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響動,宮門開啟,文武百官便将陸續進宮侯朝。
韋小寶點燃桌上蠟燭,察看二人裝束并無破綻,笑道:「你二人生得太美,在臉上擦些泥沙灰塵吧。
」沐劍屏有些不願意,但見方怡伸手在地下抹了塵土往臉上搽去,也就依樣而為。
韋小寶将從太後床底盜來的三部經書也包在包袱之中,摸出那枝銀钗,遞給方怡,道:「是這枚钗兒吧。
」方怡臉上一紅,慢慢伸手接過,道:「你幹冒大險,原來……原來是去為我取這枚钗兒。
」忽然心中一酸,眼眶兒紅了,将頭轉了過去。
韋小寶笑道:「也沒甚麽危險。
」心想:「這叫做好心有好報,不去取這枚钗兒,撈不到一件黃馬褂穿。
」
他帶領二人,從禁宮城後門神武門出宮。
其時天色尚未大亮,守門的侍衛見是桂公公帶同兩名小太監出宮,除了巴結讨好,誰敢多問一句?
方怡出得宮來,走出十餘丈後,回頭向宮門望了一眼,百感交集,真似隔世為人。
韋小寶在街邊雇了三頂小轎,吩咐擡往西長安街,下轎另雇小轎,這才到天地會落腳之處兩條胡同外下轎,說道:「你們沫王府的朋友,昨天都已出城去了。
我得跟朋友商議商議,且看送你們到那裏去才好。
」他做了欽賜黃馬褂的禦前侍衛副總管,自覺已成了大人,加之有欽命在身,去查一件一等一的次事,突然間收起了種種油腔滑調,再者師父相距不遠,可也不敢放肆。
方怡問道:「你……你今後要到那裏去?」
韋小寶道:「我不敢再在北京城多耽,走得越遠越好,要等到太後死了,事平之後,才敢回來。
」方怡道:「我們在河北石家莊有個好朋友,你………你若是不嫌棄,便同……同去暫避一時可好?」沫劍屏道:「好啊,你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大家是自己人。
三個人一起趕路,也熱鬧些。
」兩人凝望着他,均有企盼之意,沫劍屏顯得天真熱切,方怡則微含羞澀。
韋小寶若不是身負要務,和這兩個俏佳人結伴同行,長途遨遊,原是快活逍遙之極,比刻不得不設法推托道:「我還答應了朋友夫辦一件事,此番不能就去石家莊。
你們身上有傷,兩個姑娘兒家趕路不便,我得拜托一兩位靠得住的朋友護送前去。
咱們且去歇一歇,吃飽了慢慢商量。
」當下來到天地會的住處。
守在胡同外的弟兄見到是他,忙引了進去。
馬彥超迎了出來,見他帶着兩名小監,甚是詫異,韋小寶在他耳邊低聲道:「是沐家小王爺的妹子,還有一個是她師姊,我從宮裏救出來的。
」馬彥超請二女在廳上就座,奉上茶來,将韋小寶拉在一邊,說道:「總舵主昨晚出京去了。
」韋小寶大喜,這位師父他一來實在怕見,二來又不知是否該将康熙所命告知,聽說已然離京,心頭登時如放下一塊大石,臉上卻裝作失望之極,頓足道:「這……這……這……唉,師父怎地這麼快就走了?」馬彥超道:「總舵主吩咐屬下轉告韋香主,說他老人家突然接到台灣來的急報,非趕回去處理不可。
總舵主要韋香主一切小心,相機行事,宮中若是不便再住,可離京暫避,又說要韋香主勤練武功,韋香主身上的傷毒若是發作得厲害起來,務須急報總舵主知悉。
」韋小寶道:「是。
師父惦記我的傷勢武功,好教人心中感激。
」他這兩句話倒是不假,聽得師父在忽忙之際還是記挂着自己身子,确是感念,又問:「台灣出了甚麼事?」馬彥超道:「聽說是鄭氏母子不和,殺了大臣,好像生了内變。
總舵主威望極重,有甚麽變亂,他老人家一到必能平息,韋香主不必憂慮。
樊大哥、風大哥、玄貞道長他們都跟着總舵主去了。
徐三哥和屬下留在京裏,聽由韋香主差遣。
」韋小寶道:「你叫人去請徐三哥來。
」心想「八臂猿猴」徐天川武功既高,人又機警,而且是個老翁,護送二女去石家莊最好不過。
又想:「台灣也是母子不和,殺人生事,倒跟北京的太後皇帝一樣。
」
他回到廳上,和方沐二女同吃面點,沐劍屏吃得小半碗面,便忍不住問道:「你當真不能和我們同去石家莊嗎?」韋小寶向方怡瞧去,見她停箸不食,凝眸相睇,目光中殊有殷切之色,不由得胸口一熱,更想要二女跟着自己去五台山,但随即心想:「我去辦的是何等大事?帶着這個受傷的姑娘上道,礙手礙腳,受人注目,那是萬萬不可。
」歎了口氣,道:「我事了之後,便到石家莊來探望。
你們的朋友住在何處?叫甚麽名字?」方怡慢慢低下頭去,用筷子挾了一根面條,卻不放入口裏,低聲道:「那位朋友在石家莊西市開一家很大的騾馬行,他叫『快馬』褚三。
」韋小寶道:「『快馬』褚三,是了,我一定來探望你們。
」臉上現出頑皮神色,輕聲道:「我怎能不來,怎舍得這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