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王重陽起事抗金之前,動用數千人力,曆時數年方始建成,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山陝一帶的根本,外形築成墳墓之狀,以瞞過金人的耳目;又恐金兵終于來攻,墓中更布下無數巧妙機關,以抗外敵。
義兵失敗後,他便在此隐居。
是以墓内房舍衆多,通道繁複,外人入内,即是四處燈燭輝煌,亦易迷路,更不用說全元絲毫星火之光了。
兩人出了墓門,走到林中,忽聽得外面有人朗聲叫道:“全真門下弟子尹志平,奉師命拜見龍姑娘。
”聲音遠隔,顯是從禁地之外傳來。
孫婆婆道:“外面有人找你來啦,且别出去。
”楊過又驚又怒,身子劇顫,說道:“婆婆,你不用管我。
一身作事一身當,我既失手打死了人,讓他們殺我抵命便了。
”說着大踏步走出。
孫婆婆道:“我陪你去。
”
孫婆婆牽着楊過之手,穿過叢林,來到林前空地。
月光下隻見六七名道人一排站着,另有四名火工道人,擡着身受重傷的趙志敬與鹿清笃。
群道見到楊過,輕聲低語,不約而同的走上了幾步。
楊過掙脫孫婆婆的手,走上前去,大聲道:“我在這裡,要殺要剮,全憑你們就是。
”
群道人料不到他小小一個孩兒居然這般剛硬,都是出乎意料之外。
一個道人搶将上來,伸手抓住楊過後領拖了過去。
楊過冷笑道:“我又不逃,你急甚麼?”那道人是趙志敬的大弟子,眼見師父為了楊過而身受玉蜂之蜇,痛得死去活來,也不知性命是否能保。
他向來對師父十分恭敬,心想做徒弟的居然會對師父如此忤逆,實是無法無天之至,聽楊過出言沖撞,順手在他頭上就是一拳。
孫婆婆本欲與群道好言相說,眼見楊過被人強行拖去,己是大為不忍,突然見他被毆,心頭怒火哪裡還按捺得下?立時大踏步上前,衣袖一抖,拂在那道人手上。
那人隻覺手腕上熱辣辣的一陣劇痛,不由得松手,侍要喝問,孫婆婆已将楊過抱起,轉身而行。
莫看她似乎隻是個龍鐘衰弱的老婦,但這下出手奪人卻是迅捷己極,群道隻一呆間,她已帶了楊過走出丈許之外。
三名道人怒喝:“放下人來!”
同時搶上。
孫婆婆停步回頭,冷笑道:“你們要怎地?”
尹志平知道活死人墓中人物與師門淵源極深,不敢輕易得罪,先行喝止各人:“大家散開,不得在前輩面前無禮。
”這才上前稽首行禮,道:“弟子尹志乎拜見前輩。
”孫婆婆道:“幹甚麼?”尹志平道:“這孩子是我全真教的弟子,請前輩賜還。
”孫婆婆雙眉一豎,厲聲道:“你們當我之面,已将他這般毒打,待得拉回道觀之中,更不知要如何折磨他。
要我放回,萬萬不能!”尹志平忍氣道:“這孩子頑劣無比,欺師滅祖,大壞門規。
武個中人講究的是敬重師長,敝教責罰于他,想來也是應該的。
”孫婆婆怒道:“甚麼欺師滅祖,全是一面之詞。
”指着躺在擔架中的鹿清笃道:“孩子跟這胖道士比武,是你們全真教自己定下的規矩。
他本來不肯比,給你們硬逼着下場。
既然動手,自然有輸有赢,這胖道人自己不中用,又怪得誰了?”
她相貌本來醜陋,這時心中動怒,紫脹了臉皮,更是怕人。
說話之間,陸陸續續又來了十多名道士,都站在尹志平身後,竊竊私議,不知這個大聲呼喝的醜老婆子是誰。
尹志平心想,打傷鹿清笃之事原也怪不得楊過,但在外人面前可不能自堕威風,說道:“此事是非曲直,我們自當禀明掌教師祖,由他老人家秉公發落。
請前輩将孩子交下罷。
”孫婆婆冷笑道:“你們的掌教又能秉甚麼公了?全真教自王重陽以下,從來就沒一個好人。
若非如此,咱們住得這般近,幹麼始終不相往來?”尹志平心想:“這是你們不跟我們往來,又怎怪得了全真教?你話中連我們創教真人也罵了,未免太也無禮。
”但不願由此而啟口舌之争,緻傷兩家和氣,隻說:“請前輩成全,敝教若有得罪之處,當奉掌教吩咐,再行登門謝罪。
”
楊過攬着孫婆婆的頭頸,在她耳邊低聲道:“這道人鬼計很多,婆婆你别上他當。
”
孫婆婆十八年來将小龍女撫養長大,内心深處常盼再能撫養一個男孩,這時見楊過跟自己親熱,極是高興,當下心意已決:“說甚麼也不能計他們将孩子搶去。
”于是高聲叫道:“你定要帶孩子去,到底想怎生折磨他?”
尹志平一怔,道,”弟子與這孩子亡父有同門之誼,決不能難為亡友的孤兒,老前輩大可放心。
”孫婆婆搖了搖頭,說道:“老婆子素來不聽外人羅唆。
少陪啦。
”說着拔步走向樹林。
趙志敬躺在擔架,玉蜂蟄傷處麻癢難當,心中卻極明白,聽尹志平與孫婆婆鬥口良久不決,愈聽愈怒,突然間挺身從擔架中躍出,縱到孫婆婆跟前,喝道:“這是我的弟子,愛打愛罵,全憑于我。
不許師父管弟子,武林中可有這等規矩?”
孫婆婆見他面頰腫得猶似豬頭一般。
聽了他的說話,知道就是楊過的師父,一時之間倒無言語相答,隻得強詞奪理,”我偏不許你管教,那便怎麼?”
趙志敬喝道:“這孩子是你甚麼人?你憑什麼來橫加插手?”孫婆婆一怔,大聲道:“他早不是你全真教的門人啦。
這孩子己改拜我家小龍女姑娘為師,他好與不好,天下隻小龍女姑娘一人管得,你們乘早别來多管閑事。
”
此言出口,群道登時大嘩。
要知武林中的規矩,若是未得本師允可,決不能另拜别人為師,縱然另遇之明師本領較本師高出十倍亦不能見異思遷,任意飛往高枝,否則即屬重大叛逆,為武林同道所不齒,昔年郭靖拜江南七怪為師後。
再跟洪七公學藝,始終不稱“師父”,直至後來柯鎮惡等正式允可,方與洪七公定帥徒名分。
此時孫婆婆被趙志敬搶白得無言可對,她又從個與武林人士交往,哪知這些規矩,當下信口開河.卻不知犯了大忌,全真諸道本來多數憐惜楊過,頗覺趙志敬處事不合。
但聽楊過膽敢公然反出師門,那是全真教創教以來從所未有之事,無不大為惱怒。
趙志敬傷處忽爾劇痛,忽爾奇癢,本己難以忍耐。
隻覺拼了一死,反而爽快,咬牙問楊過道:“楊過,此事當真?”
楊過原本不知天高地厚,眼見孫婆婆為了護着自己與趙志敬争吵.她就算說自己做下了千件萬件十惡不赦之事,也都一口應承,何況隻不過是改投師門,那正是他心中的意願,又别說是拜小龍女為師.便是說他拜一隻豬、一隻狗為師。
他也毫不遲疑的認了,當即大聲叫道:“臭道土,賊頭狗腦的山羊胡子牛鼻子,你這般打我,我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