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慚愧,道:「正是。
」呆了一會,說道:「等師侄再想想,若是用拈花擒拿手,不知是否管用。
」
韋小寶心想這和尚拘泥不化,做事定要順着次序,就算拈花擒拿手不管用,至少也得花二十幾年的時候來學,如此想下去,不知何年何月才有結果。
這老和尚内力深厚,似乎不在洪教主之下,可是洪教主任意創制新招,随機應變,何等潇灑如意,這老和尚卻是呆木頭一個,非得點撥他一條明路不可,說道:「老師侄,我看那兩個小姑娘年紀輕輕,決不會練過多少年功夫。
」
澄觀道:「是啊,所以這就奇怪了。
」韋小寶道:「人家既然不會是一步步的學起,咱們也就不必一步步的死練了。
她們那裏有你這樣深厚的内功修為?我瞧哪,要對付這兩個小扭兒,壓根兒就不用練内功。
」
澄觀大吃一驚,道:「練武功不……不紮好根基,那……那不是旁門左道嗎?」韋小寶道:「她們不但是旁門左道,而且是沒門沒道。
對付沒門沒道的武功,便得用沒門沒道的法子。
」一說到「沒門沒道」四字,登時精神大振。
澄觀道:「沒門沒道,沒門沒道?這個……這個我可就不懂了。
」韋小寶笑道:「你不懂,我來教你。
」澄觀恭恭敬敬的道:「講師叔指教。
」他自入少林寺為僧,所見到每一位「晦」字輩的師伯、師叔,盡是武功卓絕的有德高僧,心想這位小師叔雖因年紀尚小,内力修為不足,但必然大有過人之處,否則怎能做他師叔?這一個多月來苦思武功速成之法,始終摸不到門徑,看來再想十年、二十年,直到自己老死,也是無法解得這個難題,既有這一位晦字輩的小高僧來指點迷津,不由得驚喜交集,敬仰之心更是油然而生。
韋小寶道:「你說兩個小姑娘使的,是什麼昆侖派、峨嵋派中的一招,咱們少林派的武功,此之這些亂七八糟的門派,又是誰強些?」澄觀道:「隻怕還是咱們少林派的強些,就算強不過,至少也不會弱於他們。
」韋小寶拍手道:「這就容易了。
她們不用内功,使一招唏哩呼噜門派的招式,咱們也不用内功,使一招少林派的招式,那就勝過她們了。
管它是般若掌也好,金剛神拳也好,隻要不練内功,那就易學得很,是不是?」澄觀皺眉道:「倘若不練内功,這些拳法掌法便毫無威力,遇上了别派内力深厚的高手,一招之間,便會給打得筋折骨斷。
」
韋小寶哈哈一笑,道:「這兩個小姑娘,是内功深厚的高手麽?」澄觀道:「不是。
」韋小寶道:「那你又何必擔心?」當真是一言驚醒了夢中人,澄觀籲了口長氣,道:「原來如此,師侄一直想不到此節。
」他呆了一呆,又道:「不過另有一個難處,本派入門拳法十八路,内外器械三十六門,絕技七十二項。
每一門功夫變化少的有數十種,多的在一千以上,要将這些招式盡數學全了,卻也不易。
就算不習内功,隻學招式,也得數十年功夫。
」韋小寶心想:「這老和尚實在笨得要命。
」笑道:「那又何必都學全了?隻消知道小姑娘會什麼招式,有道是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小姑娘這一招來,老和尚這一招去破,管教殺得她們落荒而逃,片甲不回。
」澄觀連連點頭,大有茅塞頓開之感。
韋小寶道:「那個穿藍衣的姑娘用一招什麼勞山派的『江河日下』,你說有六種避法,又有七種反擊的法門,其實又何必這麼羅唆?隻要有一種法子反擊,能夠将她打敗,其餘的十二種又學它幹麽,豈不是省事得多嗎?」澄觀大喜,說道:「是極!是極!兩位女施主折斷師叔的手臂,打傷淨濟師侄他們四人,所用的分筋錯骨手,包括了六派手法,用咱們少林派的武功,原是化解得了的。
」當下先将二女所用手法,逐一施演。
那日二女在亭中折斷五人手足,澄觀并不在場,但他隻憑五人傷勢,便将二女手法演得清清楚楚,直如親覩,韋小寶也不由得好生佩服。
跟着又說了每一招的一種破法,和韋小寶試演。
這破解之法有時太過繁複難學,有時不知不覺的用上了内功,韋小寶便要他另想簡明的法子。
少林派武功固是博大宏富,澄觀老和尚又是腹笥奇廣,隻要韋小寶覺得難學,搖了搖頭,他便另使一招,若是不行,又再換招,直到他能毫不費力的學會為止。
過不多時,韋小寶已将拆解那幾招分筋錯骨手的招式學會,那兩個少女倘若再将這幾招用到他身上,他一招之間,便可占到極大上風。
不久,綠衫女郎砍他背心的那幾招刀法,藍衫女郎攻擊澄觀的手法,他也都學到了解法。
這些招式當然遠不及彈指神通的威力,但以之對付那兩個少女,卻也已綽綽有餘。
澄觀見他隻不過一個多時辰,便将這些招式學會,苦思月餘的難題一旦豁然而解,隻喜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