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瘦子便已擋在他的身前。
姓郎的大怒,呼的一拳向他面門擊去,兩人相臣既近,這一拳勁力又大,眼見那瘦子不是側身,便須低頭。
卻見他左掌在自己臉前一豎,拍的一聲響,這一拳打在他的掌心。
他手掌彎也不彎,姓郎的已被彈得連連倒退。
廳上衆人齊整喝采,都道:「好功夫!」
姓郎的神色十分尴尬,走是走不脫,上前動手又和他武功相差太遠,一時竟感手足無措。
那瘦子拱手道:「郎兄請坐,王爺吩咐咱們練幾手,咱兩個不是練過了嗎?」說着便坐入右首一席的原位。
衆人又是喝采。
姓郎的低頭入座,心中又是氣憤,又是詫異。
那姓郎的這麼一鬧,康親王本來大感面目無光,幸好這瘦子給他掙團了臉面,逼得這姓郎的武師回席,吩咐侍從道:「去拿些五十兩銀子的大元寶來。
」侍從笑道:「這位師傅的武功當真了不得,絲毫不動聲色,便擋住了對方的去路。
不知這武師叫什麽名字?」康親王摸了摸頸幫,竟是想不起這瘦子叫什麼,實則這瘦子幾時來到王府,他心中也巳全然沒有印象,笑道:「小王記性不好,一時可想不起來了。
」
少頃侍從托着一隻大木盤,盤上墊以紅綢,放了二十隻五十兩的大元寶,銀光閃閃,甚是耀眼。
康親王笑道:「衆位武師露了功夫,該當有個采頭。
這一位朋友,請過來拿一隻元寶去。
」那瘦子走上前來,打了一躬,從康親王手中接過一隻元寶。
韋小寶問道:「朋友,你貴姓,大号叫什麼?」那瘦子道:「小人齊元凱,多蒙大人垂問。
」佳多道:「康王爺府中的武師,果是身負絕藝。
咱們很想見識見識平西王手下武師們的功天。
世子殿下,你挑一人出來,跟這位齊師傅過過招如何?」他見吳應熊沉吟末應,又道:「這當然是點到為止,不能帶采,傷了大家的和氣。
誰勝誰敗,都不相幹。
」康親王是個十分愛熱鬧之人,說道:「佳提督這主意極高。
讓雙方武師們切磋切嗟,勝的賞一隻大元寶,不勝的也有一隻小元寶。
來啊,再去拿些二十兩的元寶來。
」侍從答應了入内。
兩盤元寶放在筵前,燭光照映,銀氣耀眼。
康親王笑道:「敝處仍由這位齊元凱齊師傅出手,平西王府中不知是那一位師傅下塲?」衆人都是興高采烈,瞧着吳應熊手下的十六名随從,均知這雖是武師們一個對一個的比武,實則是康親土和平西王兩處王府的賭賽。
吳三桂氣焰嚣張,京中王公大臣都盼他大大摔個筋鬥,如果康親王府中的衆武士能将吳應熊手下随從打個落花流水,衆人自感欣悅。
這瘦子齊元凱适才露了這手功夫,恐怕雲南的武士未必有人敵得他過。
吳應熊沉吟未答,他手下十六人中有一人越衆而出,躬身說道:「啟禀王爺,小人們随同世子來京,隻是沿途服侍世子的起居飲食。
平西王吩咐過來,決不可和京裏王爺大臣們的侍從生事動手。
這是平西王的将令,小人們決計不敢違犯。
」康親王笑道:「平西王可小心謹慎得很哪!今日隻是演一演武,又不是打架生事。
平西王問起,隻說是我一意要你們出手的好了。
」那人又躬身道:「王爺恕罪。
小人不敢奉命。
」康親王心下暗暗惱怒,尋思:「你心中便隻有平西王,那裏将我康親王放在跟裏?」隻怕便是皇上下旨,你也不聽。
」說道:「難道别人伸拳打倒你們身上,你們也不還手麽?」那人道:「小人在雲南常聽人說,天子腳下文武百官,軍民人等,個個都講道理。
小人們不敢得罪旁人,想來别人好端的也不會打到我們身上。
」
這人身材魁梧,一臉精幹之色,言辭鋒利,這幾句話一說,倘若康親王定要叫手下武師挑釁,倒似是不講道理了。
康親王愈加惱怒,轉頭說道:「神照上人,齊師傅,他們雲南來的朋友們硬是不肯賞臉,咱們可沒有辦法了。
」神照上人哈哈一笑,站起身來,說道:「王爺,這位雲南朋友隻不過怕輸,生怕失了臉面。
難道旁人真的打到他們要害之上,他們也不還手招架?」說畢身形晃處,已站在那人身畔,笑道:「貧僧掌上力道,平平而已,但比這位姓郎的朋友,恐怕還稍勝一籌。
王爺,貧僧弄壞你廳上一塊磚頭,王爺不會見怪吧?」康親王知道新聘的衆武師之中,以這個神照上人武功最高,内外功俱臻上乘,聽他說要弄壞廳上一塊磚頭,自是要顯功夫來看,喜道:「上人請便,就是弄壞一百塊磚頭,也是小事一樁。
」神照一矮身,左掌輕輕在地下一拍,提起手來時,掌上己黏了一塊大青磚。
這青礙一尺五寸見方,雖不甚重,卻是牢牢的嵌在地上,但他手上便如有膠水一般,将青磚從地下吸起,平平黏在掌上。
竟不落下。
韋小寶大叫一聲:「好啊!」衆人一齊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