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回 重陽遺刻

首頁
    。

    心灰之下,對林朝英的聰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風,不再鑽研。

    十餘年後華山論劍,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

    他決意不練經中功夫,但為好奇心所驅使,禁不住翻閱一遍。

     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陰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十餘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隐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陰真經的要旨,并一一指出破除玉女心經之法。

    他看了古墓的情景,料想那幾具空棺将來是林朝英的弟子所用。

    她們多半是臨終時自行入相等死,其時自當能得知全真派祖師一生不輸于人。

    于是在那具本來留作己用的空棺蓋底寫下了十六字,好教林朝英後人于臨終之際,得知全真教創教祖師的武學,實非玉女心經所能克制。

     這隻是他一念好勝,卻非有意要将九陰真經洩漏于世,料想待得林朝英的弟子見到九陰真經之時,也已奄奄一息,隻能将這秘密帶入地下了。

     王重陽與林朝英均是武學奇才,原是一對天造地設的佳偶。

    二人之間,既無或男或女的第三者引起情海波瀾,亦無親友師弟間的仇怨糾葛,王重陽先前尚因專心起義抗金大事,無暇顧及兒女私情,但義師毀敗、枯居古墓,林朝英前來相慰,柔情高義,感人實深,其時已無好事不諧之理,卻仍是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做了黃冠,一個在石墓中郁郁以終。

    此中原由,丘處機等弟子固然不知,甚而王林兩人自己亦是難以解說,惟有歸之于“無緣” 二字而已。

    卻不知無緣系“果”而非“因”,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争競便随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兩人一直至死,争競之心始終不消。

    林朝英創出了克制全真武功的玉女心經,而王重陽不甘服輸,又将九陰真經刻在墓中。

    隻是他自思玉女心經為林朝英自創,自己卻依傍前人的遺書,相較之下,實遜一籌,此後深自謙抑,常常告誡弟子以容讓自克、虛懷養晦之道。

     至于室頂秘密地圖,卻是當石墓建造之初即已刻上,原是為防石墓為金兵長期圍困,得以從秘道脫身。

    這條秘道卻連林朝英也不知悉。

    林朝英隻道一放下“斷龍石”,即與敵人同歸于盡,卻沒想到王重陽建造石墓之時,正謀大舉以圖規複中原,滿腔雄心壯志,豈肯一敗之下便自處于絕地?後來王重陽讓出石墓之時,深恐林朝英譏其預留逃命退步,失了慷慨男兒的氣概,是以并不告知,卻也是出于一念好勝。

     小龍女不敢去看地圖,眼光隻望着另一個角落,突然之間,“解穴秘訣”四個小字有如電光般閃入眼中。

    她心中一凜,将秘訣仔細看了幾遍,一時大喜過望,若不是素有自制,幾乎便叫了出來。

    秘訣中講明自通穴道之法,若是修習内功時走火,穴道閉塞,即可以此法自行打通。

    本來若有人練到九陰真經,武功必己到了一流境界,絕少再會給人點中穴道,這秘訣原本用以對付自身内心所起的魔頭。

    但在小龍女此時處境,卻是救命的妙訣。

     她轉念又想:“我縱然通了穴道,但打不過師姊,仍是無用。

    ”當即細看室頂經文,要找一門即知即用的武功,一出手就将李莫愁制住,但約略瞥去,每一項皆是艱深繁複,料想就算是最易的功夫,也須數十日方能練成,卻又不敢多看,生恐李莫愁順着自己目光擡頭仰望,即便發見室頂的地圖與九陰真經。

    耳聽得楊過大呼小叫,不住與李莫愁鬥口,幸得如此,這個向來細心的師姊才沒留心自己的眼光,突然間心念一動,想到了計策,擡頭将九陰真經中“解穴秘訣”與“閉氣秘訣”兩項默念一遍,俯嘴在楊過耳邊,輕輕教給了他。

     楊過登時便即領會。

    小龍女輕聲道:“先解穴道。

    ”楊過生怕李莫愁師徒發覺,口中大聲呻吟,不斷胡言亂語,叫道:“啊喲,李師伯,你下手實在太也狠毒,對不住祖師婆婆,更對不住祖師婆婆的婆婆,婆婆的太婆……” 兩人依着王重陽遺篇中所示的“解穴秘決”默運玄功,兩人内功本有根抵,片刻間已将身上被點的兩處穴道解開。

    兩人外表一無動靜,但李莫愁還是立即察覺有異,喝道:“幹甚麼?”縱身過來。

     小龍女躍起身來,反手出掌,在她肩頭輕輕一拍,正是玉女心經中的上乘武功。

    李莫愁萬料不到她竟能自解穴道,大驚之下,急忙後躍。

    小龍女道:“師姊,你想不想出去?” 李莫愁一聽大喜,她自負武功高強,才智更是罕逢匹敵,此時竟被一個從未見過世面的小師妹玩弄于掌股之上,不由得憤恚異常,但想且當忍一時之氣,先求出墓,再治她不遲,她雖有幾下怪招,但着身無力,這時已覺到似乎并非她手下容情,而實是内勁不足,沒甚麼了不起,當即笑道:“這才是好師妹呢,我跟你賠不是啦,你帶我出去罷。

    ” 楊過心想,眼前機會大好,正可乘機離間她師徒,說道:“我姑姑說,隻能帶你們之中一個人出去,你說是帶你呢,還是帶你徒幾?”李莫愁道:“你這壞小厮,趁早給我閉嘴。

    ”小龍女還沒明白楊過的用意,但處處護着他,随即道:“正是,我隻能帶一個人,多了不行,”楊過笑道:“師伯,還是讓洪師姊跟我們出去的好,你年紀大了,活得夠啦。

    洪師姊相貌又比你美得多。

    ”其實李莫愁年紀雖然較大,美貌卻猶勝徒兒,聽了這話,更是惱怒,卻仍不作聲。

    楊過道:“好罷!我們走!姑姑在前帶路,我走第二,走在最後的就不能出去。

    ” 小龍女此時已然會意,輕輕一笑,攜着楊過的手,走出石室。

    李莫愁與洪淩波不約而同的搶在後面,兩人同時擠在門口,隻怕小龍女當真放下機關,将最後一人隔在墓中。

    李莫愁怒道。

     “你跟我搶麼?”左手伸出,已扳住了洪淩波肩頭。

    洪淩波知道師父出手狠辣,若不停步,立時會斃于她掌下,隻得讓師父走在前頭,心中又恨又怕。

     李莫愁緊緊跟在楊過背後,一步也不敢遠離,隻覺小龍女東轉西彎,越走越低,同時腳下漸漸潮濕,心知早已出了古墓,隻是在暗中隐約望去,到處都是岔道。

    再走一會,道路奇陡,竟是筆直向下,若非四人武功均高,早已摔了下去。

    李莫愁暗想:“終南山本不甚高,這般走法,不久就到山下,難道我們是在山腹中麼?” 下降了約莫半個時辰,道路漸平,隻是濕氣卻也漸重,到後來更聽到了淙淙水聲,路上水沒至踝。

    越走水越高,自腿而腹,漸與胸齊。

    小龍女低聲問楊過道:“那閉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