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回 来旺偷拐孙雪娥 雪娥受辱守备府

首頁
    與他一包金銀首飾,幾兩碎銀子,兩件段子衣服,分付:“明日晚夕你再來,我還有些細軟與你。

    你外邊尋下安身去處。

    往後這家中過不出好來,不如和你悄悄出去,外邊尋下房兒,成其夫婦。

    【繡像眉批:所算亦是。

    既有此算,何不凜明月娘,擇一夫嫁之為正大也。

    】你又會銀行手藝,愁過不得日子?”來旺兒便說:“如今東門外細米巷,有我個姨娘,有名收生的屈老娘。

    你那裡曲彎小巷,倒避眼,咱兩個投奔那裡去。

    遲些時,看無動靜,我帶你往原籍家裡,買幾畝地種去也好。

    ”兩個商量已定。

    這來旺就作别雪娥,依舊扒過牆來,到來昭屋裡。

    等至天明,開了大門,挨身出去。

    到黃昏時分,又來門首,踅入來昭屋裡。

    晚夕依舊跳過牆去,【張眉批:看他扒過牆來,跳過牆去,比西門、瓶兒舊事何如?】兩個幹事。

    朝來暮往,非止一日,也抵盜了許多細軟東西,金銀器皿,衣服之類。

    來昭兩口子也得抽分好些肥己,【張夾批:月娘守家,如此木偶。

    】俱不必細說。

     一日,後邊月娘看孝哥兒出花兒,心中不快,睡得早。

    這雪娥房中使女中秋兒,原是大姐使的,因李嬌兒房中元宵兒被敬濟要了,月娘就把中秋兒與了雪娥,把元宵兒伏侍大姐。

    那一日,雪娥打發中秋兒睡下,房裡打點一大包钗環頭面,裝在一個匣内,用手帕蓋了頭,随身衣服,約定來旺兒在來昭屋裡等候,兩個要走。

    來昭便說:“不争你走了,我看守大門,管放水鴨兒!若大娘知道,問我要人怎的?不如你每打房上去,就骊破些瓦,還有蹤迹。

    ”來旺兒道:“哥也說得是。

    ”雪娥又留一個銀折盂,一根金耳斡,一件青绫襖,一條黃绫裙,謝了他兩口兒。

    直等五更鼓,月黑之時,隔房扒過去。

    【繡像眉批:私奔乃千古才子佳人偶為奇事,豈愚夫愚婦所可效也。

    雪娥、來旺亦其敗也。

    】來昭夫婦又篩上兩大鐘暖酒,與來旺、雪娥吃,說:“吃了好走,路上壯膽些。

    ”吃到五更時分,每人拿着一根香,骊着梯子,打發兩個扒上房去,一步一步把房上瓦也跳破許多。

    比及扒到房檐跟前,街上人還未行走,聽巡捕的聲音,這來旺兒先跳下去,後卻教雪娥骊着他肩背,接摟下來。

    兩個往前邊走,到十字路口上,被巡捕的攔住,便問:“往那裡去的男女?”雪娥便唬慌了手腳。

    這來旺兒不慌不忙,把手中官香彈了一彈,說道:“俺是夫婦二人,前往城外嶽廟裡燒香,起的早了些,長官勿怪。

    ”那人問:“背的包袱内是甚麼?”來旺兒道:“是香燭紙馬。

    ”那人道:“既是兩口兒嶽廟燒香,也是好事,你快去罷。

    ”這來旺兒得不的一聲,拉着雪娥,往前飛走。

    走到城下,城門才開。

    【張夾批:可知是黑夜出來。

    】打人鬧裡挨出城去,轉了幾條街巷。

     原來細米巷在個僻靜去處,住着不多幾家人家,都是矮房低廈。

    到于屈姥姥家,屈姥姥還未開門。

    叫了半日,屈姥姥才起來開了門,見來旺兒領了個婦人來。

    原來來旺兒本姓鄭,名喚鄭旺,說:“這婦人是我新尋的妻小。

    姨娘這裡有房子,且借一間,寄住些時,再尋房子。

    ”遞與屈姥姥三兩銀子,教買柴米。

    那屈姥姥得了銀子,隻得留下。

    他兒子屈铛,【張夾批:铛者,三足鍋也,雪遇煮,焉能不壞。

    】因見鄭旺夫妻二人,帶着許多金銀首飾東西,夜晚見财起意,就掘開房門偷盜出來去耍錢,緻被捉獲,具了事件,拿去本縣見官。

    李知縣見系賊贓之事,贓物見在,即差人押着屈铛到家,把鄭旺、孫雪娥一條索子都拴了。

    那雪娥唬的臉蠟黃也似黃了,換了滲淡衣裳,帶着眼紗,把手上戒指都勒下來打發了公人,押去見官。

    當下烘動了一街人觀看,【繡像眉批:凡西門慶壞事必盛為播揚者,以其作書意則之大意故耳。

    】有認得的,說是西門慶家小老婆,今被這走出的小厮來旺兒--改名鄭旺通奸,拐盜财物在外居住。

    【張夾批:蕙蓮公案,如此歸結。

    】又被這屈铛掏摸了,今事發見官。

    當下一個傳十個,十個傳百個,路上行人口似飛。

     月娘家中自從雪娥走了,房中中秋兒見箱内細軟首飾都沒了,衣服丢的亂三攪四,報與月娘。

    月娘吃了一驚,便問中秋兒:“你跟着他睡,走了,你豈不知?”中秋兒便說:“他要便晚夕悄悄偷走出外邊,半日方回,不知詳細。

    ”月娘又問來昭:“你看守大門,人出去你怎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