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二十

首頁
    得何念慧。

    佛言:而此之識亦入胎已,見閻浮洲園苑樹林。

    宮殿池沼遍滿莊飾。

    親族聚會情極慕樂。

    複以天慧光明。

    随念憶知無量百千彼彼生處。

    彼是我母。

    曾五百世生育於我。

    作是念已生厭離心。

    唱言咄哉。

    於此世間生死足矣。

    劬勞諸有永願休息。

    時廣博仙人。

    複白佛言:世尊,彼識既能如是厭離。

    豈不出離生死中耶。

    佛言不也。

    大仙。

    彼識無出離之相。

    能得解脫無有是處。

    而彼識界。

    於生死中雖爾厭離。

    能出離者不應受生若不爾者,或有修福及於造罪。

    一切皆應趣向涅槃。

    如汝所言:識思惟者,是識增上非智增上。

    所以者何。

    識能分别。

    智能了知。

    識智和合乃如汝說。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能防諸怨賊,積集煩惱者,了智與無智,及慧共愚癡。

    見慢并無明,如是等一切。

    無有少離智,由識能了知。

     識智不相離,和合我常說。

    一輪不為車,二輪亦不成。

    亦不由於馀,要假人與牛。

    并具於輻轄,二辋相資備。

     轅轭兼絡繩,爾乃得名車。

    身車亦如是,諸界和合生。

    諸根悉備具,由識能牽挽。

    肢節相綴連,筋脈恒遍滿。

     髑髅皮發覆,腸肺并心脾。

    肝胃衆和合,建立假為身。

    識王處其中,非身為調禦。

    了知諸體性,是名智識俱。

     複次大仙。

    此識微細不可色見。

    無有諸根亦不相離。

    若諸丈夫有所怯弱。

    或生恐怖或起尋思。

    皆識增上非智作用。

    爾時廣博仙人。

    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觀察一切衆生從地獄趣而來生者,乃至人趣而來生者,何業差别。

    生於天人傍生餓鬼及於地獄。

    佛言大仙。

    衆生本性沒此生彼。

    是佛境界。

    非五通仙之所能知。

    亦非天人魔梵色究竟等,并馀聲聞之所覺了。

    大仙。

    若於我法獲離三垢。

    得初果時所有境界。

    尚非帝釋那羅延天。

    汝諸仙等之所能知。

    爾時如來作是說已廣博仙人。

    便自思惟。

    此輪回中聖智境界未曾會遇。

    禮佛雙足。

    白言世尊,我於今者,衰朽失念不能獲果。

    無任負荷住持菩提。

    歸依佛法及離垢僧。

    我從今日與諸弟子及於眷屬。

    歸佛法僧。

    唯願世尊,示教利喜以聖智日。

    常住世間除煩惱。

    翳善哉世尊,願為演說一切衆生從天墜者,佛言谛聽。

    今正是時,若有衆生堅固成就施香花鬘。

    此人必當生持鬘天。

    臨終之時身發妙香及感鮮華。

    而複自見種種色華來散其上。

    或有見於樓閣宮殿。

    懸諸鈴纟朵雜華嚴飾。

    百千天女而處其中。

    命終之後見持鬘天。

    父母和合如贍部人。

    便為愛風飄入胎藏。

    時彼天母懷妊七日。

    於右脅下遂誕其子。

    彼適生已,於其胸前天悅意花自然為鬘。

    具七種色。

    所謂白黑黃赤天绀紅蓮。

    及如火銅光明炫耀。

    香氣因風遍一由旬。

    故号彼天謂為持鬘。

    宮中有樹其汁香美猶如甘露。

    園苑果實有八上味。

    大如頻螺。

    彼天所食皆是甘果。

    非馀抟食。

    凡有饑想果自現樹。

    所履之地無諸荊棘。

    鮮花柔草周布清淨。

    或有宮殿如白花聚。

    或以黃金為屋鸱吻。

    彼之天女光容藻飾。

    眺望軒檻相與娛樂。

    其所壽命天二百年。

    将終殁時有二種相。

    所居之樹。

    其葉凋悴枝條垂下。

    其花香氣自然隐沒。

    所著花鬘忽然萎黃。

    清涼之風變為毒熱。

    最勝天城棄舍而去。

    時諸天女見此衰相圍繞悲号。

    歎言咄哉。

    何彼無常無少慈悲。

    今於我等愛重之者,制不由己。

    将舍我等在於須臾。

    時彼天子。

    漸為熱病之所逼迫遍體火現炎。

    焰雖加而無熱惱。

    心猶快樂。

    從彼而沒。

    人間受生在於胎中。

    能令其母愛香花鬘及諸果實。

    又於夢中常見城邑場肆嚴飾遍垂花嬰。

    亦既生已,形容光潤白服花鬘。

    常所眷愛。

    好遊親屬耽著欲樂。

    情戀女人往來輕躁。

    名衣上服及諸園林。

    靡不貪樂。

    見富貴者倍生喜悅。

     複次大仙。

    四天王天趣向之者,若有衆生以憐愍心。

    見貧窮者施於衣食。

    及諸病人随與醫藥。

    或造井泉。

    或施池沼。

    其人将終形不羸瘦。

    容色無變身無垢汗。

    聲不{斯瓦}破。

    亦不遺瀝大小便利。

    六塵充足諸根無損。

    能見自身在天衆中。

    命既終已,色如紅蓮口出妙香。

    複有清風。

    吹妙花香拂其屍上。

    於是彼識見四天界。

    父母歡遊耽醉情欲。

    時彼天父。

    以其右手摩天母背。

    即於母髀而得受胎。

    經七日已遂即誕生天飾具足。

    大仙當知。

    四天王天所居之地。

    縱廣八萬四千由旬。

    黃金白銀雌黃雄黃。

    間錯莊飾。

    百千天女充滿其中。

    百千花果如人形像。

    於彼園苑。

    天摩尼光常所明照。

    樹林枝莖。

    垂劫波衣及妙缯采。

    其樹滑潤見者欣悅。

    於其龛室常懸樂具。

    箫笛之俦自然發聲。

    彼天童子抟食為力。

    香美粳稻色如紅蓮。

    味逾甘露。

    其所食器具於二種。

    一者金器。

    二者銀器。

    随意所樂色香美味。

    皆於中現。

    複有天漿名為花酒。

    香冷殊特。

    設有嗅者亦自然醉。

    彼之天人各有寝殿。

    名曰初秋。

    遍垂花條。

    金銀雜寶娑蘭雞樹。

    數有百千合覆其上。

    複有種種坐卧敷具。

    六萬天女顔容殊妙被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