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回 風陵夜話

首頁
    大宋理宗皇帝開慶元年,是為蒙古大汗蒙哥接位後的第九年,時值二月初春,黃河北岸的風陵渡頭擾攘一片,驢鳴馬嘶,夾着人聲車聲,這幾日天候乍寒乍暖,黃河先是解了凍,到這日北風一刮,下起雪來,河水重又凝冰。

     水面既不能渡船,冰上又不能行車,許多要渡河南下的客人都給阻在風陵渡口,無法啟程。

    風陵渡上雖有幾家客店,但北來行旅源源不絕,不到半天,早已住得滿了,後來的客商也無處可以住宿。

     鎮上最大的一家客店叫作“安渡老店”,取的是平安過渡的彩頭。

    這家客店客舍寬大,找不到店的商客便都湧來,因此更是分外擁擠。

    掌櫃的費盡唇舌,每一間房中都塞了三四個人,餘下的二十來人實在無可安置,隻得都在大堂上圍坐。

    店夥搬開桌椅,在堂中生了一堆大火。

    門外北風呼嘯,寒風夾雪,從門縫中擠将進來,吹得火堆時旺時暗。

    衆客人看來明日多半仍不能成行,眉間心頭,均含愁意。

     天色漸暗,那雪卻是越下越大了起來,忽聽得馬蹄聲響,三騎馬急奔而至,停在客店門口。

    堂上一個老客皺眉道:“又有客人來了。

    ” 果然聽得一個女子聲音說道:“掌櫃的,給備兩間寬敞幹淨的上房。

    ” 掌櫃的陪笑道:“對不住您老,小店早已住得滿滿的,委實騰不出地方來啦。

    ” 那女子說道:“好罷,那麼便一間好了。

    ”那掌櫃道:“當真對不住,貴客光臨,小店便要請也請不到,可是今兒實在是客人都住滿了。

    ”那女子揮動馬鞭,拍的一聲,在空中虛擊一記,叱道:“廢話!你開客店的,不備店房,又開甚麼店?你叫人家讓讓不成麼?多給你錢便是了。

    ”說着便向堂上闖了進來。

     衆人見到這女子,眼前都是陡然一亮,隻見她年紀三十有餘,杏臉桃腮,容顔端麗,身穿寶藍色的錦緞皮襖,領口處露出一片貂皮,服飾頗為華貴。

     這少婦身後跟着一男一女,都是十五六歲年紀,男的濃眉大眼,神情粗豪,女的卻是清雅秀麗。

    那少男和少女都穿淡綠緞子的皮襖,少女頸中挂着一串明珠,每顆珠子都是一般的小指頭大小,發出淡淡光暈。

    衆客商為這三人氣勢所懾,本在說話的人都住口不言,呆呆的望着三人。

     店伴躬身陪笑道:“奶奶,你瞧,這些位客官們都是找不到店房的。

    你三位若是不嫌委屈,小的讓大家挪個地方,就在這兒烤烤火,胡亂将就一晚,明兒冰結得實了,說不定就能過河。

    ”那少婦心中好不耐煩,但瞧這情景卻也是實情,蹙起眉頭不語。

    坐在火堆旁的一個中年婦人說道:“奶奶,你就坐到這兒,烤烤火,趕了寒氣再說。

    ”那美貌少婦道:“好,多謝你啦。

    ” 坐在那中年婦人身旁的男客趕緊向旁挪移,讓出老大一片地方來。

     三人坐下不久,店夥便送上飯菜。

    菜肴倒也豐盛,雞肉俱有,另有一大壺白酒。

    那美貌少婦酒量甚豪,喝了一碗又是一碗,那少年和那文秀少女也陪着她喝些,聽他三人稱呼,乃是姊弟。

    那少年年紀似較少女為大,卻叫她“姊姊”。

     衆人圍坐在火堆之旁,聽着門外風聲虎虎,一時都無睡意。

     一個山西口音的漢子說道:“這天氣真是折磨人,一會兒解凍,一會兒結冰,老天爺可真不給人好日子過。

    ”一個湖北口音的矮個子道:“你别怨天怨地啦,咱們在這兒有個熱火兒烤,有口安穩飯吃,還争甚麼?你隻要在我們襄陽圍城中住過,天下再苦的地方部變成了安樂窩。

    ” 那美貌少婦聽到“襄陽圍城”四字,向弟妹二人望了一眼。

     一個廣東口音的客人問道:“請問老兄,那襄陽圍城之中。

    卻是怎生光景?”那湖北客人說道:“蒙古鞑子的殘暴,各位早已知聞,那也不用多說了。

    那一年蒙古十多萬大軍猛攻襄陽,守軍統制呂大人是個昏庸無能之徒,幸蒙郭大俠夫婦奮力抗敵……”那少婦聽到“郭大俠夫婦”的名字,神色又是一動。

    聽那湖北客人續道:“襄陽城中數十萬軍民也是人人竭力守城,沒一個畏縮退後的。

    像小人隻是個推車的小商販,也搬土運石,出了一身力氣來幫助守城。

    我臉上這老大箭疤,便是給蒙古鞑子射的。

    ”衆人一齊望他臉上,見他左眼下果然有個茶杯口大小的箭創,不由得都肅然起敬。

     那廣東客人道:“我大宋土廣人多,倘若人人都像老兄一樣,蒙古鞑子再兇狠十倍,也不能占我江山。

    ”那湖北人道:“是啊,你瞧蒙古大軍連攻襄陽十餘年,始終打不下,别的地方卻是手到拿來。

    聽說西域城外幾十個國家都給蒙古兵滅了,我們襄陽始終屹立如山。

    蒙古四王子忽必烈親臨城下督戰,可也奈何不了我們襄陽人。

    ”說着大有得意之色。

     那廣東客人道:“老百姓都是要和鞑子拚命的,鞑子倘若打到廣東來,瞧我們廣東佬也好好跟他媽的幹一下子。

    ”那湖北人道:“不跟鞑子拚命,一般的沒命。

    蒙古鞑子攻不進襄陽,便捉了城外的漢人,綁在城下一個個的斬首,還把四五歲、六七歲的小孩兒用繩子綁了,讓馬匹拉着,拖在城下繞城奔跑,繞不到半個圈子,孩兒早已沒了氣。

    我們在城頭聽到孩兒們啼哭呼号,真如刀割心頭一般。

    鞑子隻道使出這等殘暴手段,便能吓得我們投降,可是他越狠毒,我們越守得牢。

    那一年襄陽城中糧食吃光了,水也沒得喝了,到後來連樹皮污水也吃喝幹淨,鞑子卻始終攻不進來。

    後來鞑子沒法子,隻有退兵。

    ”那廣東人道:“這十多年來,倘若不是襄陽堅守不屈,大宋半壁江山隻怕早已不在了。

    ” 衆人紛紛問起襄陽守城的情形,那湖北人說得有聲有色,把郭靖、黃蓉夫婦誇得便如天神一般,衆人贊聲不絕。

     一個四川口音的客人忽然歎道:“其實守城的好官各地都有,隻是朝廷忠奸不分,往往奸臣享盡榮華富貴,忠臣卻含冤而死。

    前朝的嶽爺爺不必說了,比如我們四川,朝廷就屈殺了好幾位守土的大忠臣。

    ”那湖北人道:“那是誰啊?倒要請教。

    ”那四川人道:“蒙古鞑子攻打四川十多年,全賴餘玠餘大帥守禦,全川百姓都當他萬家生佛一般。

    哪知皇上聽信了奸臣丁大全的話,說餘大帥甚麼擅權,又是甚麼跋扈,賜下藥酒,逼得他自殺,換了一個懦弱無能的奸黨來做元帥。

    後來鞑子一攻,川北當場便守不住。

    陣前兵将是餘大帥的舊部,大家一樣拚命死戰。

    但那元帥隻會奉承上司,一到打仗,調兵遣将甚麼都不在行,自然抵擋不住了。

    丁大全、陳大方這夥奸黨庇護那狗屁元帥,反冤枉力戰不屈的王惟忠将軍通敵,竟将他全家逮京,把王将軍斬首了。

    ”他說到這裡,聲音竟有些嗚咽,衆人同聲歎息。

     那廣東客人憤憤的道:“國家大事,便壞在這些奸臣手裡。

    聽說朝中三犬,這奸臣丁大全便是其中一犬了。

    ”一個白淨面皮的少年一直在旁聽着,默不作聲,這時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