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撰定事业灌顶具足支分第三

首頁
    受學沙門安然撰集 第三攝受建立護持弟子支分(此卷出第六日行法) 亦有二分。

     一者弟子應度之相。

    經雲。

     複次于餘日攝受應度人 若弟子信心生種姓清淨 恭敬于三寶深慧以嚴身 堪忍無懈惓屍羅淨無缺 忍辱不悭吝勇健堅行願 如是應攝受餘則無所觀 或十或八七或五二一四 當作于灌頂若複數過此 義釋雲。

    經雲。

    複次于餘日攝受應度人以下迄授與香水令飲彼心清淨故明攝受建立護持弟子支分受持地已。

    次明夜當作弟子法。

    故雲餘日也。

    因此廣辨弟子應度之相。

    此中忍辱不悭吝分為二句。

    勇建堅行願亦為二分。

    然此所說弟子十德若兼備者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但使偏有所長堪可匠成者即應攝受耳。

    又如聲聞受具時觀察種種遮難。

    所謂太少太老色貌叟疵諸病患等恐白衣嫌诃。

    故辄簡去之。

    今此摩诃衍則不如是。

    但令道機可濟。

    雖有諸餘過失皆無所觀也。

    偈中雲或十或八或七五二一四者是一期道場作阿阇梨灌頂之限數。

    此約超數取之。

    謂從一至二從二超至于四。

    從四至五從五超至七。

    從七至八從八超至十人。

    是故一曼荼羅中不得同時為三人六人九人灌頂。

    蓋如來密意阿阇梨不釋所由。

    又同大方等陀羅尼經不得過十人已上也。

    過此以外恐阿阇梨心量有所不周。

    當待後緣别為作法。

    又此十人以下者謂俱時發心各舍内外所有供養三寶同共成辨曼荼羅。

    故得同時作法。

    若人因遇道場便雲。

    法緣難值乞兼為濟渡者未合為作阿阇梨灌頂也。

    若複數過此若但求結緣于一門本尊法中受真言印者則不依如是劑限。

    阿阇梨亦當發起大悲。

    随有能發少分善心者皆為發生立菩提種子故雲或複數過此也。

    而今世尊所說雖有德可傳者猶不過十人。

    似是随轉一門非其具體故。

    且據惡世弘經淺行之一迹故雲一期法事劑至十人耳。

    不釋所由。

    經雲。

    秘密主。

    無大乘宿習未曾思惟真言乘行。

    彼不能少分見聞歡喜信受。

    又金剛薩埵。

    若彼有情昔于大乘真言乘道無量門進趣已曾修行。

    為彼等故限此造立名數者。

    若傳法人徒以善心差機為說或當增其诽謗斷彼善根。

    将護彼意時乃說之。

    安得不略制造立名數乎。

    所雲略此造立名數者。

    如以阿字五轉統如來無邊内德以字輪百明攝如來普眼法門此則名之略也。

    以刹塵方便開八葉之壇以無極大悲制十人之限。

    此則數之略也。

    然其學者随于一法而得悟入。

    即是普入一切門也。

    次明限略自不礙廣。

    經雲。

    彼阿阇梨亦當以大悲心立如是誓願。

    為度無餘衆生界故應當攝受無量衆生作菩提種子因緣者。

    謂造立此曼荼羅。

    是随有見聞觸知下至舉手低頭一念随喜皆必定成阿耨菩提。

    故阿阇梨雖不得差機誤授為作具支灌頂。

    然系珠毒鼓之緣豈當已乎。

    故當運大悲心務令廣洽也。

    秘密之藏不可直宣說。

    故回轉密意覆以有相方便限以十人。

    然阿阇梨自當平治心地畫作大悲曼荼羅。

    普眼度人多多益善。

    勿得如言而解也(雲雲) 瞿醯簡擇弟子品雲。

    應所受持弟子等數或一或三或七及五乃至二十五隻。

    不得雙取更不得已上。

    其諸弟子互相有诤及懷怨心不應攝受。

    彼等皆悉互相歡喜調伏寂靜于尊者所有敬愛心生善因者。

    如是弟子方可攝取(雲雲) 補阙品雲。

    大作曼荼羅時唯與一人受阿阇梨灌頂。

    自餘灌頂或三或五必不應雙。

    皆以各别供具而為灌頂(雲雲) 又雲。

    其阿阇梨以慈悲故應當殷勤教一弟子通解都法令持明藏。

    若以法與弟子者先教明王真言手印及大手印諸曼荼羅。

    然後方與此秘密法(雲雲) 又雲。

    或有如是弟子堪為法器受持召請弟子之時。

    若不在者應作彼形而作召請等法。

    或有弟子拟欲灌頂。

    若不在者當與别弟子充數灌頂。

    或有弟子欲求其事作受持。

    若不在者不得為彼與别人。

    若為弟子受持忽若不到應知其阿阇梨着大重病乃至緻死。

    若作召請法已或有如是因緣。

    第二之日不辨作曼荼羅其日應作息災護摩。

    至于暮間更複召請。

    至第二日作曼荼羅(雲雲)弟子應度之相以竟。

     二者護持建立弟子方便支分。

     義釋雲。

    偈雲持真言行者明弟子支分中護持建立方便。

    至第六夜師及弟子皆澡浴清淨着新潔衣赍持供物詣如前所造白檀曼荼羅處。

    當如法加持自身道場及諸弟子。

    其護弟子方便如下文入灌頂時所說。

    時阿阇梨如次第法則具修供養。

    觀白檀位諸尊與密印相應持彼真言 瞿醯雲。

    手按中胎曼荼羅誦真言一遍。

    如是。

    一誦一按乃至七遍。

    餘位亦爾也(雲雲) 私謂。

    如法加持自身道場者如上驚發地神之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