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回 亢龍有悔

首頁
    全是信口胡吹。

    洪七公在樹頂上聽她苦苦思索,實在忍不住了,喝道:“叫做‘降龍十八掌’!”說着一躍而下。

     郭靖和黃蓉都大吃一驚,退開幾步。

    隻不過兩人齊驚,一個是真,一個是假。

     黃蓉道:“啊,七公,你怎麼飛到了樹上?是降龍十八掌,一點不錯,我怎麼想不起?爹爹常常提起的,說他生平最佩服的武功便是降龍十八掌。

    ” 洪七公甚是開心,說道:“原來你爹爹還肯說真話,我隻道王重陽死了之後,他便自以為天下第一了呢!”向郭靖道:“你根柢并不比這女娃娃差,輸就輸在拳法不及。

    女娃娃,你回客店去。

    ”黃蓉知道他要傳授郭靖掌法,歡歡喜喜地去了。

     洪七公向郭靖正色道:“你跪下立個誓,如不得我允許,不可将我傳你的功夫轉授旁人,連你那鬼靈精的小媳婦兒也在内。

    ” 郭靖心下為難:“若是蓉兒要我轉授,我怎能拒卻?”說道:“七公,我不要學啦,讓她功夫比我強就是。

    ”洪七公奇道:“幹嗎?”郭靖道:“倘若她要我教,我不教是對不起她,教了是對不起您。

    ”洪七公呵呵笑道:“傻小子心眼兒不錯,當真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這樣吧,我教你一招‘亢龍有悔’。

    我想那黃藥師自負得緊,就算他心裡羨慕,也不能沒出息到來偷學我的看家本領。

    再說,他功夫的路子跟我全然不同,我不能學他的武功,他也學不了我的掌法。

    ”說着左腿微屈,右臂内彎,右掌畫了個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手掌掃到面前一棵松樹,喀喇一響,松樹應手斷折。

     郭靖吃了一驚,真想不到他這一推之中,居然有這麼剛猛強勁的力道。

     洪七公道:“這棵樹是死的,如果是活人,當然會退讓閃避。

    學這一招,難就難在要對方退無可退,讓無可讓,你一招出去,喀喇一下,敵人就像松樹一樣完蛋大吉。

    ”把姿式演了兩遍,又把内勁外铄之法、發招收勢之道,如何運氣出勁,仔仔細細解釋了一通。

    要點是在強力外铄之餘,必須收力,難處不在發而在收。

     郭靖資質魯鈍,内功卻已有根柢,學這般招式簡明而勁力精深的武功,最是合适,便即凝神學練,兩個多時辰之後,已得大要。

     洪七公道:“那女娃娃的掌法虛招多過實招數倍,你跟了她亂轉,非着她道兒不可,再快也快不過她。

    你想這許多虛招之後,這一掌定是真的了,她偏偏仍是假的,下一招眼看是假的了,她卻出你不意給你來下真的。

    ”郭靖連連點頭。

    洪七公道:“因此你要破她這路掌法,唯一的法門就是壓根兒不理會她真假虛實,待她掌來,真的也好,假的也罷,你隻給她來一招‘亢龍有悔’。

    她見你這一招厲害,非回掌招架不可,那就破了。

    ”郭靖問道:“以後怎樣?”洪七公臉一沉道:“以後怎樣?傻小子,她有多大本事,能擋得住我教你的這一招?”郭靖甚是擔心,說道:“她擋不住,豈不要打傷了她?”洪七公搖頭歎息,說道:“我這掌力要是能發不能收,不能輕重剛柔随心所欲,怎稱得上是天下掌法無雙的‘降龍十八掌’?”郭靖唯唯稱是,心中打定了主意:“我若不是學到能發能收的地步,可決不能跟蓉兒試招。

    ”洪七公道:“你不信嗎?這就試試吧!” 郭靖拉開式子,挑了一棵特别細小的松樹,學着洪七公的姿勢,對準樹幹,呼的就是一掌。

    那松樹晃了幾晃,竟不斷折。

    洪七公罵道:“傻小子,你搖松樹幹什麼?捉松鼠麼?撿松果麼?”郭靖給他說得滿臉通紅,讪讪而笑。

     洪七公道:“我對你說過:要教對方退無可退,讓無可讓。

    你剛才這一掌,勁道不弱,可是松樹一搖,就把你的勁力化解了。

    你先學打得松樹不動,然後再能一掌斷樹。

    ”郭靖大悟,歡然道:“那要着勁奇快,使對方來不及抵擋。

    ” 洪七公白眼道:“可不是麼?那還用說?你滿頭大汗地練了這麼久,原來連這點粗淺道理還剛想通。

    可真笨得到了姥姥家。

    ”又道:“這一招叫作‘亢龍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

    倘若隻求剛猛迅捷,亢奮淩厲,隻要有幾百斤蠻力,誰都會使了。

    這招又怎能叫黃藥師佩服?‘亢龍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發必須有收。

    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卻還有二十分。

    哪一天你領會到了這‘悔’的味道,這一招就算是學會了三成。

    好比陳年美酒,上口不辣,後勁卻醇厚無比,那便在于這個‘悔’字。

    天下什麼事情,凡是到了極頂,接下去便是衰退,我這降龍十八掌,根源于《易經》的道理。

    《易經》講究的是‘泰極否來,否極泰來’。

    ‘亢龍有悔’的道理,乃是還沒到頂,便預留退步。

    這才是有勝無敗的武功。

    武功有勝無敗,夠厲害了吧?就算真的要敗,那也不妨,咱們留下的後勁還是深厚得很。

    ” 洪七公見他臉上神色似懂非懂,說道:“這‘降龍十八掌’的道理,深奧得很。

    當年我恩師教我之時,我還以為出掌越強越好,拼命發力,給恩師重重打了幾個耳光,說道:‘這掌法的精義,剛好跟蠻牛撞牆的道理相反。

    一招發出去,就算有幾千斤、一萬斤的力道,終究有使盡之時,敵人如是高手,就在你力道使盡的一瞬間,突然反擊,你一萬斤的力道已經使盡了,剩下來的連幾兩幾錢也沒有,他隻消使三斤力氣,就打垮了你的一萬斤力道。

    ’這招亢龍有悔,是降龍十八掌的根本,隻要懂了這招,餘下十七招就并不為難了。

    ‘亢’是極威猛、極神氣、極高極強的意思,一條神龍飛得老高,張牙舞爪,厲害之極,可是就在這時,它的威勢已到了頂點,此後就隻有退、不能進了。

    這個‘悔’字,是要知道‘剛強之後,必有衰弱’。

    一艘大船,當順風順水之時,扯足了順風帆向前飛駛,很容易觸礁翻船。

    做人做事,都須留有餘地才好。

    我見你忠厚老實,肯為人着想,這才教你這招功夫。

    這一掌不是用來恃強欺人,而是用來全身保命。

    ” 郭靖聽了大喜,不由得眉開眼笑,說道:“但求人家不打死我,那就很好了,我不想打死人家!”洪七公點頭,拍拍他肩頭,說道:“好小子,你不想壓倒人,不想打死對方,本心這樣想,正是學我這路功夫的材料。

    笨一點不打緊,心地要好,這才是要點的所在。

    你天性不想打死人,出招之時自然而然留有餘力,這就是‘悔’字訣。

    咱們這‘降龍十八掌’,講究的是‘敵人愈強我更強’,所以叫作‘降龍’,稱它為‘伏虎’,亦無不可。

    最難的地方,在于既以強力出擊,仍然留有餘力。

    不過倘若一味留力,沒有力道發出去,那也不行。

    ” 洪七公說了許多,心想這些深奧的道理,當年恩師雖然指點了,自己也要在許多年之後才能真正領會到。

    郭靖這人,看來并不聰明,渾渾噩噩,于世事所知不多,一個年輕小夥子,決無可能便即明白這項大道理,說道:“這掌法的道理,用于為人做事,也是一般。

    你現下不明白,也不打緊。

    我教你讀幾段書,你先背了出來,以後慢慢體會便了。

     “第一段:‘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就是自然,所謂‘先天’,是對方行動中還沒有出現破綻,我們要先瞧了出來。

    這招‘亢龍有悔’,要料敵機先,擊向他即将露出來的破綻。

    如果他已經露出破綻,那就良機莫失,更當攻其弱點。

    我們的武學道理,跟道家不同。

    道家《老子》說:‘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

    ’主張不可搶先進攻,一味退守,以柔克剛,我們是當剛則剛,應柔則柔。

    第二段話:‘“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他慢慢一句句地讀了出來,教郭靖跟着念讀,然後背熟,解釋說:“發招之時,要想到進,更要想到退;要知道自己活,也要知道自己會死;要知道這招能勝,也要知道這招能敗。

    能勝當然很好,勝不了不要緊,敗了也不要緊。

    總不會給人揿在地下痛揍,大叫:‘饒命,饒命!’”郭靖聽得笑了起來。

     郭靖将他的話牢牢記在心裡,以備日後慢慢思索。

    他學武的法門,向來便是“人家練一朝,我就練十天”,當下專心緻志地學練掌法,着意于“收勁、留力”兩項,起初數十掌,松樹總是搖動,到後來勁力越使越大,樹幹卻越搖越微,自知功夫已有進境,心中甚喜,這時手掌邊緣已紅腫得十分厲害,他卻毫不松懈地苦練。

     洪七公瞧了一會,便感厭悶,倒在地下呼呼大睡。

     郭靖練到後來,意與神會,發勁收勢,漸漸能運用自如,丹田中吸一口氣,猛力出掌,立即收勁,自覺體内餘力不盡。

    那松樹竟紋絲不動。

    郭靖大喜,第二掌照式發招,但力在掌緣不發,隻聽得格格數聲,那棵小松樹給他擊得彎折了下來。

     忽聽黃蓉遠遠喝彩:“好啊!”隻見她手提食盒,緩步而來。

     洪七公眼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