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十六(玄奘譯)

首頁
    △菩薩藏會第十二之二金毗羅天受記品第二 爾時世尊,於彼中道不移其處。

    令諸長者建立聖果。

    以如來威勢入王舍城。

    四衆圍繞容儀庠序。

    時有護王舍城諸天藥叉大善神王。

    名金毗羅。

    作如是念。

    今者如來形相殊異。

    於世間中最勝難遇。

    堪受人天之所供養。

    我等今當應以種種上妙供具奉獻如來。

    作是念已,便以最勝飲食具足香味成就妙色。

    奉上於佛。

    爾時世尊,愍其所獻故為納受。

    時金毗羅王所領大藥叉衆六萬八千在虛空中鹹生随喜。

    以清遠音唱言:善哉善哉!時金毗羅即以此義告其衆曰:我已奉佛上妙供具。

    汝等亦應以諸供養施刍僧。

    當令汝等於長夜中利益安樂。

    諸藥叉衆受王教已,即以上供施刍僧。

    時諸僧衆哀受其供。

     爾時世尊,為乞食故入王舍城。

    既得食已将還所止。

    時有無量千衆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牟呼洛伽。

    及無量千人與非人。

    又有無量拘胝那庾多百千衆生。

    随從佛後。

    爾時如來往彼最勝寬廣之地。

    敷如常座而坐其上。

    時金毗羅與其部從。

    即持種種天曼陀羅花昷缽羅花缽特摩花拘貿陀花奔荼利花。

    複持種種天旃檀末諸供養具。

    而散於佛。

    所謂勝散大勝散。

    妙散大妙散。

    作如是等殷勤散已,合掌佛前禮敬而祝爾時如來。

    知金毗羅及其大衆心之所念。

    即便微笑。

    諸佛常法現微笑時。

    從其面門出種種無量色光。

    所謂青黃赤白紅色銀色及水精色。

    其光遍照無量無邊一切世界。

    日月威光掩蔽不現。

    下照地獄令彼悅樂。

    乃至上踴至於梵世。

    所應作已而複還來。

    右繞七匝。

    或於世尊頂上而沒。

    或從兩肩。

    或從兩膝而滅沒者,諸佛常法。

    若授地獄衆生記時。

    爾時光明兩足下沒。

    若授畜生光從背沒。

    若授鬼趣從身前沒。

    若授人道從左脅沒。

    若授天趣從右脅沒。

    若授聲聞從兩膝沒。

    若授獨覺從兩肩沒。

    若佛世尊授諸菩薩摩诃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時。

    爾時光明從頂上沒。

    時長老阿難陀。

    既睹世尊微笑光明。

    以七條衣覆左肩已,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合掌禮足。

    以頌問曰: 照世依怙者,何故放光明。

    利益世間尊,何緣現微笑。

    誰今下聖種,為佛菩提因。

    今為誰授記,誰應住解脫。

     大雄猛導師,非無因而笑。

    願牟尼當說,現光之所為。

    爾時世尊,即便以頌。

    報阿難曰:金毗羅淨心,奉獻諸供具。

     救世依怙者,故現斯微笑。

    舍神王報已,往三十三天。

    受彼天福盡,上生焰摩天。

    又生睹史多,受諸天欲樂。

     福盡生人中,興為智慧王。

    王四洲人主,自在轉輪帝。

    舍後人王已,便生梵世天。

    天上及人中,數往來不息。

     二十拘胝劫,常感諸妙樂。

    最後舍王位,出家求佛道。

    衆緣具足已,成究竟菩提。

    三萬諸藥叉,由奉養於佛。

     便舍藥叉報,生三十三天。

    後見慈氏尊,複獲阿羅漢。

    既蒙授道化,即各供諸佛。

    滿千藥叉衆,為住大菩提。

     由是善根故,不生諸惡趣。

    或有千藥叉,當供佛導師。

    求無上菩提,利益衆生故。

    或有二三千,持香花鬘等。

     當供養諸佛,為得佛菩提。

    或有千拘胝,當供諸佛已,修自體清淨,後證入菩提。

    金毗子世羅,具大神通力。

     亦發大願心,我當成等覺。

    曾供養諸佛,遍起於弘誓。

    今複供養我,心趣無上道。

    由此善根力,舍諸弊惡趣。

     當見慈氏尊,又獻拘胝蓋。

    獻拘胝蓋已,複獻拘胝衣。

    獻拘胝衣已,爾時便出家。

    具滿五百歲,專修行梵行。

     求最上菩提,利益衆生故。

    當成彼願故,修行施戒等。

    如克伽沙劫,精勤常不斷。

    如是汝當知,為示現故說。

     彼修行勝行,倍增過上數。

    如前說譬喻,克伽沙劫數。

    得見彼諸佛,當修大供養。

    奇哉勝妙智,奇哉無上心。

     諸衆大導師,名所不能顯。

    後當成正覺,一切衆生尊。

    号名曰醫王,普聞十方界。

    七十拘胝歲,說法度衆生。

     其兩足世尊,久當入寂滅。

    二十大集會,調伏衆生心。

    最後一大會,經二百億歲。

    如所說大會,度無量聲聞。

     如聲聞數量,菩薩衆亦爾。

    利益衆生已,如來方涅槃。

    正法住世間,經於百千歲。

    滿五百劫中,是刍成佛。

     於彼一一劫,千如來出現。

    諸有智慧者,當思法水灌。

    應生勇猛心,行多聞正理。

    遠於非正理,常修正理法。

     應修習多聞,由此慧增長。

    四根本法義,濟度諸菩薩。

    施戒聞舍法,賢善菩提道。

    為衆說是法,最勝無上乘。

     演布聲聞道,善斷諸疑網。

    諸有請問者,我今悉開許。

    能說深妙法,照世者難遇。

     爾時金毗羅子世羅。

    即於佛前聞佛授記。

    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作如是念。

    今者世尊将往鹫峰山王。

    我當複應於如來所殖少善根。

    作是念已,告其衆曰:卿等當知。

    如來當發王舍大城昇鹫峰山。

    卿等宜可發勇猛心。

    随其力能辦諸供養。

    時彼世羅即與官屬。

    從王舍城至鹫峰山。

    中間道路屏除草穢甎瓦礫石株?瓦毒刺。

    極令遍淨如明鏡面。

    又以香水霑灑其地。

    敷勝妙衣遍于中路。

    散布名華量與人等。

    燒妙堅香順路普熏。

    列樹幢幡懸諸寶蓋。

    於虛空中張施缯采。

    條别間設羅布其上。

    又作種種天諸音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