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六

首頁
    二月,乙酉,以房州防禦使王彥升為原州防禦使。

    彥升善擊劍,軍中目曰王劍兒。

    性殘忍,在原州凡五年,戎人有犯漢法者,彥升不加刑,召僚屬飲宴,引所犯戎人于前,手捽其耳嚼之,下以卮酒,戎人流血被體,股慄不敢動。

    前後啖其耳者數百,戎人畏懼,不敢犯塞。

     戊戌,以辛文悅知房州事。

    帝初從文悅肄業,及即位,召見,授太子中允,判太府寺。

    周鄭王時在房州,帝謂文悅長者,故有是命。

     丁德裕奏西川轉運使,禮部郎中李铉嘗醉酒指斥,帝驿召铉,下禦史獄鞫之。

    因言德裕在蜀中屢以事請求,多拒之,皆有狀。

    帝悟德裕之妄,止坐铉酒失。

    己亥,責铉為左贊善大夫。

     右贊善大夫王昭文,以監大盈倉,其子與倉吏為奸,配隸汝州。

     鳳翔節度使符彥卿被病,輿赴西京,上言病亟,诏許就醫洛陽。

    假滿百日,受俸如故,為禦史所糾。

    帝以彥卿姻舊,釋之,但罷其節度。

     遼以韓匡嗣為上京留守,用藩邸舊恩也。

    頃之,封燕王。

    匡嗣令其子德讓人侍,遼主以為謹饬,加授東頭供奉官,補樞密院通事。

     開寶三年遼保甯二年。

    庚午,九七零年 春,正月,丁未,遼主如潢河。

     癸醜,廢海州東海監複為縣。

     辛酉,诏:“諸州官吏審察民有孝弟彰聞、德行純茂者,滿五千戶聽舉一人;或有奇材異行,不限此數。

    所舉得實加賞,不如诏者罪之。

    ” 鎮甯軍節度張令铎之罷軍職也,帝令皇弟光美取令铎女為夫人。

    及令铎自鎮來朝,被病,帝親問之,賜赉甚厚。

    己巳,令铎卒,贈侍中。

    令铎性仁恕,嘗語人曰:“我從軍三十馀年,大小四十馀戰,多摧堅陷敵,然克捷之後,未嘗妄殺一人也。

    ”及其卒,人多惜之。

     遼韓知範自太原歸,言晉陽多梗,而劉繼元無輔。

    南院樞密使高勳亦言于遼主曰:“我與晉陽父子之國,歲嘗遣使來觐,非其大臣即其子弟,先帝以一怒而盡拘其使,甚無謂也。

    ”遼主乃盡索北漢使者十六人,厚禮而遣之,仍命劉繼文為保義節度使,李弼為樞密使,俾輔繼元。

    繼文等久留遼,複受其命,歸秉國政,左右皆谮毀之,北漢主乃出繼文為代州刺史,弼為憲州刺史。

    遼主聞之,下诏責北漢主曰:“朕以爾國連喪二主,僻處一隅,期于再安,必資共治。

    繼文汝之令弟,李弼爾之舊臣,一則有同氣之親,一則有耆年之故,遂行并命,俾效純誠,庶幾輯甯,保成歡好。

    而席未暇暖,身已棄捐,将順之心,于我何有!”北漢主得書,惶恐謝過,然繼文卒不召還。

     二月,壬申朔,以萬州梁山縣為軍。

     己卯,雄州刺史侯仁矩卒。

    帝特遣中使護喪,官給葬事。

    仁矩子延廣,亦有勇略,仁矩在雄州日,方飲宴,遼數千騎入城,居民驚擾,延廣引親信數騎馳出,射殺部長一人,斬首數級,悉擒其馀黨。

    仁矩喜,拊其背曰:“興吾門者必汝也!”事聞,诏賜錦袍、銀帶。

     北漢主以禮部侍郎李惲為司空、同平章事,鴻胪卿劉繼颙為太師兼中書令,領成德軍節度,三司使高仲曦為樞密使,奄人衛德貴為大内都點檢,嬖人範超為侍衛親軍都虞候。

    超及德貴充分掌機務,惲等備位而已。

    惲,陽武人,嗜酒耽弈,不恤政事。

    北漢主多内寵,繼颙數獻簪珥,北漢主彌重信之。

     三月,壬寅朔,诏:“禮部貢院閱進士諸科,十五舉以上曾經終場者以名聞。

    ”甲辰,得司馬浦等六十三人。

    庚戌,得取十五舉未經終場者四十三人,并賜出身。

    仍诏自今勿得為例。

     忠武軍節度使宋偓市邸店于所部,帝聞之,不悅,戊申,徙為靜難節度使。

     己酉,以忠正節度使王審琦為忠武節度使。

    審琦鎮壽春凡八年,歲得租課,量入為用,未嘗有所誅求,民頗安之。

    所部邑令以罪停其錄事史,幕僚白令不先谘府,請按之,審琦曰:“五代以來,諸侯強橫,令宰不得專縣事。

    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維,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誠可賞也,何按之有!” 辛亥,以處士酸棗王昭素為國子博士,緻仕。

    昭素少笃學,有志行,帝聞其名,召見便殿。

    時年已七十馀,帝問曰:“何以不仕?”昭素謝不能。

    令講《乾卦》,至“九五飛龍在天”,斂容曰:“此爻正當陛下今日之事。

    ”引援證據,因示風谏微旨。

    帝甚悅,問以治世養身之術,昭素曰:“治世莫若愛民,養身莫若寡欲。

    ”帝愛其語,書于屏風間。

    留月馀,數求歸,故有是命。

    年八十九,卒于家。

     夏,四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乙亥,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