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一十一

首頁
     願我所施物,不假功用生。

    觀察了知空,具施波羅蜜。

    持戒無缺減,得佛淨屍羅。

    以無所住故,具戒波羅蜜。

     忍辱如四大,不生分别心。

    以無瞋恚故,具忍波羅蜜。

    願以身心力,發起大精進。

    堅固無懈怠,具勤波羅蜜。

     以如幻如化,及勇猛精進。

    金剛等三昧,具禅波羅蜜。

    願證三明智,入於三脫門。

    了三世平等,具慧波羅蜜。

     諸佛妙色身,光明大威德。

    菩薩精進行,願我皆圓滿。

    彌勒名稱者,勤修如是行。

    具六波羅蜜,安住於十地。

     佛告阿難。

    彌勒菩薩安住如是善巧方便。

    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

    我昔求道受苦無量。

    乃能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乃往古昔時有太子。

    名見一切義。

    端正殊妙諸相具足見者歡喜。

    出遊園苑見一病人受諸重苦。

    生悲愍心便問之言:汝今此病豈無有藥能療治耶。

    爾時病人。

    即以偈頌。

    白太子言: 我病藥難求,世間不可得。

    國王亦無有,何況病惱者,通達於諸論,善說醫方者,雖欲為療治,其藥難可得。

     爾時太子。

    複以偈頌。

    告病人言:金銀摩尼珠,乃至於象馬。

    所求皆當說,為汝除憂惱。

    爾時病人。

    複以偈頌。

    白太子言: 若飲太子血,我必得安樂。

    願生歡喜心,施我無憂惱。

    爾時太子。

    複以偈頌。

    告病人言:我為諸衆生,墜堕無間獄。

     多劫猶能忍,何況於身血。

     爾時太子。

    即取利刀刺身出血。

    令彼病人随意所用。

    不生一念悔恨之心。

    阿難當知。

    爾時太子見一切義者豈異人乎今我身是。

    四大海水猶可測量。

    我於往昔行菩薩道。

    舍已身血不可稱計。

     佛告阿難。

    乃往古昔時有太子。

    名曰妙花。

    端正殊勝諸相具足見者歡喜。

    從園苑出見一病人身體羸瘦。

    生悲愍心便問之言:汝今此病豈無有藥能療治耶。

    爾時病人即以偈頌。

    白太子言: 世雖有良醫,無藥療我玻唯願生慈愍,為我除憂惱。

    爾時太子。

    即以偈頌。

    告病人言:我為利世間,一切鹹施與。

     身分及珍寶,須者皆當說。

    爾時病人。

    複以偈頌。

    白太子言:譬如大藥王,随意療衆玻亦如日月光,普照諸世間。

     若能出身髓,遍塗於我身。

    是病乃消除,長夜得安樂。

    爾時太子。

    複以偈頌。

    告病人言:若有諸衆生,碎我身出髓。

     為利於世間,心不生憂惱。

     爾時太子。

    即自碎身取其骨髓。

    與彼病人随意所用。

    不生一念悔恨之心。

    阿難當知。

    爾時妙花太子豈異人乎。

    今我身是。

    四大海水猶可測量。

    我於往昔行菩薩道。

    舍身骨髓不可稱計。

    佛告阿難。

    乃往古昔時有國王。

    名為月光。

    端正殊妙諸相具足見者歡喜。

    從園苑出見一盲人貧窮乞丐。

    生悲愍心便問之言:汝何所須我當施汝。

    或飲食衣服莊嚴資具金銀摩尼及諸珍寶。

    随汝所欲皆當與之。

    爾時盲人。

    即以偈頌。

    而白王言: 大王猶日月,光明照世間。

    具足勝功德,不久生天上。

    一切淨妙色,我今悉不見。

    願王起慈悲,施我所愛眼。

     爾時大王。

    即以偈頌。

    告盲人言:汝速來取眼,令汝得安樂。

    願我當來世,得佛清淨眼。

    我行菩薩道,一切皆當舍。

     若我不施汝,是則違本願。

     爾時月光王。

    即取利刀自挑其眼。

    與彼盲人随意所用。

    不生一念悔恨之心。

    阿難當知。

    爾時月光王者豈異人乎。

    即我身是。

    須彌山王猶可度量。

    我於往昔行菩薩道。

    舍所愛眼不可稱計。

    阿難。

    彌勒菩薩。

    往修行菩薩道時。

    作是願言:若有衆生薄淫怒癡成就十善。

    我於爾時,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

    於當來世有諸衆生。

    薄淫怒癡成就十善。

    彌勒菩薩當爾之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由彼菩薩本願力故。

     佛告阿難。

    我於往昔行菩薩道。

    作如是言:願我當於五濁惡世貪瞋垢重諸惡衆生。

    不孝父母不敬師長。

    乃至眷屬不相和睦。

    我於爾時,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難。

    以是願故。

    我今所入城邑聚落。

    多有衆生毀罵於我。

    以斷常法招集衆會。

    若行乞食坌以塵土。

    和諸雜毒與我令食。

    或以女人诽謗於我。

    阿難。

    我於今者以本願力。

    為如是等諸惡衆生。

    起大悲心而為說法。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應正等覺。

    能作難作。

    能忍難忍不調伏者悉令調伏。

    荷擔如是罪垢衆生而為說法。

    佛告阿難。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何以故?如來大悲之所攝故。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聞如來堅固誓願。

    身毛皆豎。

    世尊,當何名此經。

    我等雲何受持。

    佛告阿難。

    是經名為彌勒所問。

    亦名往昔本願因緣。

    以是名字汝當受持。

    佛說是經已,彌勒菩薩。

    尊者阿難。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