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紀十七∷起旃蒙單阏四月,盡著雍敦牂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聖文欽孝皇帝
延祐二年年
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辛巳,賜進士恩榮宴于翰林院。
辛醜,賜會試下第舉人七十以上,從七流官緻仕,六十以上,府、州教授;馀并授山長、學正;後勿援例。
敕:“諸王分地,仍以流官為達噜噶齊,各位所辟為副達噜噶齊。
”
命李孟等類集本朝條格,俟成書,聞奏頒行。
乙巳,帝如上都。
宣徽院以供尚膳,遣人獵于歸德,敕以其擾民,罷之。
自特們德爾定括田之議,遣人分行各省,苛急煩擾,江西為甚。
是月,贛州民蔡五九聚衆作亂,遠近騷動。
五月,戊申朔,改給各道廉訪司銀印。
複立陝西諸道行禦史台。
乙醜,秦州成紀縣山移。
是夜,疾風電雹,北山南移至夕河川,次日再移;平地突出士阜,高者二三丈,陷沒民居。
敕遣官核驗赈恤。
監察禦史馬祖常言:“山,不動之物,今之動者,由在野有當用不用之賢,在官有當言不言之佞,故緻然耳。
”
甲戌,加授宦者中尚卿續元晖昭文館大學士。
六月,戊戌,河決鄭州。
辛醜,以濟甯、益都亢旱,汰省衛士刍粟。
贛州賊蔡五九圍甯都,焚四關,戕趙同知,分掠郡邑。
秋,七月,乙卯,遣兵捕讨蔡五九。
甲子,江南、湖廣道奉使溫迪罕,言廉訪使公田多取民租,宜複舊制,從之。
癸酉,命特們德爾總宣政院事。
是月,畿内大雨,漷州、昌平、香河、寶坻等縣水,沒民田廬。
八月,丙戌,官軍擊蔡五九,甯都圍解。
五九益修攻具,招集失業之民,勢益張,遂陷汀州甯化縣,僣稱王号;遣江浙行省平章章律等率兵讨之。
己醜,帝至自上都。
乙未,台臣言:“蔡五九之變,皆由鼐智密鼎經理田糧,與郡縣橫加酷暴,逼抑至此;新豐一縣,撤民廬千九百區,夷墓揚骨,虛張頃畝,流毒居民。
請罷經理及冒括田租。
”時台臣不敢斥言特們德爾建議之非,但言有司奉行不善,帝悟其弊,命罷其役。
诏下,民大悅,由是五九之勢漸衰。
壬寅,增國子生百員,歲貢伴讀四員。
诏江浙行省印《農桑輯要》萬部,頒降有司遵守勸課。
旌表貴州達噜噶齊相兀孫妻死節。
監察禦史納琳言事忤旨,帝怒叵測,中丞楊多爾濟救之,一日至八九奏,曰:“臣非愛納琳,誠不願陛下有殺禦史之名。
”帝曰:“為卿宥之,可左遷昌平令。
”多爾濟曰:“以禦史宰京邑,無不可者。
但以言事而得左遷,恐後之來者用是為戒,不肯複言矣。
”帝不允。
後數日,帝讀《貞觀政要》,多爾濟侍側,帝顧謂曰:“魏征,古之遺直也,朕安得用之?”對曰:“直由太宗。
太宗不聽,征雖直,将焉用之!”帝笑曰:“卿意在納琳耶?當赦之以成爾直。
”有上書論朝政阙失,面觸宰相,宰相怒,将取旨殺之。
多爾濟曰:“诏書雲‘言雖不當,無罪。
’今若此,何以示信天下!果誅之,臣亦負其職矣。
”帝悟,釋之,于是特加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以旌其直。
時位一品者,多乘間邀王爵,贈先世,或謂多爾濟可援例以請,多爾濟曰:“家世寒微,幸際遇至此,已懼弗稱,尚敢多求乎!且我為之,何以風勵僥幸者乎?”
九月,丁未,章律以括田逼死九人,敕吏部尚書王居仁等鞫之。
壬戌,蔡五九衆潰,伏誅,馀黨悉平。
賞軍士讨捕功,并官死事者子孫。
參知政事趙世延,居中書二十月,遷禦史中丞,诏省臣自平章以下相率送之官,其禮前所無有。
由是為權臣所忌,乃用皇太後旨,出世延為雲南行省右丞。
陛辭,帝特命仍還台為中丞。
冬,十月,庚辰,以淮西廉訪使郭貫為中書參知政事。
乙未,授白雲宗主沈明仁榮祿大夫、司空。
丁酉,加授特們德爾太師。
十一月,丙午,客星變為彗,犯紫微垣,曆轸至壁十五宿。
辛未,以星變,赦天下,減免各路差稅有差。
丞相哈克繖等乞避位,帝曰:“此朕之愆,豈卿等所緻!其複乃職。
苟政有過差,毋憚于改。
又,凡可以安百姓者,當悉言之,庶上下交修,天變可弭也。
”
遼東肅政廉訪使尉遲德誠上疏言事,其略曰:“勞諸王以懷其心,防出入以嚴宮禁,正谏官以遠讒佞,崇科目以求人才,立常平以備荒年,汰僧、道以寬民力,舉賢良以勵忠孝,抑奢侈以厚風俗”,及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