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二十九

首頁
    ◎宋紀一百二十九∷起上章敦牂四月,盡玄黓涒灘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高宗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紹興二十年金天德二年 夏,四月,戊午,金殺太傅、領三省事宗本及尚書左丞相唐古辨,遣使殺領行台尚書省事秉德。

     初,金主為宰相,即患太宗諸子強盛,嘗與辨、秉德言之。

    既篡位,并惡辨、秉德,乃與秘書監蕭裕密謀,欲盡殺太宗諸子,而未有以文緻其罪,裕曰:“尚書省令史蕭玉,索為宗本所厚,人所共知。

    今托為玉告變狀,以取信于人,可按籍誅也。

    ”謀既定,使人召宗本等擊鞠,金主先登樓,宗本及判大宗正事宗美至,即殺之。

    宗本既死,蕭裕使人召蕭玉。

    是日,玉送客出城,醉酒,露發披衣,以車載至裕第。

    逮日暮,玉酒醒,見軍士守之,意為人所陷,以頭觸屋壁,号曰:“臣未嘗犯罪,母年七十,幸哀憐之。

    ”裕附耳告之曰:“主上以宗本諸人不可留,今已誅之,欲加以反罪,令汝上告其事,款狀已具矣。

    ”其狀略曰:“秉德出領行台,與宗本别,因會飲,約内外相應。

    唐古辨言内侍張彥善相,相太傅有天子分,宗本曰:‘我有兄東京留守在,我何能為!’是時宗美言太傅正是太宗主家子,北京留守卞,臨行與宗本言,事不可遲。

    宗本等将以日近圍場内,決計行之雲。

    ”裕引蕭玉見金主,具如款狀所言。

    金主大喜,以款狀宣示中外,遂殺東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等,凡殺太宗子孫七十馀人,太宗後遂絕。

     烏達亦言:“秉德飲酒宗本家,相者言其貌類趙太祖,秉德偃仰笑受其言。

    臣妻言秉德妻嘗指斥主上,秉德與宗本别,指斥尤甚,且謂運數有歸。

    其逆狀甚明。

    ”金主遂遣人殺秉德于行台。

    秉德,宗翰孫也。

    宗翰子孫被殺者三十馀人,宗翰後亦絕。

     金主又殺諸宗室五十馀人。

     辛酉,金以尚書省令史蕭玉為禮部尚書,秘書監蕭裕為尚書左丞,右丞相烏達為司空、左丞相兼侍中,賞告變功也。

    以劉筈為尚書右丞相,宗義、溫都思忠為平章政事,以劉麟為尚書右丞,以布薩思恭為殿前都點檢。

     癸酉,左朝奉大夫、新知廬州吳逵言:“兩淮之間,平原沃壤,土皆膏腴,宜谷易墾,稍施夫力,歲則有收,而茅葦翳塞,莫之加功。

    望置力田之科,募民就耕,賞以官資,辟田以廣官莊。

    宜令江、浙、福建委監司、守臣,勸誘土豪大姓赴淮南從便開墾。

    田地歸官莊者,歲收谷五百石免本戶差役一次,七百石補進義副尉,至四千石補進武校尉,并作力田出身。

    其被賞後再開墾及元數許參選如法,理名次在武舉特奏名出身之上,遇科場并得赴轉運司應舉。

    ”從之。

     五月,戊子,金以平章行台尚書省事、右副元帥大托蔔嘉為行台尚書右丞相,元帥如故。

    壬辰,以左副元帥完顔杲為行台尚書左丞相,元帥如故;同判大宗正事宗安為禦史大夫。

     時杲自陝西入朝,因從容言曰:“唐建成不道,太宗以義除之,即位之後,力行善政,後世稱賢。

    陛下以前主失德,大義廢絕,力行善政,則如唐太宗矣。

    金主聞言色變,杲亦自悔其言。

    金主念杲久握兵在外,頗得士心,忌之,陽尊以殊禮,使系屬籍,以玉帶玺書賜之。

    杲至汴,诏谕托蔔嘉無使杲預軍事,杲不知,每事辄争之。

    托蔔嘉詭曰:“太師梁王以陝西事屬公,以河南事屬托蔔嘉,今未嘗别奉诏命;若陝西之事,托蔔嘉固不敢幹涉也。

    ”托蔔嘉久在河南,将士畏而附之,杲始至勢孤,争之不得,白于朝,大臣知金主旨,報曰:“如梁王教。

    ”及诏使至汴,谕旨于托蔔嘉,使還,托蔔嘉獨有附奏,杲不得與聞,人皆知金主使托蔔嘉圖之矣。

     甲午,金國賀生辰使、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完顔思恭、翰林直學士翟永固,見于紫宸殿。

    思恭等來報金主代立,既出境,就遣來賀。

     六月,甲寅,徽猷閣待制、知台州蕭振始至官。

    初,海寇聚衆連年,其勢益熾,至是犯台之臨門寨、章安鎮,故命振為守。

     振抵官,奏乞殿前司水軍統制王交同捕,許之。

    交至,振謂之曰:“濱海之民,數年苦賊,若能剿除,願悉兵力戰以甯一方。

    倘敗事,振當奏劾。

    ”交即具艦入海,大敗賊衆,馀黨散去。

    振以數千缗犒交士卒,為之奏功,郡境遂甯。

     庚申,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武信軍承宣使、新江南西路兵馬钤轄李橫移東路。

     橫寓信州,适貴溪魔賊竊發,守臣左朝散大夫季柽檄橫統兵以備策應,遂獲安堵。

    柽又遣離軍人拱衛大夫、果州團練使、添差東南第五副将孫青統兵出戰,旋即撲滅,乃诏青厘務。

    而帥臣王昫劾柽及知縣事、左奉議郎葉颙、右朝散大夫,提舉常平茶鹽公事、權提刑張昌,不能覺察,緻賊嘯聚,并免官,仍削二秩。

     癸亥,特進、觀文殿大學士、萬壽觀使兼侍讀秦熺,以進書恩遷少保。

     是夏,故相趙鼎之子右承事郎汾,奉鼎喪歸葬于衢州常山縣。

     時李光之獄始竟,而守臣左中奉大夫章傑,與鼎有宿憾,傑知中外士大夫平時與鼎有簡牍往來,至是又攜酒會葬,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