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不錯,他的鐵掌功夫和一燈大師的一陽指各擅勝場,當年本在武林齊名。
一燈的佛學修為做他師父而有餘,說到武功,要是出一陽指全力周旋,或可勝得一招半式,掌上功夫卻有所不及,這般隻挨打而不還手,時候稍久,縱不送命,也必重傷。
可是一燈抱着舍身度人的大願大勇,甯受鐵掌撞擊之禍,也決不還手,隻盼他終于悔悟。
這并非比拼武功内力,卻是善念和惡念之争。
楊過和小龍女眼見慈恩的鐵掌有如斧钺般一掌掌向一燈劈去,劈到得第十四掌時,一燈“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慈恩一怔,喝道:“你還不還手麼?”一燈柔聲道:“我何必還手?我打勝你有甚麼用,你打勝我有甚麼用?須得勝過自己、克制自己!”慈恩一楞,喃喃的道:“要勝過自己,克制自己!”
一燈大師這幾句話,便如雷震一般,轟到了楊過心裡,暗想:“要勝過自己的任性,要克制自己的妄念,确比勝過強敵難得多。
這位高僧的話真是至理名言。
”卻見慈恩雙掌在空中稍作停留,終于呼的一聲又拍了出去。
一燈身子搖晃,又是一口鮮血噴出,白須和僧袍上全染滿了。
楊過見他接招的手法和耐力,知他武功決不在黑衣僧之下,但這般一味挨打,便是鐵石身軀終于也會毀了。
這時他對一燈己然欽佩無已,明知他要舍身點化惡人,但決不能任他如此喪命,心想憑自己單掌之力,擋不了黑衣僧的鐵掌,回身提起玄鐵重劍,繞過一燈身側,待慈恩又揮掌拍出,便即挺劍直刺。
玄鐵劍激起勁風,和慈恩的掌風一撞,兩人身子都是微微一搖。
慈恩“咦”的一聲,萬萬想不到荒山中一個青年獵人竟有如此高強武功。
一燈大師瞧了楊過一眼,也十分咤異。
慈恩厲聲喝道:“你是誰?幹甚麼?”
楊過道:“尊師好言相勸,大師何以執迷不悟?不聽金石良言,已是不該,反而以怨報德,竟向尊師猛下毒手。
如此為人,豈非禽獸不如?”慈恩大怒,喝道:“你也是丐幫的?跟那個鬼鬼祟祟的長老是一路的麼?”楊過笑道:“這二人是丐幫敗類,大師除惡即是行善,何必自悔?”慈恩一怔,自言自語:“除惡即是行善……除惡即是行善……”
楊過隔着闆壁聽他師徒二人對答,已隐約明白了他的心事,知他因悔生恨,惡念橫起,又道:“那二人是丐幫叛徒,意圖引狼入室,将我大漢河山出賣于異族。
大師殺此二人,實是莫大功德。
這二人不死,不知有多少善男善女家破人亡。
我佛雖然慈悲,但遇到邪魔外道,不也要大顯神通将之驅滅麼?”
楊過所知的佛學盡此而已,實在淺薄之至,但慈恩聽來卻極為入耳。
他緩緩放下手掌,一轉念間,猛地想起自己昔日也曾受大金之封,也曾相助異族侵奪大宋江山,楊過這幾句話無異是痛斥自己之非,突然提掌向他劈去,喝道:“小畜生,你胡說八道些甚麼?”
這一掌既快且狠,楊過隻道已用言語打動了他,哪料他竟會忽地發難,霎時間掌風及胸,危急中不及運勁相抗,索性順着他掌力縱身後躍,砰嘭喀喇兩聲響。
木屋闆壁撞破了一個大洞,楊過飛身到了屋外。
一燈大師大吃一驚,暗道:“難道這少年便也如此喪命?瞧來他武功不錯啊!唉,我怎不及時救他性命?”心下好生懊惱。
摹地裡屋中柴火一暗,闆壁破洞中刮進一股疾風,楊過身随風至,挺劍向慈恩刺去,喝道:“好,你我今日便較量較量。
”慈恩右掌斜劈,欲以掌力震開他劍鋒,可是楊過這路劍怯實是獨孤求敗的絕技,雖然年代相隔久遠,不能親得這位前輩的傳授,但洪水練劍,蛇膽增力,仗着神雕之助.楊過所習的劍法已仿佛于當年天下無敵的劍魔。
慈恩一掌擊出,楊過劍鋒隻稍偏數寸,劍尖仍是指向他左臂。
慈恩大駭,向右急閃,才避過了這劍,立即還掌劈出。
兩人各運神功,劍掌激鬥。
一燈越看越奇,心想這少年不過二十有餘,竟能與當代一流高手裘鐵掌打成平手,自己見多識廣,卻也認不出他的武功是何家數,這柄劍如此沉重,亦奇妙之至。
一回頭間,見小龍女手抱嬰兒,站在門邊,容顔佳麗,神色閑雅,對兩人惡鬥殊不驚惶,暗想:“這個少女也非尋常人物。
”随即見她眉間與人中隐隐有一層黑氣,不禁叫了聲:“啊喲!”小龍女報以一笑,心道:“你瞧出來了。
”
這時兩人一劍雙掌越鬥越激烈,楊過在兵刃上占了便宜,慈恩卻多了一條手臂,可說扯了個直。
隻聽得砰的一聲,木闆飛脫一塊,接着喀喇聲響,柱子又斷了一條,木屋既小,又非牢固,實客不下兩個高手的劇鬥。
劍刃和掌風到處,木闆四下亂飛,終于喀喇喇一聲大響,木柱折斷,屋面壓了下來。
小龍女抱起郭襄,從窗中飛身而出,一燈在後相護,揮袖拂開了幾塊碎木。
北風呼呼,大雪不停,兩人惡鬥不休。
慈恩十餘年來從未與人如此酣戰,打得興發,大吼聲中鐵掌翻飛,堪堪拆到百餘招外,但覺對方劍上勁力不住加重,他年紀衰邁,漸漸招架不住。
楊過挺劍當胸刺去,見他斜走閃避,當即鐵劍橫掃,疾鳳卷起白雪,直撲過去。
慈恩雙目被雪蒙住,忙伸手去抹,猛覺玄鐵劍搭上了右肩,鬥然間身上猶如壓上了千鈎之重,再也站立不住,翻身跌倒。
楊過劍尖直刺其胸,這劍雖不鋒利.力道卻是奇大,隻壓得他肋骨向内劇縮,隻能呼氣出外,不能吸進半口氣來。
便在此刻,慈恩心頭如閃電般掠過一個“死”字。
他自練成絕藝神功之後,縱橫江湖,隻有他去殺人傷人,極少遇到挫折,便是敗在周伯通手下,一直逃到西域,最後還是憑巧計将老頑童吓退,此時去死如是之近,卻是生平從未遭逢,一想到“死”,不由得大悔,但覺這一生便自此絕,百般過惡,再也無法補救。
一燈大師千言萬語開導不了的,楊過這一劍卻登時令他想到:“給人殺死如是之慘,然則我過去殺人,被殺者也是一樣的悲慘了。
”
一燈大師見楊過将慈恩制眼,心想:“如此少年英傑,實在難得。
”走上前去,伸指輕輕在劍刃上一點,楊過隻覺左臂一熱,玄鐵劍立時蕩開。
慈恩挺腰站起,跟着撲翻在地,叫道:“師父,弟子罪該萬死,弟子罪該萬死!”一燈微笑,伸手輕撫其背,說道:“大覺大悟,殊非易易。
還不謝過這位小居士的教誨?”
楊過本就疑心這位老和向是一燈大師,給他一指蕩開劍刃,心想這一陽指功夫和黃島主的彈指神通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世再無第三人的指力能與之井駕齊驅,當即下拜,說道,“弟子楊過參見大師。
”見慈恩向自己跪倒,忙即還禮,說道:“前輩行此大禮,可折煞小人了。
适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