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臨命終時佛現前。
爾時妙慧童女聞佛說已,白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諸行。
我當奉行。
世尊,若我於是四十行中。
阙於一行而不修者,則違佛教欺诳如來。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告妙慧言:菩薩之行甚難可行。
汝今發斯殊勝大願。
豈於是願得自在耶。
爾時妙慧白言尊者,若我弘願真實不虛。
能令諸行得圓滿者,願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天雨妙花天鼓自鳴。
說是語時。
於虛空中花散如雨天鼓自鳴。
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是時妙慧重白目連。
以我如是真實言故。
於未來世當得成佛。
亦如今日釋迦如來。
於我國中無有魔事及以惡趣女人之名。
若我此言非虛妄者,令斯大衆身皆金色。
說是語已衆皆金色。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
即從坐起。
偏袒右肩頂禮佛足。
白言世尊,我今先禮初發心菩薩及諸菩薩摩诃薩衆。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告妙慧言:汝住何法發斯誠願。
妙慧答言:文殊師利。
非所問也。
何以故?於法界中無所住故。
又問雲何名為菩提。
答曰:無分别法是名菩提。
又問雲何名為菩薩。
答曰:一切諸法等虛空相。
是名菩薩。
又問雲何名為菩提之行。
答曰:猶如陽焰谷響之行。
是菩提行。
又問依何密意作如是說。
答曰:我於此中不見少法密非密者,又問若如是者一切凡夫應即菩提。
答曰:汝謂菩提異凡夫耶。
莫作是見。
何以故?此等皆同一法界相。
非取非舍無成壞故。
又問於此義中能解了者其數幾何。
答曰:如若幹幻化心心所量。
若幹幻化衆生能了斯義。
文殊師利言:幻化本無。
何有如是心心所法。
答曰:法界亦爾非有非無。
乃至如來亦複如是,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今此妙慧。
甚為希有。
乃能成就如是法忍。
佛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言:然此童女。
已於過去發菩提心。
經三十劫。
我乃發趣無上菩提。
彼亦令汝住無生忍。
爾時文殊師利。
即從座起為其作禮。
白妙慧言:我於往昔無量劫前。
已曾供養。
不謂今者還得親近。
妙慧告言:文殊師利。
汝今莫起如是分别。
何以故?以無分别得無生忍故。
又問妙慧。
汝今猶不轉女身耶。
妙慧答言:女人之相了不可得。
今何所轉。
文殊師利。
我當為汝除斷疑惑。
由我如是真實語故。
於當來世。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於我法中諸比丘輩。
聞命善來出家入道。
我國土中。
所有衆生身皆金色。
服用資具如第六天。
飲食豐饒随念而至。
無有魔事及諸惡趣。
亦複無有女人之名。
有七寶林上羅寶網。
七寶蓮花覆以寶帳。
如文殊師利所成淨刹裝校嚴飾。
等無有異。
若我此言非虛妄者,令此大衆身皆金色。
我之女身變成男子。
如三十歲知法比丘。
說此語時。
此諸大衆皆作金色。
妙慧菩薩轉女成男。
如三十歲知法比丘。
是時地居天衆展轉贊言:大哉大哉。
妙慧菩薩摩诃薩。
能於來世得菩提時。
嚴淨佛刹功德如是,爾時佛告文殊師利。
此妙慧菩薩。
於當來世成等正覺。
号殊勝功德寶藏如來。
出現於世。
佛說此經時三十俱胝衆生。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住不退轉。
八十俱胝衆生。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八千衆生皆獲智證。
五千比丘行菩薩乘心欲退轉。
因見妙慧菩薩意樂善根威德殊勝故。
各各脫身所著上服。
以施如來。
如是施已發弘誓言:我等以此善根。
決定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諸善男子等。
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故。
超九十劫生死之苦。
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即記之曰:汝等於當來世過千劫。
後於無垢光明劫中。
陽焰世界難忍佛刹。
於一劫中。
相次成佛皆同一字。
号辯才莊嚴如來。
出現於世。
文殊師利。
如是法門有大威德。
能令菩薩摩诃薩及聲聞乘者,獲大利益。
文殊師利。
或有善男子善女人。
為求菩提無方便善巧。
行六波羅蜜足滿千劫。
若複有人經於半月。
時一書寫讀誦此經。
所獲福聚比前功德。
百分千分百千俱胝。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是故文殊師利。
如是微妙法門。
即諸菩薩契經之本。
我今付囑於汝。
汝當來世。
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譬如轉輪聖王出現於世。
所有七寶皆悉在前。
王滅之後寶随隐沒。
如是微妙法門流行於世。
即諸如來七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