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首頁
    這些年,在北京主事兒的北洋政府首腦跟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段祺瑞臨時執政了一陣子,不成,辭了職;胡惟德、顔惠慶、杜錫琏、顧維鈞這四位爺加起來幹了一年零倆月;張作霖的屁股也沒坐穩,1928年的5月,北伐軍已經到達了北京的外圍,張作霖一琢磨,就在一年前,武漢國民政府領導的北伐軍與馮玉祥的國民軍聯合作戰,在河南戰役中擊敗了愛子張學良指揮的奉軍主力,奉軍被迫撤到黃河以北,張作霖自知不是北伐軍的對手,幹脆甩掉北京這個包袱,溜到老家東北去當土皇帝。

    不過,張大帥這回的運氣簡直糟透了,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專列在皇姑屯被日本關東軍埋下的炸彈炸翻,張大帥被擡回家後不久便氣絕身亡。

     北京政府再次群龍無首,政界的元老們出頭臨時組織了治安維持會,指揮警察和留在城内的奉軍的一個旅維持秩序。

    三郎投靠的杜司令早就不知去向了,6月8日,閻錫山的部将商震從廣安門入城出任京津衛戍司令,和平接管了北京;6月15日,國民政府鄭重宣布:中國南北統一大業勝利完成。

     王仁山尋思着,不打仗了,這下兒會有好日子過了。

    可還沒等他高興起來,緊接着就是一個晴天霹靂:國民政府決定把首都遷到南京,北京改為北平特别市。

    别看北京與北平就一字之差,可對榮寶齋而言,這麻煩大啦! 這些日子,城裡的達官貴人紛紛跟着政府往南京搬遷,榮寶齋的客戶大量流失,王仁山心急火燎,可也隻能是幹瞪眼兒瞧着。

     張乃光的秘書、一個儒雅的青年魏東訓正焦急地站在大門口的台階上不住地向左右張望,一輛裝滿了家具、生活用品的卡車停在大門口,車子已經“突、突”地發動起來,司機探出腦袋:“魏秘書,再不走就趕不上托運了!” “再等。

    ” 宋懷仁懷裡抱着一捆卷軸,坐在洋車上拼命往張乃光家趕,他催促車夫:“再快點兒,我付雙倍的車錢……” 宋懷仁終于出現在魏東訓的視野裡,他三步并做兩步跑過去:“宋大夥計,您可算來了。

    ” 宋懷仁下了車,把畫遞上去:“還沒幹透,您到了南京趕緊挂起來。

    ”宋懷仁抹了一把頭上的汗:“張議員,還有他周圍的人,如果要畫兒,您就拍個電報來,我們馬上給您預備着。

    ” “張議員到了南京就是張司長啦,送禮的事兒怕是少不了。

    ” “那敢情好。

    ”宋懷仁指着魏東訓手裡的一個卷軸,悄聲說道,“這是孝敬您的,到了南京有什麼好事,您可得惦記着我們榮寶齋。

    ” “宋先生,您别這麼客氣,我和榮寶齋的少東家張小璐是同學,關系沒得說。

    ” “那您就更得關照了!”宋懷仁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司長的秘書是少東家的同學,那算趕巧了,幸運的事兒也就這麼一檔子,其餘大部分客戶可是煮熟的鴨子――全飛了。

     王仁山站在鋪子門口,看着稀稀拉拉的過往行人眉頭緊鎖,趙三龍走出來:“經理,有電話找您。

    ” 王仁山回過頭:“誰呀?” “沒聽出來。

    ” 王仁山轉身進了鋪子,他拿起電話聽筒:“喂?” 電話聽筒裡傳出了對方的聲音:“王經理,我是教育部的趙順之啊。

    ” “趙先生,我正等您的信兒呢!”王仁山顯得有些興奮。

     “抱歉,抱歉,我們算計了一下時間,從北平發貨到南京,就是快件也來不及,下回吧,讓你費心了。

    ”王仁山還要再說什麼,電話“啪”地就挂斷了。

     王仁山的臉陰沉下來,他來到桌子旁坐下,悶着頭抽煙,夥計們都小心翼翼的,鋪子裡的氣氛十分沉悶。

     宋懷仁走進來,王仁山擡起頭:“趕上了嗎?” “緊着忙乎算是趕上了,也跟魏秘書交待了,唉,經理,這當官兒的、有錢的都往南邊去了,咱的東西都賣給誰去呀?”宋懷仁也是心急如焚,如今他已經是榮寶齋的大夥計了。

     “急也沒用,我這兩天琢磨着,榮寶齋不能坐這兒等死呀,也得跟着到去南京闖闖,看能不能在那兒開個分店。

    ”王仁山琢磨着。

     宋懷仁的眼珠子一轉:“你還别說,經理,這倒是個好主意。

    ” 王仁山把打算到南京開分店的意思跟張幼林念叨了一下,張幼林當時沒說什麼,第二天晚上,他把王仁山、張喜兒約到了家裡。

     張幼林說道:“仁山啊,你提出的到南京開分店的事我仔細考慮過了,我覺得很有道理,你能談點具體的嗎?” “東家,這是明擺着的,頭些日子我給南京的朋友通了個長途電話,我那朋友說,自從國民政府搬到南京,南京的市場立刻活躍起來,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非常繁榮。

    我是這麼想,一個政府機構可是個龐然大物,您算算吧,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考試院、國民參政會……照過去的說法,這都是些大衙門,這些衙門得辦公吧?辦公就需要筆墨紙硯,而且需要量會很大。

    ” 張喜兒接上話來:“南方的南紙店沒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