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飄飄的黑劍硬砍硬斫,一柄沉厚重實的鋸齒金刀卻是靈動飛翔,走的全是單劍路子,招數出手與武學至理恰正相反;但若始終以刀作劍,以劍作刀,那也罷了,偏生倏忽之間劍法中又顯示刀法,而刀招中隐隐含着劍招的殺着,端的是變化無方,捉摸不定,此時忽聽得裘千尺叫了那十六個字,心道:“難道他刀上的劍招、劍上的刀招全是花假?”眼見黑劍橫肩砍來,明明是單刀的招數,心中便隻當他是柄長劍,君子劍挺出,雙劍相交,铮的一聲,兩人各自後退了一步。
才知這黑劍底子裡果然仍舊是劍,所使的刀招隻是炫人耳目,但若對方武功稍差,應付失宜,刀招卻也能夠傷人。
楊過一試成功,心中大喜,當下凝神找尋對方刀劍中的破綻,心想他招數錯亂,雖然奇妙,但路子定然不純,拆了數招,忽聽裘千尺道:“攻他右腿,攻他右腿。
”楊過見公孫止金刀晃動,下盤實是無隙可乘,但想裘千尺手足勁力雖失,胸中所藏武學卻絲毫未減,公孫止的武功既是她所傳授,定然知其虛實,當下依言出招,擊刺對方右腿。
公孫止橫刀架開,右腿無隙可乘,但這麼一橫刀,左肩與左脅卻同時暴露。
楊過不等裘千尺指點,長劍閃處,已将他腋底的衣衫劃破。
公孫止咒罵了一聲,向後躍開,怒目向裘千尺喝道:“老乞婆,瞧我放不放過你?”說着又挺刀劍向楊過攻去。
楊過舉劍一擋,裘千尺又道:“踢他後心!”此時二人正面相對,要踢他後心決無可能,但楊過對裘千尺已頗具信心,知她話中必有深意,不管如何,徑往敵人後心搶去。
公孫止回刀後削。
裘千尺叫道:“刺他眉心。
”楊過心道:“我剛轉到他背後,你卻又要我刺他眉心。
”勢在緊迫,不及多想,立時又轉到敵人身前,正欲挺劍刺他眉心,裘千尺又叫道:“削他屁股!”
綠萼在旁瞧得兩手掌心中都是汗水,皺起了眉頭,心道:“媽這般亂喊亂叫,那不是在反助爹爹麼?”她口中不言,馬光佐卻已忍不住大聲說道:“楊兄弟,别上這老太婆的當,她要累死你。
”
楊過前後轉了數次,已隐約體會到裘千尺的用意,聽她呼前便即趨前,聽她喝後立時搶後,果然數轉之後,公孫止右脅下露出破綻。
楊過長劍抖處,嗤的一聲,衣衫刺破,劍尖入肉寸餘,公孫止脅下登時鮮血迸流。
衆人“阿”的一聲,一齊站了起來。
法王等均已明白,原來裘千尺适才并非指點楊過如何取勝,卻是教他如何從不可脅之中,尋求可勝之機,并非指出公孫止招數中的破綻,而是要楊過在敵人絕無破綻的招數之中,引他露出破綻。
她一連指點了幾次,楊過便即領會了這上乘武學的精義,心中佩服無已,暗道:“敵人若是高手,招數中焉有破綻可尋?這位裘老前輩的指點,當真令人一生受用不盡。
”
但要迫得公孫止露出破綻,非但武功必須勝過,尚得熟知他所有招數,方能于十餘招之前,對他諸般後着應變料得清清楚楚,逐步引導他走上失誤之途,此節唯裘千尺所能,楊過部是隻明其理,無力自為,當下聽着她的指點,劍光霍霍,向公孫止前後左右一陣急攻,二十餘招後,公孫止腿上又中一劍。
這一劍着肉雖然不深,但拉了一條長長的口子,幾有五六寸長。
公孫止心想:“這男女二人并力守護,急切間傷不得這姓楊的小子,再鬥下去,有那老乞婆在旁指點,我須喪身在這小賊的劍下。
”當年他為了自己活命,曾将心愛的情人刺死,此時事在危急,也已顧不得小龍女,當下黑劍晃動,刷的一刀,向小龍女肩頭急砍。
楊過一驚,挺劍代她守護,猛聽得裘千尺叫道:“刺他腰下。
”楊過一怔,心想:“姑姑此時受攻,我如何能不救?但裘老前輩每次指點均有深意,想來這是一招圍魏救趙的妙着。
”心念甫動,長劍已然圈轉,疾刺公孫止右腰。
忽聽得小龍女“啊”的一聲叫,右臂受創,嗆啷一聲,淑女劍掉在地下。
公孫止黑劍斜掠,擋開了楊過一招。
楊過大驚,急叫:“你快退開,我一個人對付他。
”他這一動情關注,胸口又是一陣疼痛。
小龍女受傷不輕,隻得退下,撕衣襟裹傷。
楊過奮力拚鬥,對裘千尺的指點失誤甚是惱怒,向她怒目橫了一眼。
裘千尺冷笑道:“你怪我甚麼?”我隻助你殺敵,誰來管你救人?哼哼,這姑娘的死活與我有甚相幹?她死了倒好!”楊過怒道:“你兩夫妻真是一對兒,誰都沒半點心肝!”裘千尺冷笑一聲,也不動怒,臉上神色自若,靜觀二人劇鬥。
楊過斜眼向小龍女一瞥,見她靠在椅上,撕衣襟包紮傷口,料想并無大礙,精神一振,劍招忽變,自全真劍法變為玉女劍法。
公孫止見他的劍法本來穩重端嚴,突然間輕靈跳脫,豐姿綽約,登時如換了一個人一般,心下微感奇異,暗想:“此人詭計多端,又在搗甚麼鬼了?”但接招之下,隻覺對方劍法吞吐激揚,宛然名家風範,與小龍女适才所使正是一路,登時疑心盡去,當下金刀黑劍同時攻了上去。
十餘招後,楊過又漸落下風,給公孫止逼得不住倒退。
裘千尺屢次出言指點,但楊過惱她有意損傷小龍女,對她呼叫宛似不聞,暗道:“誰要你來啰唆?”刷刷刷刷四劍,長聲吟道:“良馬既閑,麗服有晖,左攬繁弱,右接忘歸。
”口中長吟,劍招配合了詩句,揮舞得潇灑有緻。
公孫止一呆,道:“甚麼?”
楊過又吟道:“風馳電逝,蹑景追飛。
淩厲中原,顧盼生姿。
”詩句是四字一句,劍招也是四招一組,吟到“風馳電逝,蹑景追飛”時劍去奇速,于“淩厲中原,顧盼生姿”這句上卻是迅猛之餘,繼以飄逸。
公孫止從沒見過這路劍法,聽他吟得好聽,攻勢登緩,凝神捉摸他詩中之意,心知他劍招與詩意相合,隻要領會了詩義,便能破其劍法。
聽他又吟道:“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臯,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這幾句詩吟來淡然自得,劍法卻是大開大阖,峻潔雄秀,尤其最後兩句劍招極盡飄忽,似東卻西,趨上擊下,一招兩劍,難以分其虛實。
小龍女此時已裹好創口,見楊過的劍法使得好看,但從未聽他說起過,不禁問道:“過兒,這是甚麼劍法,誰教你的?”楊過笑道:“我自己琢磨的,姑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