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非劍,從來沒有見過。
令狐沖尋思:
“使這些外門兵刃和那利斧之人,決不是本門弟子。
”不遠處地下抛着十來柄長劍,他走過去俯身拾起一柄,見那劍較常劍為短,劍刃卻闊了一倍,入手沉重,心道:“這是泰山派的用劍。
”其餘長劍,有的輕而柔軟,是恒山派的兵刃:有的劍身彎曲,是衡山派所用三種長劍之一;有的劍刃不開鋒,隻劍尖極是尖利,知是嵩山派中某些前輩喜用的兵刃:另有三柄劍,長短輕重正是本門的常規用劍。
他越來越奇:“這裡抛滿了五嶽劍派的兵刃,那是甚麼緣故?”
舉起火把往山洞四壁察看,隻見右首山壁離地數丈處突出一塊大石,似是個平台,大石之下石壁上刻着十六個大字:“五嶽劍派,無恥下流,比武不勝,暗算害人。
”每四個字一排,一共四排,每個字都有尺許見方,深入山石,是用極鋒利的兵刃刻入,深達數寸。
十六個字棱角四射,大有劍拔弩張之态。
又見十六個大字之旁更刻了無數小字,都是些“卑鄙無賴”、”可恥已極”、“低能”、“懦怯”等等詛咒字眼,滿壁盡是罵人的語句。
令狐沖看得甚是氣惱,心想:“原來這些人是被我五嶽劍派擒住了囚禁在此,滿腔氣憤,無可發洩,便在石壁上刻些罵人的話,這等行徑才是卑鄙無恥。
”
又想:“卻不知這些是甚麼人?既與五嶽劍派為敵,自不是甚麼好人了。
”
舉起火把更往石壁上照看時,隻見一行字刻着道:“範松趙鶴破恒山劍法于此。
”這一行之旁是無數人形,每兩個人形一組,一個使劍而另一個使斧,粗略一計,少說也有五六百個人形,顯然是使斧的人形在破解使劍人形的劍法。
在這些人形之旁,赫然出現一行字迹:“張乘雲張乘風盡破華山劍法。
”
令狐沖勃然大怒,心道:“無恥鼠輩,大膽狂妄已極。
華山劍法精微奧妙,天下能擋得住的已屈指可數,有誰膽敢說得上一個‘破’字?更有誰膽敢說是‘盡破’?”回手拾起泰山派的那柄重劍,運力往這行字上砍去,當的一聲,火花四濺,那個“盡”字被他砍去了一角,但便從這一砍之中,察覺石質甚是堅硬,要在這石壁上繪圖寫字,雖有利器,卻也十分不易。
一凝神間,看到那行字旁一個圖形,使劍人形雖隻草草數筆,線條甚為簡陋,但從姿形之中可以明白看出,那正是本門基本劍法的一招“有鳳來儀”,劍勢飛舞而出,輕盈靈動。
與之對拆人形手中持着一條直線形的兵刃,不知算是棒棍還是槍矛,似見這件兵刃之端直指對方劍尖,姿式異常笨拙。
令狐沖嘿嘿一聲冷笑,尋思:“本門這招‘有鳳來儀’,内藏五個後着,豈是這一招笨招所能破解?”
但再看那圖中那人的身形,笨拙之中卻含着有餘不盡、綿綿無絕之意。
“有鳳來儀”這一招盡管有五個後着,可是那人這一條棒棍之中,隐隐似乎含有六七種後着,大可對付得了“有鳳來儀”的諸種後着。
令狐沖凝視着這個寥寥數筆的人形,不勝駭異,尋思:“本門這一招‘有鳳來儀’招數本極尋常,但後着卻威力極大,敵手知機的便擋格閃避,倘若犯難破拆,非吃大虧不可,可是對方這一棍,委實便能破了我們這招‘有鳳來儀’,這……這……這……”漸漸的自驚奇轉為欽佩,内心深處,更不禁大有惶恐之情。
他呆呆凝視這兩個人形,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突然之間,右手上覺得一陣劇烈疼痛,卻是火把燃到盡頭,燒到了手上。
他一甩手抛開火把,心想:
“火把一燒完,洞中便黑漆一團。
”急忙奔到前洞,拿了十幾根用以燒火取暖的松柴,奔回後洞,在即将燒盡的火把上點着了,仍是瞧着這兩個人形,心想:“這使棍的如果功力和本門劍手相若,那麼本門劍手便有受傷之虞;要是對方功力稍高,則兩招相逢,本門劍手立時便得送命。
我們這一招‘有鳳來儀’……确确實實是給人家破了,不管用了!”
他側頭再看第二組圖形時,見使劍的所使是本門一招‘蒼松迎客’,登時精神一振,這一招他當年足足花了一個月時光才練得純熟,已成為他臨敵時的絕招之一。
他興奮之中微感惶恐,隻怕這一招又為人所破,看那使棍的人形時,卻見他手中共有五條棍子,分擊使劍人形下盤五個部位。
他登時一怔:“怎地有五條棍子?”但一看使棍人形的姿式,便即明白:“這不是五條棍子,是他在一刹那間連續擊出五棍,分取對方下盤五處。
可見他快我也快,他未必來得及連出五棍。
這招‘蒼松迎客’畢竟破解不了。
”正自得意,忽然一呆,終于想到:“他不是連出五棍,而是在這五棍的方位中任擊一棍,我卻如何躲避?”
他拾起一柄本門的長劍,使出“蒼松迎客”那一招來,再細看石壁上圖形,想象對方一棍擊來,倘若知道他定從何處攻出,自有對付之方,但他那一棍可以從五個方位中任何一個方位擊至,那時自己長劍已刺在外門,勢必不及收回,除非這一劍先行将他刺死,否則自己下盤必被擊中,但對手既是高手,豈能期望一劍定能制彼死命?眼見敵人沉肩滑步的姿式,定能在間不容發的情勢下避過自己這一劍,這一劍既給避過,反擊之來,自己可就避不過了。
這麼一來,華山派的絕招“蒼松迎客”豈不是又給人破了?
令狐沖回想過去三次曾以這一招“蒼松迎客”取勝,倘若對方見過這石壁上的圖形,知道以此反擊,則對方不論使棍使槍、使棒使矛,如此還手,自己非死即傷,隻怕今日世上早已沒有令狐沖這個人了。
他越想越是心驚,額頭冷汗涔涔而下,自言自語:“不會的,不會的!要是‘蒼松迎客’真有此法可以破解,師父怎會不知?怎能不向我警告?”但他對這一招的精要訣竅實是所知極稔,眼見使棍人形這五棍之來,淩厲已極,雖隻石壁上短短的五條線,每一線卻都似重重打在他腿骨、胫骨上一般。
再看下去,石壁上所刻劍招盡是本門絕招,而對方均是以巧妙無倫、狠辣之極的招數破去,令狐沖越看越心驚,待看到一招“無邊落木”時,見對方棍棒的還招軟弱無力,純系守勢,不由得籲了口長氣,心道:“這一招你畢竟破不了啦。
”
記得去年臘月,師父見大雪飛舞,興緻甚高,聚集了一衆弟子講論劍法,最後施展了這招“無邊落木”出來,但見他一劍快似一劍,每一劍都閃中了半空中飄下來的一朵雪花,連師娘都鼓掌喝彩,說道:“師哥,這一招我可服你了,華山派确該由你做掌門人。
”師父笑道:“執掌華山一派門戶,憑德不憑力,未必一招劍法使得純熟些,便能做掌門人了。
”師娘笑道:“羞不羞?你哪一門德行比我高了?”師父笑了笑,便不再說。
師娘極少服人,常愛和師父争勝,連她都服,則這招“無邊落木”的厲害可想而知。
後來師父講解,這一招的名字取自一句唐詩,就叫做“無邊落木”甚麼的,師父當時念過,可不記得了,好像是說千百棵樹木上的葉子紛紛飄落,這招劍法也要如此四面八方的都照顧到。
再看那使棍人形,但見他縮成一團,姿式極不雅觀,一副招架無方的挨打神态,令狐沖正覺好笑,突然之間,臉上笑容僵硬了起來,背上一陣冰涼,寒毛直豎。
他目不轉瞬的凝視那人手中所持棍棒,越看越覺得這棍棒所處方位實是巧妙到了極處。
“無邊落木”這一招中刺來的九劍、十劍、十一劍、十二劍……每一劍勢必都刺在這棍棒之上,這棍棒驟看之下似是極拙,卻乃極巧,形似奇弱,實則至強,當真到了“以靜制動,以拙禦巧”的極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