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首頁
    把打獵和工作的時間調換一下,上午工作,下午帶槍外出。

     一天中能工作的時間太短。

    此外,我還得提一下我工作的艱苦性。

    因為缺乏工具,缺乏助手,缺乏經驗,做每件工作都要浪費許多時間。

    例如,為了在我的洞室裡做一個長架子,我花了整整四十二天的功夫才做成一塊木闆;而實際上,如果有兩個鋸木工在鋸坑裡用鋸子鋸,隻要半天就能從同一棵樹上鋸出六塊木闆來。

     我做木闆的方法是這樣的:因為我需要一塊較寬的木闆,就選定一棵大樹把它砍倒。

    砍樹花了三天的時間,再花了兩天把樹枝削掉,這樣樹幹就成了一根大木頭,或者說是成了木材。

    然後用大量的時間慢慢劈削,把樹幹兩邊一點點地削平。

    削到後來,木頭就輕了,這樣就可以搬動了。

    然後把削輕的木頭放在地上,先把朝上的一面從頭至尾削光削平,像塊木闆的闆面一樣;再把削平的這一面翻下去,削另一面,最後削成三寸多厚兩面光滑的木闆。

    任何人都可以想象,做這樣的工作,我得用雙手付出多少勞力啊!但勞力和耐心終于使我完成了這件工作以及許多其他工作。

    我把做木闆作為一個例子,說明為什麼我花了那麼多的時間隻能完成很少的工作;同時也可以說明,做任何工作,如果有助手和工具,本來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若單憑一個人空手去做,便要花費大量的勞力和時間。

     盡管如此,靠了耐心和勞動,我完成了大量的工作。

    下面,我将叙述我如何為生活環境所迫,完成了許多必不可少的工作。

     現在正是十一、十二月之間,即将收獲大麥和稻子。

    我耕種和施肥的面積不大,因為,上面說過,我所有的種子每樣隻不過半鬥,而又因第一次在旱季播種,把播下去的種子完全毀了。

    但這一次卻豐收在望。

    然而,我突然發現,莊稼受到好幾種敵人的威脅,而且這些敵人簡直難以對付。

    全部收獲又将喪失殆荊首先,就是山羊和像野兔似的野物。

    它們嘗到了禾苗的甜味後,等禾苗一長出來,就晝夜伏在田裡,把長出地面的禾苗吃光,禾苗根本就無法長出莖稈來。

     除了做個籬笆把莊稼地圍起來,我想不出其他辦法。

    我花了大量艱苦的勞動,才把籬笆築好。

    尤其吃力的是,我必須很快把籬笆建成。

    好在我種子不多,因而耕種面積也不大,所以不到三星期我就把莊稼地圍起來了。

    白天,我打死3隻野物;晚上,我把狗拴在大門外的一根柱子上,讓狗整夜吠叫,看守莊稼地。

    不久,那些敵人就舍棄了這塊地方,莊稼長得又茁壯又好,并很快成熟起來。

     在莊稼長出禾苗時,遭到了獸害;而現在莊稼結穗時,又遇到了鳥害。

    一天,我到田裡去看看莊稼的生長情況,卻發現無數的飛禽圍住了我那塊小小的莊稼地,飛禽種類之多,簡直數不勝數。

    它們圍着莊稼地,仿佛等我走開後就可飛進去飽餐一頓。

    我立刻向鳥群開了槍(我外出時是槍不離身的)。

     槍聲一響,我又看到在莊稼地中無數的飛禽紛紛騰空而起,而剛才我還沒有發現在莊稼地中竟也潛伏着這麼一大群飛禽。

     這使我非常痛心。

    可以預見,要不了幾天,它們就會把我的全部希望吃個精光。

    我将無法耕種任何莊稼,到頭來隻好挨餓,而我又不知如何對付這些飛禽。

    但我決心不能讓我的莊稼白白損失,即使整天整夜守着也在所不惜。

    我先走進莊稼地看看損失的情況,發現那些飛禽已糟蹋了不少莊稼,但大麥和稻子還都在發青期,所以損失還不大。

    假如我能把其餘部分保住,還可能有一個不錯的收成。

     我站在莊稼地旁,把槍裝上彈藥。

    當我走開時,我清楚地看到那些偷谷賊都停在周圍的樹上,好像專等我走開似的。

     事實也确實如此。

    我慢慢走遠,假裝已經離開。

    一旦它們看不見我了,就立即又一個個飛進莊稼地。

    見此情景,我氣極了。

    等不及讓更多的鳥飛下來,我就走到籬笆邊開了一槍,一下子打死了三隻。

    因為我知道,它們現在所吃掉的每一顆谷粒,幾年後對我來說就是一大鬥。

    鳥給打死了,這正是我所期望的。

    我把打死的鳥從地裡拾起來,用英國懲治惡名昭著的竊賊的辦法,把它們用鎖鍊吊起來,以警效尤。

    真想不到,這個辦法居然十分靈光。

    從此以後,那些飛禽不僅不敢再到莊稼地來,甚至連島上的這一邊也不敢飛來了。

    在那些示衆的死鳥挂在那兒期間,附近連一隻鳥都看不見。

     不用說,這件事使我很高興。

    十二月底,是一年中的第二個收獲季節,我收割了我的莊稼。

     要收割莊稼,就得有鐮刀;可是我沒有,這就難為我了。

     無奈之中,隻得用一把腰刀來改做;這種腰刀是我從船上的武器艙中取出來的。

    好在第一次收成不多,所以割起來也沒多大困難。

    而且,我收割的方法也非常獨特:隻割下麥穗或稻穗,把莖幹留下來。

    我把穗子裝進自制的大筐子裡搬回家,再用雙手把谷粒搓下來。

    收獲完畢後,我發現原來的半鬥種子差不多打了兩鬥稻和兩鬥半多的大麥。

    這當然隻是我估計估計罷了,因為當時手頭根本就沒有量具。

     這對我是一個極大的鼓勵。

    我預見到,早晚有一天,上帝會賜給我面包吃。

    可是,現在我又感到為難了。

    因為我既不知道怎樣把谷粒磨成粉,甚至根本不知道怎樣脫谷,怎樣篩去秕糠;即使能把谷粒磨成粉,我也不知道怎樣把粉做成面包;即使做成了面包,也不知怎樣烤面包。

    另外,我想多積一點糧食,以保證不斷供應。

    為此,我決定不吃這次收獲的谷物,而是全部留起來做種子,待下一季再播種。

    同時,我決定用全部時間全力研究磨制面粉和烤制面包這一艱巨的工作。

     人們常說"為面包而工作",其意思是"為生存而工作"。

     而現在,我可以說是真的為"面包"而工作了。

    為了制成面包這樣小小的不起眼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