我的處境!如果不是内憂外患,或者穆宗不是落到那樣一個結局,我為什麼不好好兒享幾天福?張之洞,你們将來要替我說公道話才好!”
“太皇太後的聖德神功,昭垂天下後世,自有公論。
且請釋懷,安心靜攝。
”
“靜攝是不能夠了!求安心而已。
”慈禧太後問道:“我的遺囑拟好了?”
“是。
”
“你念給我聽!”
于是張之洞站起身來,走向禦榻一端,在慈禧太後與顧命諸臣之間,斜着立定,雙手捧着遺诰的稿子念道:“予以薄德,祗承文宗顯皇帝冊命,備位宮闱。
迨穆宗毅皇帝沖年嗣統,适當寇亂未平,讨伐方殷之際。
時則發撚交讧,回苗俶擾,海疆多故,民生凋敝,滿目瘡痍!予與孝貞顯皇後同心撫訓,夙夜憂勞,秉承文宗顯皇帝遺谟,策勵内外臣工,暨各路統兵大臣,指授機宜,勤求治理,任賢納谏,救災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難,轉危為安。
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以沖齡入嗣大統,時事愈艱,民生愈困,内憂外患,紛至沓來,不得不再行訓政……。
”
“你們看!”慈禧太後一說話,張之洞随即閉口,聽她說道:“這裡這個‘沖齡’似乎可以取消。
”
張之洞也發覺了,大行皇帝以沖齡嗣統,則與穆宗即位無異,當然仍非垂簾不可。
但戊戌政變的訓政,與沖齡無關,在文字上是個大毛病。
慈禧太後居然一下就聽出來了,真是神明未衰,張之洞佩服之餘,急忙答說:“是!‘以沖齡’三字删除為宜。
”
慈禧太後的意思,原就要籠統而言,因而點點頭表示滿意,張之洞便即再念:“前年宣布預備立憲诏書,本年頒示預備立憲年限,萬幾待理,心力俱殚。
幸予體氣素強,尚可支柱,不期本年夏秋以來,時有不适,政務殷繁,無從靜攝,眠食失宜,遷延日久,精力漸憊,猶未敢一日遐逸。
本月二十一日,複遭大行皇帝之喪,悲從中來,不能自克,以緻病勢增劇,遂至彌留。
嗣皇帝方在沖齡,正資啟迪,攝政王及内外諸臣,尚其協力翊贊,固我邦基。
嗣皇帝以國事為重,尤宜勉節哀思孜孜典學,他日光大前谟,有厚望焉!喪服二十七日而除,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
“很好!”慈禧太後說:“不過我想應該加一段,我操勞了五十年,就這麼一撒手去了,說實在話,心裡不能一點都不在乎!”
“是!”奕劻也覺得遺诰的文氣有缺陷,“皇太後操勞五十年,撫今追昔,所不能釋然的,仍是天下蒼生。
”
“對了,”慈禧太後很快地說:“就是要把這個意思加進去!”
“是!”張之洞略想一想說道:“‘遂至彌留’之下,拟加此數語:‘回念五十年來,憂患疊經,兢業之心,無時或釋,今舉行新政,漸有端倪’,下接‘嗣皇帝方在沖齡’雲雲。
是否可行,請太皇太後示下。
”
“好!就這樣。
”慈禧太後轉臉問道:“皇後呢?喔,如今該稱太後了。
”
“太後在涵元殿。
”李蓮英答說:“萬歲爺先小殓了,才好移靈。
”
“是移靈乾清宮嗎?”
“這得問王爺跟各位大人。
”
于是載沣答說:“是!移靈乾清宮,大殓時刻,選的是卯時。
”
“我呢?”慈禧太後問道:“你們打算把我擱在那兒?不會是慈甯宮吧?”
聽這語氣,表示她不願停靈慈甯宮載沣雖聽得懂,卻不知如何回答。
奕劻便說:“自然是皇極殿。
”
作為高宗歸政之後養尊之所的甯壽宮,正殿名為皇極殿,規制全仿乾清宮而略小。
慈禧太後正是想據此殿,但另有說法。
“慈甯宮是太後的地方,我不便占她的!”慈禧太後忽然問道:“張之洞,你今年七十歲?”
“臣,”張之洞跪下來答說:“今年七十有二。
”
“我記的你跟翁同龢的侄子是一榜,原來定的是傳胪,我作主把你換成探花。
這話有四十年了吧?”
“是!四十五年了。
”張之洞以知遇之感,死别之悲,不由得涕淚交揮,嗚嗚咽咽地語不成聲了。
“老佛爺歇一會吧!”李蓮英出來幹預了,“等精神好一點兒,再叫兩位王爺、各位大人的起。
”
說到這話,載沣自然領頭跪安,退了出來。
心裡都在想,總還能見一面。
那知回到軍機不久,隐隐聽得深宮舉哀,再一打聽,慈禧太後已一瞑不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