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大罵:“劉備豎子!你這大耳賊最叵信!忘了轅門射戟之事乎?三番兩次棄妻女不顧,還不是賴我保全?你這忘恩負義的小人!”
“呸!”劉備也變了臉,“你對我有何恩義?搶我徐州、兩襲小沛,你還有臉道恩義二字嗎?!”
“你你你……”呂布氣得面似紫羊肝,渾身戰抖不休,身上緊縛的繩索嘎嘎直響,仿佛再用些力氣就要掙斷了。
衆兵丁見狀趕緊一哄而上,使勁将他按住。
他還欲再罵劉備,腦子裡突然一轉——罵劉備又有何用?我之性命乃在曹操掌中!馬上回頭看曹操。
隻是陡然之間,曹操已面帶騰騰殺氣,手中緊緊握着佩劍劍柄。
可謂一言點醒夢中人,劉備之言深深觸動了他。
他舉目四顧,見滿營文武個個都是一臉殺意,其中李典更是橫眉立目怒不可遏!曹操心中凜然——呂布與李氏有不解之仇,若将呂布饒恕,怎對得起九泉之下的李乾?還有戲志才,為什麼會被囚禁染病而死?那濮陽之火、蝗旱之災,兖州死了多少人?若是饒了呂布,拿什麼告慰死去亡靈?何顔面見兖州父老?接着又想到,呂布有刺董之功,天子至今不忘其義舉,倘若另有旨意頗加恩惠又當如何?不尊天子之意是為不臣,尊天子之意豈不是在董承等人之外再樹一個内患?還有,夏侯惇的左目也是這厮命高順突襲射瞎的!與張邈兄弟反目究竟是誰造成的?河内張楊與其同鄉深厚,将來與袁紹決戰之時,若呂布逃歸河内那當如何?呂布原先追随過袁紹,要是給我來個陣前倒戈又該怎麼辦……霎時間,種種新仇、舊恨、猜忌、疑慮一齊湧上心頭!
呂布隻覺曹操的鷹眼陰森可怖,連忙辯白:“明公莫聽小人之言,在下真是誠心歸附,一片赤誠天日可鑒……”
曹操再不願聽了,把手一揚:“推出去!缢死而後枭首!”
呂布眼前一黑,隻覺衆軍兵齊手拉扯自己。
他本能地抗拒起來,掙紮着膀子,硬是不肯移動半步。
許褚見此情形把大鐵矛一抛,也搶過去抓呂布,合衆人之力才把他拖将下去。
呂布還不認命強自掙紮,口中大罵不止:“曹操!我呂布刺董有功,普天之下何人不知何人不曉?當今天子賜封我為溫侯,乃有儀同三司之貴,獲假節之權比你還早呢!如今你一朝得勢,竟敢如此待我?!老子跟王司徒救駕時,你還在兖州忙着窩裡鬥呢!你有何資格殺我!”他越罵越兇,兩膀一使勁,竟将衆兵丁甩翻在地,連許褚都側歪着退了幾步。
十幾個人拉不住一個上綁的呂布,這要是容他沖回來豈不是一場塌天大禍?曹操吓得躲進大帳,王必張開雙臂堵住帳口,刷刷刷一陣抽劍聲,夏侯淵、于禁、樂進、徐晃、朱靈等都把家夥拔了出來,十幾員大将把呂布團團圍住,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隻能在中軍營裡将其亂刃分屍了。
呂布不再向前,圓睜虎目環視衆人。
諸将将他圍住,可誰都不敢出這第一劍。
這家夥勇猛過人,萬一出劍之時割斷了繩子,他臨死前來個困獸之鬥也夠大夥忙活的!正在僵持之際,忽聽有人一聲高呼:“諸位且慢動手!”
郭嘉從人群裡擠過來,規規矩矩向呂布作了個揖,語重心長道:“呂将軍,在下有幾句好言贈與你這癡人,你可願聽?”
“說!”呂布機警地環視衆将,随口應了一聲。
郭嘉娓娓道來:“你乃無牽無挂一并州漢子,陰差陽錯混入官場,又趕上亂世才橫勇一時。
既無逐鹿中原之志,又無縱橫捭阖之才,落這樣一個結果還不是理所當然嗎?這輩子富貴榮華享受了,大風大浪也經受了,還有什麼不知足的?即便苟活于世能解脫什麼煩惱?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隻怪你自己錯走了路!難道英雄一世最後反受亂刃分屍之苦嗎?在下替你着想,還是乖乖引頸吧……”
郭嘉這番話說得和風細雨,但呂布聽來卻不亞于當頭棒喝。
他呆愣半晌,臉色青白交錯,似羞愧又似頓悟。
終于,呂布停止了掙紮,幹笑兩聲,雙眼一閉,接受了眼前事實……大丈夫死固死耳,何必再同他們口舌争辯呢?在戰場上天不怕地不怕,可玩陰謀詭計絕不是曹操、劉備這幫鳥人的對手,誰叫自己趕上這世道了呢?若一輩子在并州老家放馬牧羊倒也罷了,既然混上這條不該走的路,身首異處不過是遲早的事!早知如此何不在下邳城樓撞死,還要到此說這麼多的昧心話遭人恥笑呢?就算真保了曹操,他就會信任我嗎?天下未平還用得着我,等某一天大功告成,也難保他不會再下殺手!還是陳公台有先見之明,多活一天不過是多提心吊膽一天,算了吧……呂布思來想去,似乎也沒有什麼可牽挂的了,念念不忘的隻剩下嚴氏、未成年的女兒,還有杜氏佳人,要托付曹操兩句,但轉念一想,求了又有何用?眼一閉氣一絕,活人的事豈還顧得上……
呂布萬念俱灰歎了口氣,抛下那群緊張兮兮的曹營衆将,邁着高傲的步伐,坦然赴轅門受死。
曹操哆哆嗦嗦藏在王必身後,見呂布默然而去總算是放心了,隆冬時節竟驚出一頭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