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能憶宿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廢忘令憶念,恒出適意音。
說法不疲倦,常修諸定相。
以此四法者,鹹得識宿命。
能憶無量劫,速悟佛行處。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常遇諸佛。
何謂為四。
甯舍身命不诽謗法。
甯舍身命不謗菩薩。
甯舍身命不親近惡知識。
憶念諸佛無有厭足。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常遇諸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謗於菩提,亦不毀菩薩。
樂離惡知識,念諸佛無厭。
大德行此行,得值遇諸佛。
未成正覺頃,恒與諸佛會。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身。
何謂為四。
采諸珍寶散佛塔廟。
以種種香油塗塔基座。
以雜花鬘嚴飾塔廟。
以種種伎樂。
而以供養。
常給侍賢聖初不違離。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三十二相。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采寶散塔廟,又以香油塗。
雜花衆伎樂,給侍適賢聖。
具相莊嚴身,端妙殊特好。
以此得衆相,以嚴人中尊。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何謂為四。
脫衆妙衣以敷法座。
給侍一切終無疲厭。
詣說法處無勝論心。
恭敬大衆但生世尊想。
勸多衆生發菩提心。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八十随形好。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敷座衆妙衣,供養無疲厭。
不與持法競,勸衆發道心。
能行此法者,速得成衆好。
菩薩親近行,具好八十種。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善應辯。
何謂為四。
受持親近菩薩法藏。
晝夜六時誦三陰經。
諸佛菩提無生無滅。
世所難信。
然能受持讀誦。
廣為他說令得喜悅。
不愛身命。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善應辯。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護持菩薩藏,勇猛誦三陰。
無生世相追,方便說令喜。
不愛於身命,持十力正法。
無疑慮而行,最上勝菩提。
修此甚深法,便能得應辯。
譬如雜花鬘,天人所樂見。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土。
何謂為四。
不嫉妒故。
等心故。
護菩提行故。
不親近四部衆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嫉於他人,見彼得利喜。
等心行大慈,化衆無染著。
行此四無量,智者善守護。
得淨土無難,速成無上道。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衆。
何謂為四。
不悕望他徒衆故。
不和合者攝令和解。
學問誦習者給其所須。
舍離兩舌。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得清淨衆。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終不望他衆,離者能令合。
給學人所乏,不離别衆生。
能行此四事,便得清淨衆。
為清衆故行,極苦亦不舍。
無垢施女。
若菩薩成就四法。
所願佛土随願得生。
何謂為四。
於他名譽利養法中。
不生憎嫉。
專心修習六波羅蜜。
於一切菩薩生世尊想。
從初發心乃至道場常等心觀。
終不為利養名譽谄曲虛贊故。
是為菩薩成就四法随所願土即得往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不憎他名利,求清淨六度。
等尊觀菩薩,終不谄求名。
菩薩行此善,能見十方界。
随心之所願,即得生其中。
爾時無垢施女。
白佛言:世尊,如所說菩薩行。
我當奉行之。
如世尊所說,諸菩薩行。
於此法中不行一法,則為欺诳十方現在說法諸佛。
爾時大德目連。
謂無垢施女言:汝敢於佛前大師子吼。
菩薩難行豈不知耶。
終不以女身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無垢施女。
答大德目連言:我今佛前作誠實願。
若於來世。
必得成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天人師。
以此誠實之願。
使此三千大千世界六變震動。
於諸衆生令無惱亂。
如世尊所說,諸菩薩行。
我盡形行者,以此實願。
於虛空中雨衆天花。
百千伎樂不鼓而鳴。
使我變此女身。
成十六童子,無垢施女。
發此誠實願已,即時三千大千世界六變震動。
於虛空中雨衆天花。
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無垢施女。
即變女身成十六童子,時大德目連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今面禮諸佛菩薩。
從初發意乃至道常世尊,此女人乃有如是大威德神足力。
能發大願。
既發願已随願皆成。
佛告目連。
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菩薩從初發意乃至道常天人所禮如佛塔廟。
是諸聲聞辟支佛無上福田。
於時世尊,熙怡微笑。
諸佛常法若微笑時。
口中即出青黃赤白紫頗黎等種種色光。
照於無量無邊諸佛刹土。
諸天魔宮日月精光皆不複明。
還攝光明從頂上入。
爾時大德阿難。
即從坐起。
更正衣服。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向佛。
以偈問曰:
天龍梵音師子吼,迦陵頻伽雷震聲。
除貪瞋癡生喜悅,願十力海說笑緣。
六變震動無所堯,雨天妙花悅衆情。
世尊摧伏諸外道,猶如師子伏野幹。
唯願世尊為我說,所以微笑之因緣。
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