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五

首頁
    。

    帝謂侍禦史馮柄曰:“朕每讀《漢書》張釋之、于定國治獄,天下無冤民,此所望于卿也。

    ” 乙未,诏:“諸道當辇送上供錢帛等舟車,并從官給,勿以擾民。

    ” 丁酉,遼主與政事令蕭巴雅爾、南京留守高勳等酣飲連日夜,旋命勳知南院樞密使。

     丙午,建雄軍節度使趙彥徽卒。

    帝微時,兄事彥徽,及即位,擢領旄钺,寵顧甚厚,卒,贈侍中。

    繼聞其專務聚斂,始薄其為人。

     丁未,賜南唐米十萬斛,饑故也。

    南唐以勤政殿學士承旨韓熙載為中書侍郎、百勝節度使兼中書令。

    熙載上疏論刑政之要,古今之勢,災異之變,及獻所撰格言,南唐主手诏褒答而有是命。

     六月,癸醜朔,诏:“民田為霖雨,河水壞者,免今年夏稅及它征物。

    ” 己未,遼主令殿前都點檢耶律伊賴哈置神帳,曲赦京畿囚。

     癸亥,诏:“荊、湖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孫不得别财異居。

    ” 辛巳,以右補阙辛仲甫權知彭州。

    帝謂之曰:“蜀土始平,輕侈之俗未革,爾有文武才,是用命爾。

    ”仲甫既至,州卒燕環誘屯戍軍,謀以長春節燕集日為亂,仲甫擒斬之。

     秋,七月,乙未,中元張燈,帝禦東華門,賜從官飲。

     以殿前都虞候涿人董遵誨為通遠軍使。

    遵誨父宗本,仕漢為随州刺史,帝微時嘗往依之。

    遵誨憑藉父勢,多所陵忽,嘗論兵戰事,遵誨理屈,即拂衣起,帝乃辭宗本去。

    及帝即位,遵誨累遷至骁武指揮使。

    一日,便殿召見,遵誨伏地請死,帝令左右扶起,慰之。

    俄而部下軍卒有擊登聞鼓訴其不法十馀事,遵誨惶恐待罪,帝曰:“朕方赦過賞功,豈念舊惡邪!汝可勿複憂,吾将錄用汝。

    ”遵誨再拜感泣。

    帝問遵誨母所在,遵誨曰:“母在幽州,遭難暌隔。

    ”帝因令人重賂邊民,竊迎其母,送于遵誨,仍加優賜。

    至是帝以西蕃近邊,命遵誨守通遠軍。

    遵誨既至,召諸族酋長,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厚加宴犒,衆皆悅服。

    後數月,複入寇,遵誨率兵深入,擊走之,俘斬甚衆,獲牛馬數萬,戎落以定。

    帝嘉其功,就拜羅州刺史,使如故。

    遵誨嘗遣其外弟劉綜來貢馬,及還,帝解所服真珠盤龍衣,使赍賜之,綜曰:“遵誨人臣,豈敢當此賜!”帝曰:“吾委遵誨方面,不以此為嫌也。

    ” 丙午,北漢烏王寨使胡遇等來降。

     帝自即位,數出微行,或過功臣家。

    趙普退朝,不敢脫衣冠。

    一夕,大雪,向夜,普聞叩門聲甚急,出,則帝立雪中,普惺恐迎拜。

    帝曰:“已約吾弟矣。

    ”已而開封尹光義至,即普堂中,設重裀地坐,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

    普從容問曰:“夜久寒甚,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它人家也,故來見卿。

    ”普曰:“陛下小天下邪?南征北伐,今其時也。

    願聞成算所向。

    ”帝曰:“吾欲取太原。

    ”普默然良久,曰:“非臣所能知也。

    ”帝問其故,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将何所逃!”帝笑曰:“吾意政爾,故試卿耳。

    ”因謂普曰:“王全斌平蜀多殺人,吾今思之猶耿耿,不可用也。

    ”普薦曹彬、潘美可用,後悉從其言。

     帝嘗因北漢界上諜者謂北漢主曰:“君家與周氏世仇,宜其不屈。

    今我與爾無所間,何為困此一方人也?若有志中國,宜下太行以決勝負。

    ”北漢主遣諜者複命曰:“河東土地甲兵,不足當中國之十一,區區守此,蓋懼漢室之不血食也。

    ”帝哀其言,笑謂諜者曰:“為我語劉鈞,開爾一路以為生。

    ”故終其世,不以大軍北伐。

     初,北漢世祖女為晉護聖營卒薛钊妻,生子繼恩。

    钊死,妻改适何氏,生子繼元,而何與妻皆卒。

    世祖以北漢主鈞無子,使養繼恩及繼元,皆冒姓劉氏。

    繼恩事主盡恭,昏定晨省,禮無違者。

    及為太原尹,選軟不治,北漢主憂之,嘗謂宰相郭無為曰:“繼恩純孝,然非濟世才,恐不能了我家事,奈何?”無為不對。

    是月,北漢主卧疾,召無為,執其手,以後事付之。

     繼恩始監國,無為與侍衛親軍使蔚進不協,因出進守代州,又建議漸斥去公族,命繼恩弟繼忠守忻州。

    繼忠,亦孝和養子也,自稱嘗使契丹,得冷痼病,定襄地寒,願留養晉陽;繼恩責其觀望,趣令就道。

    繼忠頗出怨語,或以白繼恩,尋缢殺之。

     戊申,北漢主殂,繼恩遣使告終稱嗣于遼,遼主許之,然後即位,上谥曰孝和皇帝,廟号睿宗。

    遼遣使吊祭。

     戊申,北漢主殂,繼恩遣使告終稱嗣于遼,遼主許之,然後即位,上谥曰孝和皇帝,廟号睿宗。

    遼遣使吊祭。

     是月,令諸州察民有饑者,即發廪貸之。

     左監門衛大将軍趙玭,既罷三司,累上密疏,皆留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