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回 禮教大防

首頁
    我很好,我知道的。

    ”眼圈一紅,險些要流下淚來。

    黃蓉道:“他好言好語的勸你,你千萬别會錯了意。

    ”楊過道:“我就是不懂。

    到底我又犯了甚麼錯?” 黃蓉臉一沉,說道:“你是當真不明白,還是跟我們鬧鬼?”楊過心中不忿,心道:“你們好好待我,我也好好回報,卻又要我怎地?”咬緊了嘴唇卻不答話。

    黃蓉道:“好,你既要我直言,我也不跟你繞彎兒。

    龍姑娘既是你師父,那便是你尊長,便不能有男女私情。

    ” 這個規矩,楊過并不像小龍女那般一無所知,但他就是不服氣,為甚麼隻因為姑姑教過他武功,便不能做他妻子?為甚麼他與姑姑絕無苟且,卻連郭伯伯也不肯信?想到此處,胸頭怒氣湧将上來。

    他本是個天不怕地不怕、偏激剛烈之人,此時受了冤枉,更是甩出來什麼也不理會了,大聲說道:“我做了甚麼事礙着你們了?我又害了誰啦?姑姑教過我武功,可是我偏要她做我妻子。

    你們斬我一千刀、一萬刀,我還是要她做妻子。

    ” 這番話當真是語驚四座,駭人聽聞。

    當時宋人拘泥禮法,哪裡聽見過這般肆無忌憚的叛逆之論?郭靖一生最是敬重師父,隻聽得氣向上沖,搶上一步,伸手便往他胸口抓去。

     小龍女吃了一驚,伸手便格。

    郭靖武功遠勝于她,此時盛怒之下,更是出盡全力,一帶一揮,将小龍女抛出丈餘,接着手掌一探,抓住了楊過胸口“天突穴”,左掌高舉,喝道:“小畜生,你膽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楊過給他一把抓住,全身勁力全失,心中卻絲毫不懼,朗聲說道:“姑姑全心全意的愛我,我對她也是這般。

    郭伯伯,你要殺我便下手,我這主意是永生永世不改的。

    ”郭靖道:“我當你是我親生兒子一般,決不許你做了錯事,卻不悔改。

    ”楊過昂然道:“我沒錯!我沒做壞事!我沒害人!”這三句話說得斬釘截鐵,铿然有聲。

     廳上群雄聽了,心中都是一凜,覺得他的話實在也有幾分道理,若是他師徒倆一句話也不說,在甚麼世外桃源,或是窮鄉荒島之中結成夫婦,始終不為人知,确是與人無損。

    隻是這般公然無忌的胡作非為,卻是有乖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敗類。

     郭靖舉起手掌,凄然道:“過兒,我心裡好疼,你明白麼?我甯可你死了,也不願你做壞事,你明白麼?”說到後來,語音中已含哽咽。

     楊過聽他如此說,知道自己若不改口,郭伯伯便要一掌将自己擊死。

    他有時雖然狡計百出,但此刻卻又倔強無比,朗聲道:“我知道自己沒錯,你不信就打死我好啦。

    ” 郭靖左掌高舉,這一掌若是擊在楊過天靈蓋上,他哪裡還有性命?群雄疑息無聲,數百道目光部望着他手掌。

     郭靖左掌在空際停留片時,又向楊過瞧了一眼,但見他咬緊口唇,雙眉緊蹙,宛似他父親楊康當年的模樣,心中一陣酸痛,長歎一聲,右手放松了他領口,說道:“你好好的想想去罷。

    ”轉過身來,回席入座,再也不向他瞧上一眼,臉色悲痛,心灰意懶已到極處。

     小龍女招手道:“過兒,這些人橫蠻得緊,咱們走罷。

    ”她可絲毫不知适才楊過生死之際間不容發。

    楊過心想“橫蠻”二字的形容,确甚适當,大踏步走向廳口,與小龍女攜手而出,到莊外牽了瘦馬,徑自去了。

     群雄眼睜睜的望着二人背影,有的鄙夷,有的惋惜,有的憤怒,有的驚詫。

     楊過與小龍女并肩而行,夜色己深,此時兩人久别重逢,遠離塵嚣,于适才的惡鬥、争辯,都已忘得幹幹淨淨,隻覺此刻人生己臻極美之境,過去的生涯盡是白活,而未來的時光也大可不必再過。

    兩人心靈相通,不交一言,默默無言的走着,到了一株垂楊樹下,兩人過去坐下,在樹蔭下倚着樹幹,漸感倦困,就此沉沉睡去。

    瘦馬在遠處吃着青草,偶而發出一聲聲低嘶。

     一覺醒來,天已大明,兩人相視一笑。

    楊過道:”姑姑,咱們到哪裡去?” 小龍女沉吟半晌,道:“還是回古墓去罷。

    ”她自下得山來,隻覺軟紅十丈雖然繁華,終不如在古墓中那麼逍遙自在,楊過尋思:“得與姑姑在占墓中厮守一輩子,此生已無他求。

    ”從前記挂着外面世界,隻盼她放自己出墓,但在外面打了個轉,卻義留戀起古墓中清淨的生涯來,當下兩人折而向北,緩緩而行。

    一個仍是叫他“過兒”,一個仍是叫她“姑姑”,都覺如此相處相呼,最是自然不過。

     中午時分,兩人談到金輪法王的武功,部說他功夫了得,難以抵敵。

    小龍女忽道:“過兒,玉女心經中最後一章,咱們從沒練好過,你可記得麼?” 楊過道:“記是記得的,但咱倆拆來拆去,總是不成,想來總有些甚麼地方不對。

    ”小龍女道:“本來我也想不透,但昨天見那老道姑的寶劍抖了幾下,倒讓我想起一件事來。

    ”楊過回想孫不二昨日所使的劍招,登時領悟,叫道:“對啦,對啦.那是要全真派武學與玉女心經同時使用,怪不得咱們一直練得不對。

    ” 當年古墓派祖師林朝英獨居古墓而創下玉女心經,雖是要克制全真派武功,但對王重陽始終情意小減,寫到最後一章之時,幻想終有一日能與意中人并肩擊敵,因之這一章的武術是一個使玉女心經,一個使全真功夫,相互應援,分進合擊。

    林朝英當日柔腸百轉,深情無限,纏綿相思,盡數寄托于這章武經之中。

    雙劍縱橫是賓,攜手克敵才是主旨所在,然而在所遺石刻之中卻不便注明這番心事。

    小龍女與楊過初練時相互情愫未生,無法體會祖師婆婆的深意,修習之際兩人均使本門心法,自是領會不到其中妙詣。

     當下兩人一齊悟到,各自折了一枝柳枝,一招招對拆起來。

    小龍女緩緩使動玉女劍法,楊過使的則是全真劍法。

    但拆了數招,仍覺難以融會。

    他二人想不到林朝英當年創制這套劍法,心中想像與王重陽并肩禦敵,一招一式盡是相互配合照顧,此時楊龍兩人對拆,卻是将對方當成了敵人,互刺互擊,相殺相研,自是大為鑿枘。

    其實林朝英與王重陽都是當時天下一等一的高手,單隻一人己無旁人能與之對敵,這套聯手抗敵的功夫實在并無用處,隻是林朝英自肆想像、以托芳心而已。

    她創此劍法時武功已達巅峰,招式勁急,綿密無間,不能有毫發之差。

    楊過與小龍女不明其中含意,自難得心應手。

     二人練了一會總感不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