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二十

首頁
    △廣博仙人會第四十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無鬥戰城恒河岸上。

    時有無量諸比丘衆尊者阿難。

    摩诃迦葉。

    舍利弗。

    薄拘羅。

    離婆多。

    阿若憍陳如等。

    所作已辦離諸塵染。

    諸漏已盡不複退轉。

    禅誦經行無暫懈息。

    或如群雁遊止寂靜。

    或在林間常處禅定。

    安住如來光明教門。

    調伏諸根得無所畏。

    時娑羅雞林枝葉繁茂。

    香花布地。

    拘枳羅鳥。

    迦陵伽鳥。

    鵝王群蜂。

    栖集和鳴。

    能令衆生離諸昏堕。

    爾時如來。

    告諸比丘,汝等應當勤作所作。

    以於戒儀而自蔭覆。

     是時西方忽然輝耀。

    如日輪光。

    尊者阿難未離欲故。

    白言世尊,今此光明是何之相。

    佛言阿難。

    是五通仙最勝上者黑香之子。

    名曰廣博。

    節食羸瘦身無光潤。

    與其同行五百人俱。

    所謂不白仙人。

    天人仙人。

    苫波野那仙人。

    丹荼野那仙人。

    迦摩野那仙人。

    迷佉那斯仙人。

    疑味仙人。

    度羅仙人等。

    前後圍繞當來詣我。

    爾時廣博仙人。

    遙睹世尊,身意寂靜處在林薮。

    為諸比丘之所侍衛。

    即自思惟。

    奇哉尊貴。

    一切智處色相具足。

    舍去群臣轉輪王位六萬采女。

    如棄毒食。

    苦行山林離諸欲樂。

    名稱普聞誠不虛也。

    時彼衆中有一仙人。

    字那刺陀。

    遙瞻如來心生歡喜。

    即說頌曰,瞻彼青花樹林下,猶紫金聚者何人,彌樓妙寶流焰光,亦如秋月無氛翳。

     爾時諸仙皆懷悅豫。

    合掌恭敬漸詣佛所。

    於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觀彼閻浮洲中諸仙人等。

    蓬發上靡。

    栖止林莽塗灰卻粒。

    或月半月節食羸瘦。

    鹿皮樹皮以充衣服。

    不剪發爪蹲處露地。

    或如煙炭黑蜂之色。

    咒術祭火以為吉祥。

    空地樹下随處而居。

    或墜高岩或投深水。

    炎火赫日炙身苦體。

    恃其種姓離無上智。

    比丘當知。

    此諸仙人。

    見不清淨耽著諸有。

    輪回生死不能出離。

    時諸比丘,聞佛世尊作是說已,同聲白言:我等今者,由依如來勤修梵行。

    於諸有中永當出離。

     爾時廣博仙人與其同類漸至佛所。

    睹諸羅漢威德尊嚴。

    内懷傾悚曲躬低視。

    各結散發。

    身佩白繩。

    顔容黑暗。

    兩目黃綠。

    頭發枯燥。

    執三拒木。

    身形卑陋。

    或行虛空。

    或談俗典。

    至如來前。

    白言世尊,今此衆會願佛知時。

    佛言廣博。

    我已了知諸有受生及於自性。

    時阿難陀。

    白言世尊,此何仙人衆所圍繞。

    詞慧通敏頂發上靡。

    佛言阿難。

    此是廣博。

    作圍陀典。

    奉持習行賒羯羅教。

    造諸種種世俗文字。

    爾時諸羅漢等共相謂言:而此仙人有何所得苦行如是,於生死中而不解脫。

    複自思惟。

    此仙人衆今來佛所。

    當何所問。

    為因緣耶。

    為無我耶。

    爾時廣博仙人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佛出現難衆會亦難。

    我於今者有少疑問。

    願垂哀愍。

    佛言大仙。

    恣汝所問當為解說。

    廣博仙言:雲何為施何者施義。

    雲何施主施主何義。

    雲何施者不名施主。

    雲何施主不名施者,雲何行施於受施者而獲福報。

    雲何施已,若現在世。

    若命終後。

    施福随行為積為聚。

    世尊,如來滅後供養塔廟。

    誰為受者獲於福報。

    佛言大仙。

    汝今所問甚為希有。

    為欲覺悟新發意者,時舍利弗。

    在於衆中發白面皺。

    以其右手擡眉顧視。

    久而言曰:我昔曾聞。

    廣博仙人世所稱贊。

    雲何今者,不知言問如小童子,雲何不問因緣無我深妙之義。

    而乃問於施之果報。

    尊者阿難。

    前禮佛足。

    白言世尊,彼之仙人於施貪著。

    我願為彼解說施義。

    佛言阿難。

    若問如來聲聞答者,非如來教。

    時舍利弗。

    複白佛言:今此仙人有彼彼疑。

    我願解說。

    佛言不爾。

    汝於聲聞最為上首。

    若於我前有所解說。

    令諸衆生堕於惡趣。

    謗雲如來非決定智。

    或雲如來覺性了已猶有我慢。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作是說已,生淨信心。

    白言世尊,廣博仙人有所疑問願為除斷。

    爾時佛告廣博仙言:汝今谛聽。

    施之果報及業差别。

    若諸受者,能令施主生於果報。

    是為施義。

    若有衆生發清淨心以己财寶。

    令執事人随所施者,其财寶主名為施主。

    其執事人名為施者,若複有人自持己物淨心施者,得為施主。

    亦名施者,複次大仙。

    三十二種不淨之施。

    汝今谛聽。

    若複有人。

    倒見施者不名淨施因報恩者不名淨施。

    不哀愍者不名淨施。

    為色欲者不名淨施。

    若施火中不名淨施。

    擲水中者不名淨施。

    恐怖施者不名淨施。

    施五家者不名淨施。

    以毒施者不名淨施。

    施刀杖者不名淨施。

    殺害施者不名淨施。

    為攝他故不名淨施。

    為稱譽者不名淨施。

    為倡伎者不名淨施。

    因占相者不名淨施。

    求飾好者不名淨施。

    結朋友者不名淨施。

    於莊宅中鳥獸來吃。

    不歡欣者不名淨施。

    學工巧者不名淨施。

    因病施醫不名淨施。

    先因打罵後施财物不名淨施。

    若懷疑惑言我今施。

    為有報耶為無報耶。

    如此施者不名淨施。

    若舍施已内懷熱惱。

    慳戀悔恨不名淨施。

    若言受者後當為我作牛畜者,不名淨施。

    若言福報我自受者,不名淨施。

    若人少壯無淨信心。

    後遭病苦或臨死路。

    楚毒在身肢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