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八十

首頁
     樊被圍四年,京湖都統制範天順及部将牛富力戰不為衄。

    富數射書襄陽城中,期呂文煥相與固守為唇齒。

    未幾,阿爾哈雅以回回新炮進攻,張弘範為流矢中其肘,束創見阿珠曰:“襄在漢水南,樊在其北,我陸攻樊,則襄出舟師來救,終不可取。

    若截水道,斷救兵,水陸夾攻,則樊破而襄亦下矣。

    ”阿珠從之。

     初,襄、樊兩城,漢水出其間,文煥植大木水中,鎖以鐵縆,上造浮橋,以通援兵,樊亦恃比為固。

    元水軍總管張禧曰:“斷鎖毀木,樊城必下。

    ”阿珠以機鋸斷木,以斧斷縆,燔其橋,襄兵不能援,乃以兵截漢,而出銳師薄樊城,城遂破。

    天順仰天歎曰:“生為宋臣,死為宋鬼!”即所守地缢死。

    富率死士百人巷戰,元兵死傷者不可計。

    渴飲血水,轉戰而進,遇民居燒絕街道,富身被重傷,以頭觸柱,赴火死。

    裨将王福見之,歎曰:“将軍死于國事,吾豈宜獨生!”亦赴火死。

    天順,文虎之侄;富,霍丘人也。

     二月,甲申,诏為郢州統制張順立廟荊湖,賜額曰忠顯,官其二子。

     庚戌,京西安撫副使呂文煥以襄陽叛降元。

     襄陽久困,援絕,撤屋為薪,緝關、會為衣。

    文煥每一巡城,南望恸哭而後下,告急于朝。

    賈似道累上書請行邊,而陰使台谏上章留己。

    樊城既破,複申請之,事下公卿雜議。

    監察禦史陳堅等以為師臣出,顧襄未必能及淮,顧淮未必能及襄,不若居中以運天下;帝從之。

     未幾,阿爾哈雅率總帥索多等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谯樓,聲如震雷,城中洶洶,諸将多逾城降者。

    初,劉整常躍馬獨前,與文煥語,為文煥伏弩所中,幸甲堅不入,至是欲立碎其城,執文煥以快意,阿爾哈雅不可。

    乃身至城下,宣元主所降招谕文煥诏曰:“爾等拒守孤城,于今五年,宣力于主,固其宜也。

    然勢窮援絕,如數萬生靈何!若能納款,悉赦勿治,且加遷擢。

    ”文煥狐疑未決,因折矢與之誓。

    文煥乃出降,先納筦鑰,次獻城池,且陳攻郢之策,請己為先鋒。

     阿珠入襄陽,阿爾哈雅遂偕文煥入朝,元主以文煥為襄陽大都督。

     事聞,似道言于帝曰:“臣始屢請行邊,陛下不之許。

    向使早聽臣出,當不至此。

    ”文煥兄文福知廬州,文德子師夔知靜江府,俱上表待罪。

    似道庇之,诏皆不問。

     工部侍郎高斯得疏論邊事,帝善而不能行。

    斯得旋出知建甯府。

     三月,庚申,四川制置司言:“劉整故吏羅鑒自北還,上整書稿一帙,内有取江南二策:其一言先取全蜀,蜀平,江南可定。

    其二言清口、桃源,河、淮要沖,宜先城其地,屯山東軍以圖進取。

    ”帝亟诏淮東制置司往清口,擇利地築城備之。

     辛未,元劉整請教練水軍五穴萬及于興元、金、洋州、汴梁等處造船二千艘,從之。

     癸酉,元以前中書左丞相耶律鑄平章軍國重事,中書左丞張惠為中書右丞。

    是日,元主如上都。

     壬午,诏建機速房于中書。

    時襄城既失,賈似道複上書言:“事勢如此,非臣上下驅馳,聯絡氣勢,将有大可慮者。

    ”帝曰:“師相豈可一日離左右!”似道乃建機速房,以革樞密院漏洩兵事、稽遲邊報之弊。

     太學生郭昌子上守備六策:一曰分遊擊以屯南岸,二曰重歸、峽以扼要沖,三曰備鄂、漢以固上流,四曰調精兵以護漢、江、五曰備下流以絕窺伺,六曰饬隘口以備要害。

     元立皇子燕王珍戩為太子,守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

    劉秉忠薦中山王恂以輔之,元主以為太子贊善。

    敕兩府大臣:“凡有啟禀,必令恂與聞。

    ”恂言:“太子天下本,付托至重,當延名德與之居外。

    況兼領中書、樞密之政,诏條所當遍覽,庶務亦當屢省。

    ”又以遼、金之事近接耳目者,區别善惡上之。

    太了問恂以心之所守,恂曰:“嘗聞許衡言,人心猶印闆然。

    本不差,雖摹千年,闆皆不差;本既差矣,摹之于紙,無不差者。

    ”太子曰:“善”! 夏,四月,诏以範天順、牛富死節襄、樊,官其二子,賜土田、金帛。

     甲申,以汪立信為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

     辛卯,以趙溍為沿江制置使,兼建康留守。

    溍多獻寶玉于賈似道,故有是命。

     元将相大臣皆以南伐為請,召姚樞、許衡、圖克坦公履等問計。

    公履等曰:“乘破竹之勢,席卷三吳,此其時矣。

    ”元主然之,以史天澤、阿珠、阿爾哈雅行荊州等路樞密院事,鎮襄陽;哈坦、劉整、達春、董文炳行淮西等路樞密院事,守正陽。

    天澤等陛辭,诏谕以襄陽之南多有堡寨,可乘機進取。

    仍以鈔五千錠賜将士及赈新附軍民。

     五月,壬子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