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回 武林盟主

首頁
    清清楚楚,對方自有防備。

    楊過卻見他神态恭敬,萬不料他會突然出手,這一杵險些給他打着,急忙後躍避開。

     他急退急趨,随即縱上連刺三劍。

    達爾巴心中存了怯意,生怕楊過追随師父日久,武學上有驚人造詣,輪回轉世,更有莫大神通,當下隻是以金剛杵緊守門戶,不敢絲毫怠忽,數招一過,楊過已瞧出他隻守不攻,雖然不明用意,卻樂得大展攻勢,當下飄忽來去,東刺西擊,這一路玉女劍法更見使得英氣爽朗,顧盼生姿。

     堪堪拆了百餘招,金輪法王瞧得大不耐煩,喝道:“達爾巴,趕快反擊,他不是你的大師兄!”達爾巴的武功自是遠在楊過之上,隻是心存敬畏,功夫倒去了五成,楊過卻是乘機全力施展。

    一個越是得心應手,一個越是畏縮退讓。

    楊過雖占上風,卻也傷他不得,達爾巴更道是大師兄手下留情。

    金輪法王大怒,厲聲喝道:“立時反攻!”這一句話聲音奇猛,隻震得各人耳鼓嗡嗡作響。

    達爾巴不敢違抗師令,一挺金剛杵,當即狂打急攻。

    他這一番猛擊,便将楊過逼得不住閃避,招數中的破綻也漸漸顯露出來。

     達爾巴見他劍招稍疏,金杵倒甩上去,楊過縮手不及,劍杵相交。

    本來比武之際,雙方兵刃碰撞乃是常事,但金剛杵太過沉重,楊過的鐵劍始終翻騰飛舞,不敢和金杵相碰,此時一撞,但覺一股大力激蕩,震得虎口劇痛,啪的一聲,鐵劍斷為兩截。

    達爾巴叫道:“是我勝啦!”垂杵退開,将金剛杵往地下一豎,雙手合十,躬身行禮。

    他雖得勝,對大師兄卻不敢失了禮數。

     楊過也用藏語叫道:“是我勝啦!”半截鐵劍向他迎面擲去。

    達爾巴側身避過,心中一怔:“怎麼是大師兄勝啦?難道他這一招是誘着?”隻見楊過空手揉身而上,不敢怠慢,忙舞杵護身。

    楊過在古墓中随小龍女學練掌法,練到雙掌擋得住九九八十一隻麻雀飛翔,不讓一隻雀兒漏出掌去。

    這路“天羅地網勢”的掌法乃林朝英獨得之秘,招數掌形從未下過終南山一步,此時使将出來,果然綿密無比,雖是空手,威力實不遜于手中有劍之時。

    達爾巴将金剛杵使得呼呼風響,楊過卻以極高的輕身功夫在杵隙中進退來去,雖然兇險處時時間不容發,金剛杵卻始終碰不到他身子絲毫。

    他反而抓打撕劈、擒拿勾擊,在小擒拿手中夾以“天羅地網勢”的掌法,着着搶攻。

     又鬥一陣,達爾巴神力愈增,楊過卻也是越奔越是輕捷。

    他在古墓寒玉床上坐卧練功,鬥室中急奔疾轉,數年之功,此時才盡數顯現出來。

     小龍女坐在柱旁石礎上,臉露微笑,瞧着兩人相鬥,眼見楊過久戰不下,從懷中掏出一雙白色手套,叫道:“過兒,接住了!”右手一揚,将手套擲了過去。

     她這雙手套是以極細極韌的白金絲織成,雖然柔薄,卻非寶刀利刃所能損傷。

    郝大通見到手套飛空,臉上微微變色。

    當年重陽宮中交手,小龍女曾戴這手套而拗斷他長劍,竟逼得他險些自殺,此刻眼見之下,不由得觸動心境。

     楊過接住了手套,退後一步,迅速戴上,腰肢款擺,使出古墓派武功中最奇妙最花巧的“美女拳法”來。

    這路拳法當日他助陸無雙卻敵,便曾使過幾招,以此擊退丐幫弟子的追擊。

    拳法每一招都是模拟一位古代美女,由男子使來本是不甚雅觀,但楊過研習時姿式已有更改,招名拳法如舊,飛掌踢腿之際,卻已變婀娜妩媚而為飄逸潇灑。

    這麼一來,旁觀群雄更加摸不着頭腦,但見他忽而翩然起舞,忽而端形凝立,神态變幻,極盡詭異。

     要知女子的姿态心神本就變化既多且速,而曆代有名女子性格各有不凡之處,颦笑之際、愁喜之分,自更難知難度。

    将千百年來美女變幻莫測的心情神态化入武術之中,再加上女神端麗之姿,女仙飄缈之形,凡夫俗子,如何能解?楊過使一招“紅玉擊鼓”,雙臂交互快擊,達爾巴舉杵橫架。

    楊過變為“紅拂夜奔”,出其不意的叩關直入,達爾巴豎杵直擋。

    楊過突使“綠珠墜樓”,撲地攻敵下盤。

    達爾巴吃了一驚,心想:“大師兄的招法怎地如此難測?”急躍而起,閃開他左掌的劈削。

    楊過雙掌連拍數下,接着連綿不斷的拍出,原來這是“文姬歸漢”,共有胡前十八拍。

     他每一招均有來曆,達爾巴是個藏僧,又怎懂得這些中原典故?霎時之間給他忽高忽低、或東或西的攻了個手忙腳亂。

    楊過手上戴了金絲手套,時時乘機使出“紅線盜盒”、“木蘭彎弓”、“班姬賦詩”、“嫦娥竊藥”等招數來奪他金杵,逼得他吼叫連連,大是狼狽。

    群雄大喜,齊聲喝彩助威。

     金輪法王眼見徒兒武功明明高于這少年,隻是存了怯意,不斷遭到對方搶攻,以緻處境窘迫,當下厲聲喝道:“快使無上大力杵法!” 達爾巴應道:“是!”雙手握住杵柄,揮舞起來。

    他單手舞杵,已是神力驚人,此時雙手用勁,連腰力也同時使上了,金剛杵上所發呼呼風聲更加響了一倍。

    這“無上大力杵法”無甚變化,隻是橫揮八招,直擊八招,一共二八一十六招,但一十六招反複使将出來,橫揮直擊,隻逼得楊過遠遠避開,别說正面交鋒,連杵風也是不敢碰上。

     點蒼漁隐折斷鐵槳之後,一直甚不服氣,此時見到這“無上大力杵法” 如此威武,心想自己槳法之中實無這般至剛至猛的招數,倒也不由得暗自欽佩。

     再鬥一陣,廳上的紅燭已有七八枝被杵風帶滅,楊過隻仗着輕功東西縱躍,一味閃避,但求不給金杵擊中帶着,哪裡尚能還手?中原英雄盡皆心驚,默不作聲,蒙古衆武士卻暴雷價叫起好來。

     楊過在金杵緊迫下惟有不住退縮,不多時竟已退讓入了廳角,要待變招,卻半點騰不出手腳。

    這路“無上大力杵法”本就帶着三分癫狂之意,達爾巴使發了性,已忘了眼前之人是大師兄轉世,見他縮在廳角内已然退無可退,大喝一聲:“你死了!”金杵橫揮,隻聽得轟隆一聲猛響,煙霧猕漫,磚土紛飛,大廳牆壁已被他打破了一個大孔。

     楊過于千鈞一發之際從他頭頂疾躍而過,百忙之中仍沒忘了用藏語回敬一句:“你死了!”這一躍卻是“九陰真經”中的武功。

    他和小龍女曾修習古墓石室頂上的王重陽遺經石刻,拳腳劍術是學到了幾成,内功卻因無人指點,兩人練是練了,可也不知練得對是不對,此時初臨大敵,哪敢使用?竟不料在危急中自然而然的使了出來,救了一命。

     衆人隻道達爾巴這一招定要得手,郭靖不待他這一杵揮足,已自搶出要襲他後心,猛見眼前紅袍晃動,金輪法王發掌擊來。

    郭靖見對方掌勢奇速,急使一招“見龍在田”擋開。

    兩人雙掌相交,竟沒半點聲息,身子都晃了兩晃。

    郭靖退後三步,金輪法王卻穩站原地不動。

    他本力遠較郭靖為大、功力也深,掌法武技卻頗有不及。

    郭靖順勢退後,卸去敵人的猛勁,以免受傷。

     金輪法王卻極為好勝,強自硬接了這一招,忍着胸口隐隐作痛,竟然凝立不動。

    連郭靖與金輪法王這等高手也道楊過定要遇險,以緻一個飛身相救,一個出手阻截,哪知楊過竟有奇招,在金杵貼身掠過的空隙之間逃了出來。

    二人見他居然脫險,均感詫異,一個喜慰,一個惋惜,各自退回。

     達爾巴一擊不中,更不回身,金杵向後猛揮,楊過見敵招來得快極,自然而然的掠地竄出。

    這一下猶似燕子穿簾一般,離地尺許,平平掠過,剛好在金杵之下數寸,那又是“九陰真經”中的武功。

     黃蓉大奇,道:“靖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