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7章 琴音朗朗聞雁落,劍氣沉沉作龍吟

首頁
    不一日,群雄來到徐州。

    當地紅花會分舵舵主見總舵主和内外香堂各位香主忽然一齊來到,恭謹接待,不免大忙起頭。

     江北一帶會衆歸楊成協統率,他命分舵主不可張揚,也不必通知衆兄弟來見總舵主。

    群雄隻宿了一宵,當即南下。

    此後一路往南,大小碼頭全有紅花會的分支頭目。

    群雄為守機密,都不驚動,疾趨而過,數日後到了杭州,宿在杭州分舵舵主馬善均家中。

    馬家坐落在西湖孤山腳下,湖光山色,風物佳勝,又是個僻靜所在。

     馬善均是大綢緞商人,自置兩所大機房織造綢緞,因生性好武,結識了衛春華,由他引入紅花會。

    馬善均五十上下年紀,胖胖的身材,穿一件團花緞袍,黑呢馬褂,一眼看去,直是個養尊處優的富翁,哪知竟是一位風塵豪俠。

    當晚在後廳與群雄接風,衆人在席上将要救文泰來之事說了。

    馬善均道:“小弟馬上派人去查,看四當家關在哪一所獄裡,咱們再相機行事。

    ”當即命兒子馬大挺出去派人查探。

     第二天上午,馬大挺回報說,巡撫衙門、杭州府、錢塘縣、仁和縣各處監獄,以及駐防将軍轅所、水陸提督衙門,都有兄弟們去打探過,查知均無文四當家在内。

     陳家洛召集群雄議事。

    馬善均道:“這裡撫台、府縣以及将軍、提督衙門,均有本會兄弟在内,文四當家如在官府監獄,必能查到。

    最怕官府因四當家案情重大,私下監禁,那就棘手了。

    ”陳家洛道:“咱們第一步是查知文四哥的所在。

    馬大哥繼續派遣得力兄弟,往各衙門打探,今晚再請道長、五哥六哥到巡撫衙門去看看。

    最要緊是别打草驚蛇,無論如何不能伸手動武。

    ”無塵等應了。

    馬善均詳細說了道路和撫台衙門内外情形。

     三人于子夜時分出發,去了兩個時辰,回報說撫台衙門戒備森嚴,有成千兵丁點起燈火,徹夜守衛,巡查的軍官有幾名都是戴紅頂子的二三品大員,他們不敢硬闖,等了良久,守衛的軍官沒絲毫怠懈,隻得回來。

     群雄好生奇怪,猜測不出是何路道。

    馬善均道:“這幾天杭州城裡各處盤查極緊,各家賭場、娼寮,甚至水上的江山船,都有官差去查問,好多人無緣無故的給抓了去。

    難道跟文四當家有關不成?”徐天宏道:“想來不會。

    莫非京裡來了欽差大臣,所以地方官要賣力一番。

    ”馬善均道:“沒聽說有欽差來浙江呀。

    ” 衆人計議多時,不得要領。

     次日周绮吵着要父母陪她去遊湖,周仲英答應了。

    周绮向徐天宏連使眼色,要他同去。

    徐天宏不好意思出口,隻作不見。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周仲英知道女兒心思,笑道:“宏兒,我們從未來過杭州,你同去走走,别教我們迷了路走不回來。

    ”徐天宏應了。

    周绮悄聲道:“爹爹叫你就去。

    我叫你,就偏不肯。

    ” 徐天宏笑着不語。

    他幼失怙持,身世凄涼,這時忽得周仲英夫婦視若親子,未婚妻又是一派天真嬌憨,對他甚是依戀親熱,雖在人前亦不避忌,不但自己欣喜,衆兄弟也都代他高興。

     陳家洛也帶了心硯到湖上散心,在蘇堤白堤漫步一會,獨坐第一橋上,望湖山深處,但見竹木陰森,蒼翠重疊,不雨而潤,不煙而暈,山峰秀麗,挺拔雲表,心想:“袁中郎初見西湖,比作是曹植初會洛神,說道:‘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绫,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

    ’不錯,果然是令人目酣神醉!” 他幼時曾來西湖數次,其時未解景色之美,今日重至,才領略到這山容水意,花态柳情。

    凝望半日,雇了一輛馬車往靈隐去看飛來峰。

    峰高五十丈許,緣址至颠皆石,樹生石上,枝葉光怪,石牙橫豎錯落,似斷似墜,一片空青冥冥。

    陳家洛一時興起,對心硯道:“咱們上去看看。

    ”峰上本無道路可援,但兩人輕功不凡,談笑間上了峰頂。

     仰望三竺,但見萬木參天,清幽欲絕,陳家洛道:“那邊更好。

    ”兩人下峰,緩步往上中下三天竺行去。

    走出十餘丈,忽有兩名身穿藍布長袍的壯漢迎面走來,見到他兩人時不住打量,面露驚奇之色。

    心硯悄聲道:“少爺,這兩人會武。

    ”陳家洛笑道:“你眼力倒不錯。

    ”語聲未畢,迎面又是兩人走來,一式打扮,正在閑談風景,聽口音似是旗人。

    一路上山,遇見這般穿藍布長袍的武人共有三四十人,見到陳家洛時都感詫異。

     心硯看得眼都花了。

    陳家洛也自納罕,心下琢磨:“難道是甚麼江湖幫會、武林宗派在此聚會不成?但杭州是紅花會地盤,如有此事,決不會不通知我們。

    這些人見到我時俱露驚奇之色,那又為了甚麼?”轉過一個彎,正要走向上天竺觀音廟,忽聽山側琴聲朗朗,夾有長吟之聲,随着細碎的山瀑聲傳過來。

    隻聽那人吟道:“錦繡乾坤佳麗,禦世立綱陳紀。

    四朝輯瑞征師濟,盼皇畿,雲開雉扇移。

    黎民引領鸾輿至,安堵村村飏酒旗。

    恬熙,禦爐中叆叇瑞雲霏。

    ” 陳家洛心想,這琴音平和雅緻,曲詞卻是滿篇歌頌皇恩,但歌中“村村飏酒旗”這五字不錯,倘若普天下每一處鄉村中都有酒家,黎民百姓也就快活得很了。

     循聲緩步走了過去,隻見山石上坐着一個缙紳打扮之人正在撫琴,年約四十來歲,旁邊站着兩個壯漢,一個枯瘦矮小的老者,也都身穿藍布長衫。

    陳家洛心中突然一凜,覺得這撫琴之人似乎依稀相識,那人形相清癯,氣度高華,越看容貌越熟,可是總想不起在哪裡會過,刹那間心神恍惚,竟如做夢一般,隻覺那人似是至親至近之人,然又隔得極遠極遠。

     這時那老者和兩個壯漢都已見到陳家洛和心硯,也凝神向他們細望,似欲過來說話。

    那撫琴男子三指一劃,琴聲頓絕。

     陳家洛拱手道:“适聆仁兄雅奏,詞曲皆屬初聞,可是兄台所譜新聲嗎?”那人笑道:“正是。

    這‘錦繡乾坤’一曲是小弟近作。

    閣下既是知音,還望指教。

    ”陳家洛道:“高明,高明!詞中‘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