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吐露機密

首頁
    鐵面判官單正家居山東泰安大東門外,一入泰安境内,随便向途人一打聽,那是人人皆知。

    喬峰和阿朱來到泰安時,已是傍晚,問明單家的所在,當即穿城而過,出得大東門來,行不到一裡,隻見濃煙沖天,什麼地方失了火,跟著鑼跋當當響起,遠遠聽得人叫道:“走了火啦,快救火。

    ”喬峰也不以為意,縱馬奔馳。

    越奔近失火之處,隻聽得有人大聲叫道:“快救火啊,快救火啊,是鐵面單家!” 喬峰和阿朱同時吃了一驚,一齊勒馬,兩人對望了一眼,心中均想:“難道又給大惡人搶到了先著?”阿朱安慰道:“單家人丁衆多,屋子燒了,未必連人也燒在内。

    ”喬峰歎道:“早知如此,那日在聚賢莊中不該殺了單伯山和單仲山。

    ”他自殺單氏二虎之後,和單家結仇極深,這番來到泰安,心中雖無再次殺人之意,但想單正和他的子孫兄弟決計放自己不過,原是預備了大戰一場來的。

    不料未到莊前,對方正遭大難,漸漸馳近單家莊,隻覺熱氣炙人,紅焰亂舞,當真好一場大火。

     這時四下裡的鄉民已趕來救火,提水的提水、潑沙的潑沙。

    幸好單家莊四周掘有極深的壕溝,附近又無人居住,火災不緻蔓延。

    山東民風純樸,鄉鄰有難,人人出力相助,何況單家行俠仗義,對貧窮的鄰家一向盡力救濟,是以衆鄰居一聽到單家失火,無不踴躍出力。

    喬峰和阿朱馳到災場之旁,下馬牽缰觀看。

    隻聽一名漢子歎道:“單老爺這樣的好人,屋子燒了不說,怎麼全家三十餘口,一個也沒能逃出來?”另一人道:“那定是仇家放的火,堵住了門不讓人逃走。

    單家連三歲小孩也會武功,豈有逃不出來之理?”先一人道:“聽說單大爺、單二爺在河南給一個什麼喬峰的惡人害了,這次來放火的,莫非又是這個大惡人?”阿朱和喬峰說話之時,提到那個對頭時,總是稱之為“大惡人”,這時聽那兩個鄉人也提到“大惡人”,不禁相互瞧了一眼。

    那年紀較輕的人道:“那自然是喬峰了。

    ”他說到這裡,放低了聲音,道:“他定是率領了大批手下闖進莊去,将單家殺得雞犬不留。

    唉,老天真沒眼睛。

    ”那年紀大的人道:“這喬峰作惡多端,将來定比單老爺死得慘過百倍。

    ”阿朱聽他詛咒喬峰,心中著惱,伸手在馬頸旁一拍,那馬吃驚,一足彈出,正好踢在那人背上。

    那人“啊”的一聲,身子矮了下去。

    阿朱道:“你口中不幹不淨的說些什麼?”那人給馬蹄踢了一腳,想起“大惡人”喬峰屬下人手衆多,吓得一聲也不敢吭,急急走了。

     喬峰微微一笑,但笑容之中,帶著三分凄苦的神色,和阿朱走到火場的另一邊去,聽得衆人紛紛談論,說話一般無異,都說單家男女老幼三十餘口,竟沒一個能逃出來。

    喬峰在火場中聞到一陣陣焚燒屍體的臭氣,知道各人所言非虛,單正全家确是盡數葬身在火窟之中了。

    阿朱低聲道:“這大惡人當真辣手,将單正父子害死,也就罷了,何以要殺他全家?更何必連屋子也燒去了?”喬峰哼了一聲,道:“這叫做斬草除根,倘若換作了我,也得燒屋。

    ”阿朱一驚,道:“為什麼?”喬峰道:“那一晚在杏子林中,單正曾說過幾句話,你想必也聽到了。

    他說道:‘我家中藏得有這位帶頭大哥的幾封書信,拿了這封信去一對筆迹,果是真迹。

    ’”阿朱歎道:“是了,他就算殺了單正,怕你來到單家莊中,找到了那幾封書信,還是能知道這人的姓名。

    一把火将單家莊燒成了白地,那就什麼書信也沒有了。

    ”眼見救火的人愈聚愈多,但火勢正烈,一桶桶水潑到火上,霎時之間化作了白氣,卻哪裡遏得住火頭?一陣陣熱氣噴将出來,隻沖得各人不住後退。

    衆人一面歎息,一面大罵喬峰。

    鄉下人口中的污言穢語,那自是難聽之極了。

     阿朱生怕喬峰聽了這些無理之極的辱罵,怒氣難以抑制,竟爾大開殺戒,這些鄉下人可就慘了,偷眼向他瞧去,隻見喬峰臉上顯現的,卻是一副奇怪之極的神色,似是傷心,又似懊悔,但最大的神氣,還是憐憫。

    好像他覺得這些鄉下人愚蠢之至,不值得一殺。

    喬峰歎了口長氣,道:“天台山去吧!” 他提到天台山,那确是無可奈何之事。

    天台山智光大師當年雖曾參與殺害他父母這一役,但近二十年來,智光大發心願遠赴異域,采集樹皮,醫治浙閩兩廣一帶百姓的瘧病,活人無數,自己卻也因此而身染重病,痊愈後武功全失。

    這等濟世救人的行徑,江湖上無人不敬,提起智光大師來,誰都稱之為“萬家生佛”。

    喬峰若非萬不得已,決計不肯去和他為難。

    兩人離了泰安,取道南行。

    這一次喬峰卻也不想拚命趕路了,心想自己好整以暇,說不定還可保得智光大師的性命,若是和先前一般的兼程而行,到得天台,多半又是見到智光大師的屍體,說不定連他所居的禅寺也給燒成了白地。

    何況智光行腳無定,雲遊四方,未必一定是在天台山的寺院之中。

     天台山是在浙東,兩人自泰安一路向南。

    這一次緩緩行來,恰似遊山玩水一般,喬峰和阿朱談論江湖上的奇事轶聞,若非心事重重,實足遊目暢懷。

    這一日來到鎮江,兩人上得金山寺去,縱覽江景,喬峰瞧著浩浩江水,向東而去,猛地裡想起一事,說道:“那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