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十六

首頁
    二人,諸将乘之,敵敗去。

     淮陽民從軍南歸者萬數,都督行府悉授田居之。

    帝诏州縣存恤,毋令失所。

     壬戌,折彥質參知政事。

     癸亥,參知政事沈與求罷,為資政殿學士、知明州。

    與求乞宮觀,改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诏:“臨安府民間僦舍錢,不以多寡,并三分中減一分,白地錢四分之一。

    ” 觀文殿大學士、新江西制置大使李綱見于内殿。

     三月,戊辰朔,禮部尚書李光兼權刑部尚書。

     己巳,少保、武成、感德軍節度使、淮南東路兼鎮江府宣撫使韓世忠為京東、淮東宣撫處置使兼節制鎮江府,徙鎮武甯、安化,楚州置司。

    檢校少保、鎮甯崇信軍節度使、湖北京西南路招讨使嶽飛為湖北京西宣撫副使,徙鎮武勝、定國,襄陽府置司。

    時銳意大舉,都督張浚于諸将中每稱世忠之忠勇,飛之沉鸷,可以倚辦大事,故并用之。

     是日,李綱入辭,退,上疏言:“今日主兵者之失,大略有四:兵貴精不貴多,多而不精,反以為累;将貴謀不貴勇,勇而不謀,将緻敵擒;陳貴分合,合而不能分,分而不能合,皆非善置陳者;戰貴設伏,使直前而有中道邀擊之虞,即非善戰者。

    願明诏之,使知古人用兵之深意,非小補也。

    朝廷近來措置恢複,有未盡善者五,有宜預備者三,有當善後者二。

    今降官告,給度牒,賣戶帖,理積欠,以至折帛、博籴、預借、和買,名雖不同,其取于民則一,而不能生财、節用,核實、懋遷,一也。

    議者欲因糧于敵,而不知官軍抄掠,甚于寇盜,恐失民心,二也。

    金人專以鐵騎勝中國,而吾不務求所以制之,三也。

    今朝廷與諸路之兵盡付諸将,外重内輕,四也。

    兵家之事行詭道,今以韓世忠、嶽飛為京東、京西宣撫,未有其實而以先聲臨之。

    且中軍既行,宿衛單弱,肘腑之變,不可不虞,則行在當預備。

    江南、荊湖之衆盡出,敵或乘間搗虛,則上流當預備。

    海道去京東不遠,乘風而來,一日千裡,而蘇、秀、明、越全無水軍,則海道當預備。

    假使異時王師能複京東、西地,則當屯以何兵?守以何将?金人來援,何以待之?萬一不能保,則兩路生靈虛就屠戮,而兩河之民絕望于本朝。

    勝猶如此,當益思善後之計。

     綱又言:“今日之事,莫利營田。

    然淮南兵革,江湖旱災之馀,民力必不給。

    謂宜令淮南、襄、漢宣撫諸使,各置招納司,以招納京東、西、河北流移之民,明出文榜,厚加撫谕,撥田士,給牛具,貸種糧,使之耕鑿。

    許江、湖諸路于地狹人稠地分自行招誘,而軍中兵願耕者聽,則人力可用矣。

    初年租課,盡畀佃戶,方耕種時,仍以錢糧給之,秋成之後,官為籴買,次年始收其三分之一,二年之後乃收其半,罷錢糧,此其大概也。

    不然,徒有營田之實,何補于事?”诏都督行府措置。

    其後頗施行之。

     辛未,诏:“去歲旱傷乃四分以上州縣,所負紹興四年已前錢帛之稅,皆除之。

    ” 壬午,金以太保宗翰、太師宗磐、太傅宗幹并領三省事。

     丁亥,诏:“江東宣撫司統制官趙密、巨師古軍,并權聽殿前司節制。

    ” 時都督張浚在淮南,謀渡淮北向,惟倚韓世忠為用。

    世忠辭以兵少,欲摘張俊之将趙密為助。

    浚以行府檄俊,俊拒之,謂世忠有見吞之意。

    浚奏乞降旨,而俊亦禀于朝。

    趙鼎白帝曰:“浚以宰相督諸軍,若号令不行,何以舉事!俊亦不可拒。

    ”乃責俊當聽行府命,不應尚禀于朝;後下浚一面專行,不必申明,慮失機事;時議者以為得體。

    至是浚終以俊不分軍為患,鼎謂浚曰:“世忠所欲者趙密耳,今楊沂中武勇不減于密,而所統乃禦前軍,誰敢觊觎?當令沂中助世忠,卻發密入衛,俊尚敢為辭耶?”浚曰:“此上策也,浚不能及。

    ” 辛巳,诏:“天章閣、萬壽觀祖宗帝後神禦,見在溫州,令幹辦官黃彥節迎奉赴行在,惟聖祖像留溫州如故。

    ” 檢校少師、奉甯保靜軍節度使、川陝宣撫副使吳玠易鎮保平、靜難,興州置司。

     樞密副都承旨馬擴兼沿海制置副使。

    擴自鎮江将殿前司策選鋒軍赴行在,遂有是除。

     庚寅,江西制置大使李綱始領使事于金谿縣。

     是春,僞齊劉豫再開貢舉,得邵世以下六十九人。

    改明堂基為講武殿,于其地造戰船。

     夏,四月,庚子,殿中侍禦史周秘言:“國家歲以十五事考校監司,四善、四最考校縣令,而五六年惟有成都潼川路一嘗奏到,至其馀諸路課績,并不申奏。

    法令廢弛,能否無辨,有善最者不賞,有過惡者無罰,吏治之不良,亦無足怪者。

    欲望責諸路監司、州縣,自今各依限奏明,其累年辄不申奏者,亦乞取問因依,從朝廷審度,歲取殿最各一二人,量行賞罰。

    庶幾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