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慧所說而不可荊一切皆苦諸法無我。
菩薩宣此亦不可荊何謂無常。
觀本末事悉歸無常無有科律。
其無常者不可令常。
從始以來無不無常是謂無常義。
何謂苦義。
雖有歡樂會當歸荊願不久存論說衆苦悉趣空無。
其空無者亦虛無實。
虛空苦義正等無異。
何謂非身。
於我不我永無本末。
彼亦為虛寂靜無要。
有計其空及空義者悉無有身。
何謂寂義。
於寂無寂乃謂為寂。
所解脫者而於澹泊亦無澹泊是謂為寂。
所謂脫者,修於靜默除一切想。
除諸想已斯曰無為泥洹之寂。
此謂寂滅義。
是為菩薩行四谛之法而不可荊
菩薩所行常修一道不遵他行。
何謂一乘道。
菩薩獨步而無有侶。
唯一己身得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被大德铠。
自攝精進無極勢力。
其身獨立不從他教。
超諸俗力一己遊步。
被於堅固非常德铠。
以此開化一切衆生是謂教化。
所訓誨者諸賢聖教菩薩大士。
所訓誨者是謂教化。
施非我伴我是施侶。
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則非我伴吾是慧侶。
亦複不住六度無極。
吾順奉行諸度無極四恩之行。
不興發我吾當建立攝諸四恩。
取要言之。
諸善德本不能立我。
吾當建立攝諸德本。
如是像法無有伴侶。
當自獨立而無二伴。
住金剛場以己身力降伏衆魔。
一發心頃得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是為菩薩一乘之道而不可荊
阿差末言:唯舍利弗。
菩薩善權亦不可荊何謂善權。
諸佛世尊随時便宜。
道法自遇有所開化。
以權方便親近道心。
其善權者因虛空生無有邊際。
志性随時令緻殊特。
其善權者皆能具足諸度無極。
所生之處因權行戒布施忍辱。
護身口心得至佛道不廢精進。
若無權者違失精進。
善權一心轉進聖慧。
不爾心亂善權智慧。
不舍生死周旋之難。
善權慈者多所養護除諸不仁。
善權哀者不厭生死開化一切。
善權喜者不樂一切諸所好慕。
善權護者修衆德本而不回還。
善權天眼得佛十眼。
徹視十方而無邊際。
善權天耳得佛十耳。
聞十方聲心所念形。
善權知心見衆生根悉曉本末。
善權方便念過世事。
見於三世去來今義。
善權神足在所至到而無限節。
多所開化十方黎庶。
善權方便知衆生性。
随以方便而誘讠求之。
善權修行曉衆人相本末終始。
善權所度過於此際令至彼岸。
善權入塵化衆愛欲令度諸垢。
善權下擔去諸五陰所負重殃。
善權行限而所頒宣不可稱載。
以諸有限說無邊際。
善權勸化諸弱劣根。
誘進退者使廣無極。
以權方便知其時節。
增減進退非時行時。
以權方便因其正路。
入於邪徑衆生之類。
住於邪路化入正道。
以權方便能使鮮少變為廣大。
其廣大者能使無限。
以權方便諸诤亂者伴侶相憎勸令和合。
以權方便其在下士小乘之黨。
使住微妙。
以權方便得至滅度。
還入生死免此馀人。
以權方便解諸系縛閉塞羅網。
以權方便能使壞結心志忍辱。
以權方便常在寂靜不堕滅荊以權方便悉能解達一切所修。
威儀禮節不失儀式。
以權方便觀諸衆生。
而不毀戒常順正禁。
以權方便有所攝取而不诤訟。
以權方便興隆道法宣布十方。
以權方便獨步三界而無患難。
以權方便得至脫門緻無所行。
以權方便棄不賢行。
雖在其中不與同塵。
以權方便與道者俱入不違訓。
善權方便舍於無為。
能入生死濟脫衆患。
以權方便入於魔界。
照諸塵勞愛欲之根。
以權方便計於一切。
無有一切亦不無有。
是則名曰菩薩所行善權。
方便入不可荊
阿差末言:是舍利弗。
菩薩所行八十品第而不可荊諸佛世尊皆由此法。
八十無盡而出生矣。
阿差末菩薩說是法門不可盡品時。
七萬八千人。
從本以來未發道心。
應時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五萬二千菩薩。
尋時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一切衆會鹹取衆華。
若幹種香諸寶華蓋。
以用供散如來至真。
及阿差末諸菩薩上。
奉敬歸此無極經要。
天於虛空鼓諸天樂。
舉聲稱歎佛者世尊,從無數劫所積德本。
自緻正覺廣度一切。
今阿差末菩薩大士。
稱舉經典宣揚本末不可盡誼。
若有人聞此不可盡經典要者,心不懷疑信持諷誦為他人說。
笃佛言者,亦當逮得如是功德不可盡誼佛取體衣賜阿差末。
一時嗟歎阿差末菩薩言:善哉善哉快說此經。
如來所勸代之悅豫。
十方江沙今現在佛亦共咨嗟。
時阿差末取佛所賜。
著其頂上而歎說言:此世尊衣當以頂奉夙夜承事。
為是天上世間擁護至尊無量佛之所服。
應時十方各有寶幢寶蓋寶幡。
各自然至。
覆阿差末菩薩之上。
寶衣寶蓋寶幢幡中。
自然演教而出音言:善哉善哉阿差末菩薩。
快說此辭能講頒宣無盡法門。
十方諸佛鹹共嗟歎。
時舍利弗前問佛言:今此寶衣寶蓋寶幢。
從何所來乃演此音。
佛告舍利弗。
阿差末菩薩前所曾化衆生之類。
使發無上正真道意。
各於十方皆成正覺。
此如來等故遣此來。
供養報恩正士本德。
頒宣洪業大會之品。
供養經典故覆其上。
時諸衆會見此變化。
聞佛所說益複加敬。
阿差末菩薩大士。
歡喜踴躍。
我等善利宿本祿厚。
乃得值見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