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聯絡的工作。
我這次去北京,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港澳辦公室、新華社香港分社共同邀請,和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先生及他的秘書鄭浙民先生同行。
李先生是全國政協常委,其時正在開會,他還是全國青年聯合會的副主席,看來很年輕。
從機場到市内,正在修一條高速公路,不久就可通車。
我們到得早了一個月,樹梢尚未見嫩芽,待得四月間,那就滿城萬花似錦了。
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見曾建徽主任。
新聞辦與港澳辦是國務院屬下的平行機構。
國務院屬下有“部、委、辦”三種不同機構,級别相等,負責人是部長級。
新聞辦公室本來是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對外宣傳機構,目前工作性質有所改變,減少了共産黨的宣傳任務,而加強提供信息、對外聯絡及協助傳播媒介、聯系溝通等等工作,所以劃規國務院系統。
曾先生和屬下司局級負責人都精通外語,談到國際及香港各種事務時,消息靈通得很。
他告别強調,香港記者想詢問情況,随時可請他們協助,新聞辦會盡力相助聯系有關方面機構。
早一日港澳辦主任魯平會見記者,主持招待會的就是這位曾先生,香港人在電視中都見過他了。
晚上曾先生在燕莎中心設宴。
燕莎中心是一個包括酒店、商場、餐廳的綜合場所,規模很大,“莎”是德航Lufthansa。
百貨公司的規模也不小,人們一層層的參觀。
有一座啤酒廳相當别緻,酒排裡有一雙碩大無朋黃銅啤酒桶,旁邊一間大房中是一隻隻的啤酒發酵大木桶。
啤酒廳供應最新鮮的自釀德國式啤酒。
營業直至淩晨二時,我們去參觀時見已坐滿了酒客,人人手持大杯,宛然是德國慕尼黑啤酒廳的景象,估計外國顧客約四分之一。
晚宿港澳中心,是瑞士酒店專家管理的旅館,設備及服務與瑞士本土的旅館無甚差别。
中國人手多,服務水準雖尚不及香港,但勝于歐美。
房間的信箋信封上都印了我的英文姓名,可見服務的素質。
三中國将是經濟巨龍
3月19日上午去參觀秀水街等幾處成衣售賣攤檔,是出于我們的要求。
這些攤檔全國聞名,主要是供應來自東歐的顧客。
秀水街的攤擋品質較好,價格自然也貴些,光顧的大都是匈牙利、捷克、波蘭等國人。
使館區附近一兩條街的攤檔則是以供應俄羅斯及獨聯體其他國家的商販為主。
這些東歐商販提了極大的條紋膠布袋,和攤檔東主讨價還價。
講價錢用小電子計數機進行。
東主在計數機上按一個數字,商客搖頭,叽哩咕噜的講幾句外國話,另按一個數字;東主連說No,No,加上幾句破碎的英語甚至北京話,再按一個數字,相信是減了價;客商再搖頭,再說外國話,再按數字。
如此如此,終于雙方點頭,各說對方都不懂的語言,滿臉笑容的成交。
客商将各種廉價的花布裙、絲襯衫、羊毛衫、牛仔褲等等塞滿一隻隻大布袋,提到街口,有人手持一卷卷的闊條膠紙,将布袋全部嚴密包封;又有小貨車、單車、三輪車、的士等候載客運貨。
這幾條街據說營業極旺,下午三、四時擠得水洩不通。
據街道的管理員說,一個普通攤檔每月營業額約10000元,除去貨物成本5000元,攤位租金、管理費、稅項、水電等約2000元,每月可得利潤3000元。
一對夫婦經營一個攤檔,生活很富裕了。
管理費中包括清掃、晚間巡更、翻譯人員(用于解決退貨、換貨等較複雜的問題)。
典型的東歐商販是高高瘦瘦、30歲左右的男子,衣衫的水準遠不及一般北京人,闆起臉孔,眼露疲色。
大多數攤檔工東主則紅光滿面,矮胖矮胖而全是笑容,身旁的妻子則大聲叫嚷而忙碌。
憂郁冰冷和樂天務實,在這裡表現了明顯的對照。
在這裡看到了最簡單的市場經濟的運作。
許多作坊工場制造大批簡單的衣褲,販賣、市集、包紮、運輪、互助、管理,大批人力自發的辛勤努力,政府幾乎完全不必插手,經濟自然趨向繁榮。
個體戶晚上收了攤檔,喝幾瓶啤酒,吃一隻雞,日子過得安适而快樂。
像這樣的經濟活動,中國數千年前早就有了。
現在不過政府不再禁止幹預,任由天性勤勞而善于經營的中國人發揮原有的本領。
這種本領使得中國人在亞洲四小龍中占其三(另一條小龍南韓,在秦、漢、唐時都曾屬于中國,直到清代仍是中國的保護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這種本領,使得千千萬萬華僑在全世界成家立業,發達興旺。
中國全國在經濟上正大舉改革開放,其實改革開放的第一步,隻消除去種種阻撓市場經濟的障礙,解放中國人固有的勤勞積貯、善于計算的天性,中國在經濟上不久就是一條巨龍,不單是亞洲的巨龍,而且是世界的巨龍。
再加上教育、扶助、調節、以法律維持社會和市場秩序(這些是政府的功能),這将是一條健康而友善的巨龍。
四開放的中國盼奧運
李源潮先生帶我們去參觀亞運村。
體育場和運動員宿舍的範圍太大,我們隻能坐在汽車裡繞着兜個圈子,遠觀一番。
北京城裡仍然到處是歡迎奧運會考察的中英标語。
強調的是“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更加開放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