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一回 襄陽鏖兵

首頁
    坐,兩手垂于丹田之前,正是玄門練氣的姿式。

    楊過又恨又怕:“不知他要用什麼惡毒的法子折磨我?”突然間想起了小龍女,深吸一口氣,要待縱聲大呼:“姑姑,我已失手被擒,你趕快逃命。

    ” 郭靖見他突然急速運氣,更誤會他是練内功岔了氣道,心想,“當此這危急之際隻能緩緩吞吐,如此大呼大吸,大有危害。

    ”忙出掌按住了他小腹。

     楊過丹田被郭靖運渾厚内勁按住,竟然叫不出聲,心中挂念着小龍女的安危,隻急得面紅耳赤,急想掙紮,苦幹丹田被按,全身受制,竟然動彈不得。

     郭靖緩緩的道:“過兒,你練功太急,這叫做欲速則不達,快别亂動,我來助你順氣歸源。

    ”楊過一怔,不明他其意何指,但覺一團暖氣從他掌心漸漸傳入自己丹田,說不出的舒服受用,又聽郭靖道:“你緩緩吐氣,讓這股暖氣從水分到建裡,經巨阙、鸠尾,到玉堂、華蓋,先通了任脈,不必去理會别的經脈。

    ” 楊過聽了這幾句話,又覺到他正在以内功助已通脈,一轉念間已請到了八九分,暗叫:“慚愧!原來他隻道我練功走火入魔,以緻行為狂悖。

    ”當下暗運内息,故意四下沖走,橫奔直撞,似乎難以克制。

    郭靖心中擔憂,掌心内力加強,将他四下遊走的亂氣收束在一處。

    楊過索性力求逼真,他此時内功造詣已自不淺,體中内息狂走之時,郭靖一時卻也不易對付,直花了半個時辰,才将他逆行的氣息盡數歸順。

     這番沖蕩,楊過固然累得有氣無力,郭靖也是極感疲困,二人一齊打坐,直到天明,方始複元。

    郭靖微笑道:“過兒,好了嗎?想不到你的内力已有如此造詣,險些連我也照護不了。

    ”楊過知他為了救助自己,不惜大耗功力,不禁感動,說道:“多謝郭伯伯救護,侄兒昨晚險些鬧成了四肢殘廢。

    ” 郭靖心道:“你昨晚昏亂之中,竟要提刀殺我,幸好你自己不知,否則甯不自愧?”他隻怕楊過知曉此事後過意不去,于是岔開話題,說道:“你随我到城外走走,瞧一下四城的防務。

    ”楊過應道:“是!” 二人各乘一匹戰馬,并騎出城。

    郭靖道:“過兒,全真派内功是天下内功正宗,進境雖慢,卻絕不出岔子。

    各家各派的武功你都可涉獵,但内功還是以專修玄門功夫為宜。

    待敵兵退後,我再與你共同好好研習。

    ”楊過道:“昨晚我走火之事,你可千萬别跟郭伯母說,她知道後定要笑我,說我學了龍姑姑旁門左道的功夫,以緻累得伯伯辛苦一場。

    ”郭靖道:“我自然不說。

     其實龍姑娘的功夫也非旁門左道,那是你自己胡思亂想,未得澄慮守一之故。

    ”楊過料知此事隻要給黃蓉獲悉,立時便識破真相,聽郭靖答應不說,心中大安。

     二人縱馬城西,見有一條小溪橫出山下。

    郭靖道:”這條溪水雖小,卻是大大有名,名叫檀溪。

    ”楊過“啊”了一聲,道:“我聽人說過三國故事,劉皇叔躍馬過檀溪,原來這溪水便在此處。

    ” 郭靖道:“劉備當年所乘之馬。

    名叫的盧,相馬者說能妨主,哪知這的盧竟躍過溪水,逃脫追兵,救了劉呈叔的性命。

    ”說到此處,不禁想起了楊過之父楊康,喟然歎道:“其實世人也均與這的盧馬一般,為善即善,為惡即惡,好人惡人又哪裡有一定的?分别隻在心中一念之差而已。

    ” 楊過心下一凜,斜目望郭靖時,見他神色間殊有傷感之意,顯然不是出言譏刺自己,心想:“你這話雖然不錯,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夫妻倆暗中害死我父,難道也是善麼?當真是大言炎炎,不知羞慚。

    ”他對郭靖事事佩服,但一想到父親死于他夫妻手下,總是不自禁的胸間橫生惡念。

     二人策馬行了一陣,到得一座小山之上,升崖遠眺,但見漢水浩浩南流,四郊遍野都是難民,拖男帶女的浦向襄陽。

    郭靖伸鞭指着難民人流,說道:“蒙古兵定是在四鄉加緊屠戮,令我百姓流離失所,實堪痛恨。

    ” 從山上望下去,見道旁有塊石碑,碑上刻着一行大字:“唐工部郎杜甫故裡。

    ”楊過道:“襄陽城真了不起,原來這位大詩人的故鄉便在此處。

    ” 郭靖揚鞭吟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 楊過聽他吟得慷慨激昂,跟着念道:“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部?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郭伯伯,這幾句詩真好,是杜甫做的麼?”郭靖道:“是啊,前幾日你郭伯母和我談論襄陽城守,想到了杜甫這首詩。

    她寫了出來給我看。

    我很愛這詩,隻是記心不好,讀了幾十遍,也隻記下這幾句。

    你想中國文士人人都會做詩,但千古隻推杜甫第一,自是因他憂國愛民之故。

    ” 楊過道:“你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那麼文武雖然不同,道理卻是一般的。

    ”郭靖聽他體會到了這一節,很是歡喜,說道:“經書文章,我是一點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個販夫走卒,隻要有為國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漢、真豪傑了。

    ” 楊過問道:“郭伯怕,你說襄陽守得住嗎?”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蒼蒼的丘陵樹木,說道:“襄陽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諸葛亮。

    此去以西二十裡的隆中,便是他當年耕田隐居的地方。

    諸葛亮治國安民的才略,我們粗人也懂不了。

    他曾說隻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己’,至于最後成功失敗,他也看不透了。

    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守不住,談到後來,也總隻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八個字。

    ” 說話之間,忽見城門口的難民回頭奔跑,但後面的人流還是繼續前湧,一時之間,襄陽城外大哭小叫,亂成一團。

     郭靖吃了一驚,道:“幹麼守兵不開城門,放百姓進城?”忙縱馬急奔面前,一口氣馳到城外,隻見一排守兵彎弓搭箭,指着難民。

    郭靖大叫:“你們幹什麼?快開城門。

    ”守将見是郭靖,忙打開城門,放他與楊過進城。

    郭靖道:“衆百姓慘受蒙古兵屠戮,怎不讓他們進來?”守将道:“呂大帥說難民中混有蒙古奸細,千萬不能放進城來,否則為禍不小。

    ” 郭靖大聲喝道:“便有一兩個奸細,豈能因此誤了數千百姓的性命?快快開城。

    ”郭靖守城已久,屢立奇功,威望早著,雖無官職,但他的号令守将不敢不從,隻得開城,同時命人飛報安撫使呂文德。

     衆百姓扶老攜幼,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