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須得想個法子才是。
」
又想:「這老和尚對兩個小妞的武功知道得清清楚楚,手指這麽一彈,便逼得她就此不敢過來欺人。
我要娶那妞兒做老婆,非騙得老和尚跟在身旁保駕不可。
」轉念又想:「老和尚這樣老了,不知還有幾天好活,倘若他明天就嗚呼哀哉,豈不是糟糕之至?」說道:「你剛才用手指彈了幾彈,那妞兒便服服貼貼,這是甚麼功夫?」澄觀道:「這是『彈指神通』功夫,小師叔不會嗎?」韋小寶道:「我不會。
不如你教了我吧。
」澄觀道:「師叔有命,不敢不遵。
這『彈指神通』功夫,也不難學,隻要認穴準确,指上勁透對方穴道,也就成了。
」
韋小寶聽得「并不難學」四字,心中一喜,他生性跳脫,最怕的是靜心練功夫,忙道:「那是再妙不過,你快快教我。
」澄觀道:「小師叔的易筋經内功,不知已練到了第幾層,請你彈一指試試。
」韋小寶道:「怎樣彈法?」澄觀一指彈出,嗤的一聲響,一股勁氣激射出去,地下的一張落葉登時飄了起來。
韋小寶笑道:「那倒好玩。
」學着他樣,也是右手拇指扣住了中指,彈了出去,這一下自然是無聲無息,連灰塵也不濺起一星半點。
澄觀道:「原來師叔沒練過易筋經内功,要練這門内功,須得先練般若掌。
待我跟你拆拆般若掌,看了師叔掌力深淺,再行傳授易筋經。
」韋小寶道:「般若掌我也不會。
」澄觀道:「那也不妨,咱們來拆拈花擒拿手。
」韋小寶道:「甚麽拈花擒拿手,可沒聽見過。
」瞪觀臉上微有難色,道:「那麼咱們試拆再淺一些的,試金剛神掌好了。
這個也不會?就從波羅密手試起好了。
也不會?那要試散花掌。
是了,小師叔年紀小,還沒學到這路掌法,韋陀掌?羅漢拳?伏虎拳?少林長拳?」他說一路拳法,韋小寶便搖一次-頭。
澄觀脾氣極好,見韋小寶甚麽拳法都不會,也不生氣。
說道:「咱們少林派武功循序漸進,先學少林長拳,熟習之後,再學伏虎拳,然後學羅漢拳,内功外功有相當根底了,可以學韋陀掌。
這路掌法大概要學五年,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學散花掌。
學到散花掌,武林中各門派的子弟,就不大敵得過了。
是否能學波羅密手,要看各人性子是否相近而定。
像淨濟、淨清那幾名師侄,都在練散花掌,再過十年,淨清或許可以練波羅密手。
淨濟學武不大專心,練那波羅密手有害無益,我看還是專學禅杖的為是。
」
韋小寶倒抽了口涼氣,道:「你說那彈指神通并不難學,可是從少林長拳練起,一路路拳法掌法練将下來,練成這彈指神通,須得多少年功夫?」
澄觀道:「這在般若堂的典籍中是有得記載的。
五代後晉年間,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師,那是天縱聰明,入寺不過三十六年,就練成了彈指神通,進展神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其次是南宋建炎年間,有一位靈興禅師,也不過花了三十九年時光。
那都是百年難過的奇才,令人好生佩服。
前輩典型,後人也隻有神馳想像了。
」韋小寶道:「你開始學武,到練成彈指神通,又花了多少時候?」
澄觀微笑道:「師侄從十一歲上起始練少林長拳,總算運氣極好,拜在恩師晦智禅師座下,學得比同門師兄弟們快得多,到五十三歲時,於這指法巳略窺門徑。
」
韋小寶道:「你從十一歲練起,到了五十三歲時說略窺甚麽門闩(他不知「略窺門徑」的成語,說成了略窺門闩),那麼一共練了四十二年才練成?」澄觀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練成彈指神通,本派千餘年來,老衲名列第三。
」他頓了一頓,又道:「不過老衲的内力修為平平,若以指力而論,恐怕排名在七十名以下。
」說到這裏,又有些沮喪。
韋小實心想:「管你排名第三也好,第七十三也好,要老子花四十二年時光來練這指法,我和那小妞兒都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老太婆啦。
老子還練個屁!」說道:「人家小姑娘隻練得一兩年,你要練四五十年才勝得她過,實在差勁之至。
」
澄觀也早想到了此節,一直在心下盤算,道:「師叔說得甚是。
咱們少林派武功如此給人比了下去,實在是臉上無光。
」韋小寶心道:「我得激他一激。
」說道:「你是般若堂首座,不想個法子,怎對得起千餘年來少林寺的高僧?你死了之後,見到什麽法慧禅師、靈興禅師,還有我的師兄晦智禅師,大家責問你,說你隻會吃飯拉矢,卻不管事,不想法子保全少林派的威名,豈不羞也羞死了?」澄觀老臉通紅,十分惶恐,連連點頭,道:「師叔說得是,待師侄回去,翻查般若堂中的武功典籍,看有什麼妙法,可以速成。
」韋小寶喜道:「是啊,你若是查不出來,咱們少林派也不用在武林中混了。
不如請了這兩位小姑娘來,讓那大的做了方丈,小的做了般若堂首座。
由她二人來傳授武功,此咱們那些笨頭笨腦的傻功夫定是強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