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見柴大樹沒活幹了,便讓他進了編輯組。
編輯組的人都是兼職的,唯有柴大樹是專職的。
于是,跑印刷廠印刷就變成了柴大樹當仁不讓想推也推不出去的事情。
這時團市委見團區委小報辦得不錯,對工作很有促進,便籌劃辦一份《平川青年報》,于是就找這個團區委要人。
各級團委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專門為各部門各單位輸送幹部,一般不壓人,不會因為使着得力就搞狹隘的本位主義。
于是團區委就把範鷹捉和柴大樹同時推薦上去了。
就這樣,兩個人一同來到團市委。
團市委領導在找範鷹捉談話時,問他柴大樹有什麼專長,适合做報社的哪項工作,範鷹捉就說:“大樹文筆好,可以做記者或編輯,但同時又對印刷熟悉,所以在報社幹行政也沒問題。
”于是,領導就安排柴大樹當了青年報的辦公室主任。
而領導在征求柴大樹意見,問他範鷹捉适合幹什麼的時候,他就沒這麼說。
因為他對範鷹捉已經成見很深,讓他不表露是不可能的。
他對領導說:“範鷹捉适合搞外交,不适合辦報紙。
”領導一聽這話,便信以為真,把範鷹捉安排在團市委的辦公室了。
雖然沒安排職務,但範鷹捉顯然占據了高于柴大樹的位置。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在陰差陽錯當中無意形成的。
團市委的辦公室,和其他部門的辦公室沒什麼區别,也是綜合部門,在那裡視野開闊,很長見識。
時隔不久,《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了,團市委組織大家去廣州和深圳參觀學習。
回來以後,柴大樹拿出的方案是《如何辦好新形勢下的平川青年報》,而範鷹捉拿出的方案是《團市委對創業青年的四項幫扶措施》。
具體包括:聘請青年創業就業導師開展“青年創業大講堂”活動,為創業青年在制訂創業規劃、選擇創業項目、規避市場風險等方面提供具體指導;建立市、區、縣和大專院校、街道鄉鎮三級“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建立青年創業孵化基地、青年創業示範園區和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拓寬資金借貸渠道,聯合銀行實施“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設立基金額度不低于500萬元的“平川市青年創業就業基金”,為青年創業和就業提供啟動資金;開通平川市青年創業就業“校企直通車”,幫助青年實現跨地區、跨城鄉、跨行業自主擇業和靈活就業。
乖乖,孰大孰小,孰輕孰重,人們一目了然!此時團市委想在選人用人上也“膽子再大點,步子再快點”,便把柴大樹擢升為青年報的社長,而範鷹捉則被擢升為團市委辦公室主任。
兩個人再一次平起平坐了,但範鷹捉顯然還是占着優勢。
這時,團市委調進來一個叫馬蕭蕭的青春靓麗的女大學生,是個剛畢業、隻在基層幹過半年的年輕人。
那時團市委有個規定,選人用人必須是在基層幹過兩年以上的。
而這個馬蕭蕭為什麼就破例調上來了呢?沒别的原因,就是團市委書記武蒼穹在下基層的時候看上了。
那時候各行各業都在貫徹《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書記武蒼穹便在選人上也解放了思想。
為了鍛煉馬蕭蕭,武蒼穹把她放在報社當記者。
結果就又被柴大樹看上了。
被柴大樹看上與被書記看上是有本質區别的,書記看上是為了提拔(也不排除别的因素),柴大樹看上是為了正兒八經讨老婆。
因為柴大樹早已過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已屬于大齡青年了。
所以,柴大樹便借着工作便利對馬蕭蕭發動了猛烈進攻。
按照正常情況,柴大樹應該成功。
但當時情況恰恰不正常。
有一次武蒼穹帶着範鷹捉下基層,馬蕭蕭自然也順理成章地跟随着。
因為書記武蒼穹每下一次基層,青年報都要發消息。
範鷹捉當時已經知道柴大樹在追馬蕭蕭,但按照慣例,他還是坐在小車裡的副駕駛位置,讓馬蕭蕭和武蒼穹坐在後面。
這可能是他按照“女士優先”而照顧馬蕭蕭,也可能是心懷叵測讨好武蒼穹。
因為他已經看出,武蒼穹看馬蕭蕭的時候眼神是不正常的。
那武蒼穹雖是團市委書記,也才剛剛三十七八,正是對女孩心存饑渴的年齡。
車行在路上,範鷹捉偶爾一回頭的時候,正看見武蒼穹把手搭在馬蕭蕭雪白的大腿上。
那一年平川市流行“一步裙”,就是比箍在身上的牛仔裙略肥、短到膝蓋以上的那種。
馬蕭蕭上身穿着T恤,豐滿的胸脯很顯眼,下身就穿着露出雪白大腿的“一步裙”。
團市委是一個獨立的小院,院中一座獨立的三層小樓,而《平川青年報》社就在三樓,頂層。
時值盛夏,因為天熱各屋都敞着門,那時空調還不普及,馬蕭蕭的高跟鞋嘚嘚嘚地上樓下樓,都會引得各個屋的人探出頭來追随她的背影。
一步裙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