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旁的朋友;除了馬尾之外,沒有旁的鞭子。
為什麼要自相殘殺?請你們不要殺弟弟别勒古台。
”說罷,盤膝而坐,也不抵抗。
鐵木真、合撒兒二人一前一後地把他射殺了。
兩兄弟回家。
一進門,诃額倫夫人看了二人的神氣就明白了,大大生氣,狠狠地責罵了他們一頓。
妻子
鐵木真長大了,泰亦赤兀惕人把他捉了去,想殺死他,但給他逃了出來。
後來鐵木真去娶了幼年時父親給他定下的妻子蒲兒帖。
蒲兒帖帶來一件名貴的黑貂皮襖做嫁妝。
鐵木真将這件貂皮襖拿去送給父親老朋友王罕。
王罕念着也速該的舊情,對鐵木真很是照顧,認他為義子。
有一天半夜裡,篾兒乞惕人忽然前來襲擊,幸虧诃額倫夫人的女仆耳朵好,遠遠就聽見了,忙叫醒衆人逃跑。
鐵木真躲在不兒罕山裡,敵人尋他不到。
可是鐵木真的妻子蒲兒帖沒馬騎,躲在一輛牛車裡,給篾兒乞惕人發現了。
篾兒乞惕人就是诃額倫夫人的前夫赤列都的族人,他們為了報複诃額倫夫人被奪的仇恨,所以半夜裡來襲擊。
他們捉到了年輕美貌的蒲兒帖,怨仇已報,又找不到鐵木真,就收兵回去,把蒲兒帖給了赤列都的兄弟做妻子。
鐵木真去向義父王罕求救。
王罕點起了兵,又約了另一個義子劄木合,和鐵木真三路會師去攻打篾兒乞惕人。
打了很久時候的仗,才把篾兒乞惕部打垮。
鐵木真把妻子奪了回來,很是高興。
蒲兒帖在歸途中生了個兒子,沒有嬰兒襁褓,就把他裹在面粉裡。
這個兒子是篾兒乞惕掠奪者和她生的。
鐵木真也不介意,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親兒子,給他取名為朮赤,那是“客人”的意思。
那時蒙古人還處在部落氏族社會,财産公有,妻子兒子的誰屬,并不分得很清楚。
全世界較原始的氏族都是這樣的。
鐵木真聰明勇敢,很有見識,勢力越來越大,打敗了無數敵人,做了蒙古許多部族的共同領袖。
大家尊他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頌揚他和海洋一樣偉大。
他的妻子蒲兒帖和他生了三個兒子和幾個女兒。
成吉思汗報了仇,把泰亦赤兀惕部滅了,把害死他父親的塔塔兒部也打垮了。
成吉思汗和部屬商議,怎樣處置塔塔兒部的俘虜。
大家說,塔塔兒部的男子,隻要高過車軸的,一概殺死,婦女兒童就分給大家做奴隸。
成吉思汗的異母弟别勒古台開完了會,從帳房裡出來。
塔塔兒部中有人問他:“你們商量些什麼?”别勒古台說:“決定将你們高過車軸的男人都殺死。
”塔塔兒的俘虜知道後就奮力抵抗,使成吉思汗部下遭到很大損失。
成吉思汗很是生氣,下命令說,以後開親族會議,不許别勒古台參加①。
成吉思汗娶了塔塔兒部美麗的姑娘依速甘②做妃子。
依速甘說:“我的姊姊也遂比我還要美麗。
”成吉思汗道:“如果我找到你的姊姊,你肯讓位給她嗎?”依速甘說:“肯的。
”成吉思汗便派人去找尋。
也遂和她丈夫正在樹林中避難,終于被成吉思汗部下的兵士捉住,她丈夫卻逃跑了。
也遂的确美麗非凡,成吉思汗很是愛她。
有一天,成吉思汗坐在也遂、依速甘兩姊妹中間飲酒,聽得也遂長歎一聲,神色郁郁不樂。
他就起了疑心,把博爾朮和木華黎兩員大将叫來,吩咐說:“把所有的人一部一部地分開。
自己部裡不準有别部的人。
”
這樣分開之後,剩下一個年輕男子無部可歸,查問出來,原來是塔塔兒人,就是也遂的丈夫。
成吉思汗怒道:“這個人心懷惡意,混在我們這裡,想幹什麼?塔塔兒部中凡是比車軸高的男人都要處死,還有什麼說的?快快斬了。
”就把他殺了。
成吉思汗對也遂還是一樣的寵愛。
叔父
成吉思汗東征西伐,捉了不少俘虜。
他分給母親和幼弟斡赤斤③一萬戶百姓,作為奴隸。
他母親诃額倫夫人心裡嫌少,但沒有作聲。
給長子朮赤九千戶,次子察合台八千戶,三子窩闊台五千戶,幼子拖雷也是五千戶。
給二弟合撒兒四千戶,三弟合赤溫④二千戶,異母弟别勒古台一千五百戶。
他叔父曾經投降過敵人,成吉思汗不分俘虜給他,還想殺了他。
大将博爾朮、木華黎等苦苦相勸,說他叔父和他父親從小在一個帳房中居住,在同一隻鍋子裡吃飯。
成吉思汗想起了父親,才饒了叔父不殺。
胞弟後父的兒子
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臨死之時,将妻子兒女托給蒙力克照料。
蒙力克有七個兒子。
他又娶了诃額倫夫人為妻,成為成吉思汗的後父。
蒙力克的七個兒子中,有一個名叫闊闊出,是個巫師,在蒙古人中是最有學問的人,“成吉思汗”這個尊号就是他提議的。
他裝神作怪,自稱常常騎馬到天上,所以蒙古各部的族長都很尊敬他。
闊闊出越來越狂妄,有一次聯合了六個兄弟,把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捉住了,吊起來狠狠地打了一頓。
合撒兒是草原上出名的勇士,據說力氣比三條牯牛還大,射箭能射到五百丈遠。
他身材高大,人家說他一餐可以吃完一隻小牛。
那當然都是誇張,然而他總是個了不起的好漢。
成吉思汗那時候心情正在不好,聽到了合撒兒被吊打的消息,就罵他道:“人家說,世上凡是活的東西,都打你不過。
為什麼你給人家打敗了?”合撒兒很難過,流着眼淚走了,三天沒見哥哥的面。
闊闊出向成吉思汗挑撥離間,說道:“上天有指示:這一次讓鐵木真執掌大權,下一次讓合撒兒執掌大權。
所以你如果不提防合撒兒,後患可大得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