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地而不與其稅租者?可削去此事。
”宗翰曰:“燕自我得之,稅賦當歸我。
大國熟計之,若不見與,請速退涿州之師,無留吾疆。
”于是複以國書遣良嗣及靖等。
丙辰,貶劉延慶為率府率,安置筠州。
遼主聞金取燕京,遂由埽裡關出居四部族詳衮之家。
黃龍府仍附于遼,金宗輔讨平之。
是歲,萬歲山成,禦制《艮嶽記》以紀其勝。
萬歲山,始名鳳皇山,後神霄降,其詩有“艮嶽排空霄”之句,因改名艮嶽,以山在國之艮位也。
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介亭,分東南二嶺,直接南山。
南山之外又為小山,名曰芙蓉城,窮極窈眇。
嶽之北乃所謂景龍江也,江外諸館舍尤精。
其北又因瑤華宮火,取其地作大池,名曰曲江池,東盡封丘門而止。
其西自天波門橋入,西直殆半裡,江乃折南,又折北。
折南者過阊阖門橋,為複道,通茂德帝姬宅。
折北者四裡,屬之龍德宮,帝潛邸也。
其後以金芝産于萬壽峰,又更名壽嶽雲。
山周十馀裡,運四方奇花異石置其中,千岩萬壑,麋鹿成群,樓觀台殿,不可勝計。
最後朱勔于太湖取巨石,高廣數丈,載以大舟,挽以千夫,鑿河斷橋,毀堰拆閘,數月方至京師,賜号昭功慶成神運石,時初得燕地故也,勔緣此授節度使。
其後金兵再至,圍城日久,拆屋為薪,鑿石為炮,伐竹為篦籬,唯大石基址存焉。
戶部上今歲民數,凡主客戶二千八十八萬二千三百五十八,口四千六百七十三萬四千七百八十四,視西漢盛時,蓋有加焉,隋、唐疆裡雖廣,而戶口皆不及。
宣和五年遼保大三年,金天輔七年
春,正月,丁巳,遼知北院樞密事奚王和勒博即箭笴山自立為奚國皇帝,改元天複。
設奚、漢、渤海三樞密院,改東西節度使,二王分司建官。
遼主命都統耶律瑪格讨之。
先是金主使完顔昂監護諸部降人,處之嶺東,就以兵守臨潢府。
昂不能撫禦,降人苦之,多亡歸遼,遼主招集散亡,稍得自振。
金主谕安班貝勒晟曰:“昂違命失衆,當置重法。
若有所疑,則禁锢之,俟師還定議。
”
戊午,金使李靖等入對,退,見王黼。
黼謂靖等曰:“大計定矣,忽于元約外求租賦,類有間諜害吾兩國之成者。
”薩魯谟謝曰:“有之。
契丹日後為皇帝言,有國都如此而以與人,用事大臣頗惑其言;唯皇帝與宗翰、洛索持之甚堅,曰:‘已許南朝,不可改也’”黼曰:“租稅,非約也。
上意以交好之深,特相遷就,然飛挽殊遠,欲以銀絹充之。
”請問其數,黼曰:“已遣趙龍圖面約多寡矣。
”靖複請去年歲币,帝亦許之。
明日,诏趙良嗣、周武仲、馬擴奉國書與靖等偕往。
朝廷以金人将歸燕,謀帥臣守之。
左丞王安中請行,王黼贊于帝。
辛酉,授安中慶遠軍節度使,河北、河東、燕山府路宣撫使,知燕山府;詹度、郭藥師同知府事。
诏藥師入朝,禮遇甚厚,賜以甲第、姬妾,貴戚、大臣,更互設宴。
又召對于後苑延春殿,藥師拜庭下,泣言:“臣在契丹,聞趙皇如在天上,不謂今日得望龍顔!”帝深褒稱之,委以守燕,對曰:“願效死。
”又令取天祚以絕燕人之望,藥師變色言曰:“天祚,故主也,國破出走,臣是以降陛下。
使臣畢命,它所不敢辭;若使反故主,非所以事陛下,願以付它人。
”因佯泣如雨。
帝以為忠,解所禦珠袍及二金盆以賜。
藥師出,谕其下曰:“此非吾功,汝輩力也。
”即翦盆分給之。
加檢校少傅,歸鎮燕山。
新除燕山府路轉運使呂頤浩言:“開邊極遠,其勢難守,雖窮力竭财,無以善後。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
帝怒,命貶官,而職任如故。
壬申,金使招和勒博降,不聽。
甲申,錄富弼後。
遼平州人張瑴,第進士,建福中,授遼興軍節度副使。
平州軍亂,殺其節度使蕭谛裡;瑴撫定亂者,州民推瑴領州事。
耶律淳死,瑴知遼必亡,乃籍壯丁五萬人、馬千匹,練兵為備。
蕭妃遣時立愛知平州,瑴拒弗納。
金人入燕京,訪瑴情狀于蕭公弼,公弼曰:“瑴狂妄寡謀,其何能為!當示以不疑。
”金人招時立愛赴軍前,加瑴臨海軍節度使,仍知平州。
既而宗翰又欲先下平州,擒瑴,公弼曰:“若加兵,是趣之叛也,請自往觇之。
”遂見瑴,瑴曰:“契丹八路皆陷,今獨平州存,敢有異志?所以未解甲者,防蕭幹耳。
”厚賂公弼使還。
公弼見宗翰曰:“彼無足慮。
”宗翰信之,乃升平州為南京,加瑴試中書門下平章事,判留事。
二月,乙酉朔,以李邦彥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趙野為尚書右丞。
丙戌,趙良嗣等自燕山還,至雄州,以金國書遞奏。
初,良嗣以前月抵燕,諸将列館郊外,獨置南使于一廢寺,以氈帳為館。
良嗣見金主曰:“本朝徇大國多矣,豈平、灤一事不能相從邪?”金主曰:“平、灤欲作邊鎮,不可得也。
”遂議租稅,金主曰:“燕租六百萬,今止取一百萬,亦不為多。
不然,還我涿、易舊疆及常勝軍,吾且提兵按邊。
”良嗣曰:“本朝自以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