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小鏡湖畔

首頁
    消除了戒備之意,心想:“若是對頭有意诓我前去,自然每一句話都會說得入情入理,決計不會令我起疑。

    這人吞吞吐吐,不肯實說,那就絕非存有歹意。

    ”便道:“好吧,謹遵閣下吩咐。

    ”那大漢掙紮著爬起,脆了下來。

    蕭峰道:“你我一見如故,董兄不必多禮。

    ”他右手扶起那人,左手便在白己臉上一抹,除去了化裝,以本來面目和他相見,說道:“在下契丹人蕭峰,後會有期。

    ”也不等那漢子說話,攜了阿朱之手,快步而行。

    阿朱道:“咱們不用改裝了麼?”蕭峰道:“不知如何,我好生喜歡這個鄉下人一般的粗笨大漢。

    既是有心和他結交,便不能以假面目相對。

    ”阿朱道:“好吧,我也恢複女裝。

    ”走到小溪之旁,匆匆洗去臉上化裝,脫下帽子,露出一頭青絲,寬大的外袍一除下,裡面穿的本來便是女子衣衫。

     兩人一口氣便走了九裡半路,遠遠望見高聳的一座青石橋。

    走近橋邊,隻見橋面伏著一個書生。

    這人在橋上鋪了一張大的白紙,紙旁有一塊大硯,磨滿了一硯墨汁,那書生手中提筆正在白紙上寫字。

    蕭峰和阿朱都覺得奇怪,哪有人拿了紙墨筆硯,到荒野的橋上來寫字的?走将近去,才看到原來他并非寫字,卻是繪畫。

    畫的是四周景物,小橋、流水、古樹、遠山,都入圖畫之中。

    他伏在橋上,面對蕭峰和阿朱,但奇怪的是,畫中景物卻明明是向著二人,隻見他一筆一劃,都是倒畫,從相反的方向畫将過來。

    蕭峰于書畫一道,全然不懂。

    阿朱久在姑蘇慕容公子家中,書畫精品卻是見得甚多,見那書生所繪的“倒畫”,算不得是什麼丹青妙筆,但如此倒畫,實是難能,正想上前問他幾句,蕭峰輕輕一拉她的衣角,搖了搖頭,便向右首那座木橋走去。

     那書生忽道:“兩位見了我的倒畫,何以毫不理睬?難道在下這點微末功夫,真的是有污兩位法眼麼?”阿朱笑道:“夫子席不正不坐,肉不潔不貪。

    正人君子,不看倒畫。

    ”那人哈哈大笑,收起白紙,說道:“言之有理,請過橋吧。

    ”蕭峰早料到他的用意,他以白紙鋪橋,引人注目,一來是拖延時刻,二來是虛者實之,故意引人走上青石闆橋,便道:“咱們要到小鏡湖去,一上青石橋,那便錯了。

    ”那書生道:“從青石橋走,不過繞個圈,多走五六十裡路,仍能到達,兩位還是上青石橋的好。

    ”蕭峰道:“好端端的,何以要多走五六十裡?” 那書生笑道:“欲速則不達,難道這句話的道理也不懂麼?”阿朱瞧出這書生有意阻延自己和蕭峰前往小鏡湖,不再跟他多纏,當即踏上木橋,蕭峰跟著上去。

    兩人走到木橋當中,突覺腳底一軟,喀喇喇一聲響,橋闆折斷,身子向河中堕去。

    蕭峰左手伸出,攔腰抱住阿朱身子,右足在橋闆上一點,便這麼一借勢,有如一頭大鷹向前撲出,躍到了彼岸。

    跟著反手一掌,以防敵人自後偷襲。

    那書生哈哈大笑說道:“好功夫,好功夫!兩位急急趕往小鏡湖,為了何事?”蕭峰聽得他笑中帶有驚惶之意,心想:“此人面目清雅,卻和大惡人一黨。

    ”也不理他,徑自和阿朱去了。

    行不數丈,聽得背後腳步聲響,回頭一看,正是那書生随後趕來。

    蕭峰轉過身來,鐵青著臉問道:“閣下有何見教?”那書生道:“在下也要往小鏡湖去,正好和兩位同行。

    ”蕭峰道:“如此最好不過。

    ”左手搭在阿朱腰間,提一口氣,帶著她飄出十餘丈去,當真是滑行無聲,輕塵不起。

    那書生發足急奔,卻是和蕭峰二人越離越遠。

    蕭峰見他武功平平,當下也不在意,仍是提氣飄行,雖是帶著阿朱,仍是比那書生迅捷得多,不到一頓飯時分,便已将他抛得無影無蹤。

    自過小木橋後,道路極是狹窄,往往還不到一尺闊,有時長草及腰,甚難辨認。

    若不是那酒保說得明白,這路途也還真的十分難找。

    又行了小半個時辰,便望到一片明湖,蕭峰放慢腳步,走到湖前,但見碧水似玉、波平如鏡,不愧那“小鏡湖”三字。

    他正要找小方竹林子,忽聽得湖左一叢花中有人咯咯兩聲輕笑,一粒石子飛了出來。

    蕭峰順著這石子的去勢掠去,見湖畔一個漁人頭戴鬥笠,正在垂釣。

    他釣杆上剛釣起一尾青魚,那顆石子飛來,不偏不倚,正好打在魚絲之上,嗤的一聲輕晌,魚絲斷為兩截,那尾青魚又落入了湖中。

    蕭峰暗吃一驚:“這人的手勁古怪之極。

    魚絲柔軟,不能受力,若是以飛刀、袖箭之類将其割斷,那是絲毫不奇。

    明明是圓圓的一枚石子,居然将魚絲打斷,這人使暗器的陰柔手法,決非中土所有。

    ”他料到投擲這枚石子之人武功不算極高,但邪氣逼人,全然是旁門左道的一派,心想:“那多小是那大惡人的弟子或是下屬。

    聽那笑聲,卻似是個少女。

    ” 那漁人的釣絲被人打斷,也是吃了一驚,朗聲道:“是誰作弄淩某,便請現身。

    ”瑟瑟幾響,花樹分開,鑽了一個少女出來,全身紫衫,隻十五六歲年紀,比阿朱尚小著一兩歲,一雙大眼烏溜溜地,蕭峰一眼瞧去,況和阿朱有三分相似。

    那少女一瞥眼見到阿朱,便不理漁人,跳跳蹦嘣,叮叮當當的奔到阿朱身前,伸出手來拉住了她手,笑道:“這位嬸嬸長得好俊,我很喜歡你呢!”她說話頗有些卷舌之音,咬字不正,就像是個外國人初學中土言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