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的下落。
阿珂道:「自從那日在少林寺外失散之後,就沒再見到師姊,隻怕………隻怕是給他害死了。
」說着向韋小寶眼睛一橫。
韋小寶忙道:「那有此事?我見到阿琪姑娘是跟蒙古的葛爾丹王子在一起,還有一些西藏喇嘛,吳三桂手下的一個總兵官。
」
白衣尼一聽到吳三桂的名字,眼光中登時露出憤怒之極的神色,怒道:「她………她幹麽跟這群不相幹之人在一起?」韋小寶道:「他們到少林寺來,大概剛好眼阿琪姑娘撞到。
師太,你要找她,我陪着你,那就很客易找到了。
」白衣尼道:「為什麼?」韋小寶道:「那些蒙古人、喇嘛,還有雲南的軍官,我都記得他們的相貌,隻須遇上一個就好辦了。
」
白衣尼道:「好,那你就跟着我一起去找。
」韋小寶大喜,道:「多謝師太。
」白衣尼奇道:「你幫我去辦事,該當我多謝你才是。
你又謝我甚麽了?」韋小寶道:「我每日跟着師太,心裡再也快活不過,最好是永遠陪在師太身邊。
就算不能,那也是多陪一天好一天。
」白衣尼道:「是嗎?」她雖收了阿琪、阿珂兩人為徒,但她對這兩個弟子平素一直都是冷冰冰地。
二女對她甚為敬畏,從來不敢吐露甚麽心事,那有如韋小寶這般花言巧語、甜嘴蜜舌?她雖是性情嚴冷,但這些話聽在耳中,畢竟甚是受用,不由得嘴角邊露出微笑。
阿珂道:「師父,他………他不是的。
」她知道韋小寶熱心幫同去尋師姊,其實是為了要陪着自己,甚麼「我每日跟着師太,心裏再也快活不過,最好是永遠陪在師太身邊」雲雲,其實他内心的真意,該當把「師太」這句稱謂,換上了「阿珂」兩字才是。
白衣尼向她瞪了一眼,道:「為甚麽不是?你又怎知道人家的心事?我教你們,江湖上人心險詐,言語不可盡信。
但這孩子跟随我多日,并無虛假,那是可以信得過的。
他小小孩童,豈能與江湖上的漢子一概而論?」阿珂不敢再說。
隻得低頭應了聲:「是。
」韋小寶心下大喜,暗道:「我定當盡心竭力,給師太辦成幾件大事。
那麽把阿珂娶到手,就有八九成指望了。
」
次日三人向南進發,沿路尋訪阿琪的下落。
一路之上,韋小寶自是将二人服侍得十分周到,心中雖對阿珂愛煞,卻不敢絲毫露出輕薄之态,心想若是給白衣尼一察覺,那就糟糕之極了。
阿珂從來沒對他有一句好言好語,若是乘白衣尼不見,往往踢他一腳,打他一拳出氣。
韋小寶隻須能陪伴着她,那就是滿心喜樂不禁,偶爾受她踢打幾下,那也是逆來順受,晚間睡在床上細細體會她踢打的情狀,反覺滋味無窮。
這一日将到滄州,三人在一家小客店中歇宿。
韋小寶到街上去尋訪新鮮蔬菜,好給白衣尼做素菜。
他興怱怱提了兩斤白菜、半斤腐皮從街上回來,隻見阿珂站在客店門口閑眺,當即笑吟吟的迎上去,從懷裏掏出一包玫瑰松子糖,說道:「阿珂姑娘,我在街上給你買了一包糖,想不到這小鎮之上,也有這樣好的糖果。
」阿珂不接,向他白了一眼,道:「你買的糖是臭的,我不愛吃。
」韋小寶道:「姑娘吃一粒試試,滋味可真不差。
」他冷眼旁觀,早知阿珂愛吃零食,隻是白衣尼沒甚麼錢給她零花,偶爾買一小包糖豆,也吃得津津有味,所以賣了一包糖讨她歡喜。
阿珂道:「糖是我不愛吃。
師父在房裏打坐,看來得再坐上兩個時辰。
我氣悶得緊,這裏有甚麼風景優雅,靜僻無人的所在,你陪我去玩玩。
」韋小寶聽了這幾句話,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登時全身熱血沸騰,一張臉脹得通紅,道:「你………你這不是寃我?」阿珂道:「我冤你甚麽?你不肯陪我,那我自己一個兒去好了。
」說着向着東邊一條小路走去。
韋小寶道:「去,去,為甚麽不去,姑娘就是叫我赴湯蹈火,我也不會皺一皺眉頭。
」說着忙跟在她身後。
兩人出得小鎮,阿珂指着東南方數裡外的一座小山,道:「到那邊去玩玩倒是不錯。
」韋小寶心花怒放,忙道:「是,是。
」兩人沿着山道,來到了山上。
那小山上生滿了密密的松樹,确是僻靜無人,風景卻一無足觀。
但縱是天地間最醜最惡的山水,此刻在韋小寶眼中,也是勝景無極,何況他本是個極俗的俗人,景色好惡,本來於他無所分别。
當即大贊:「這裏的風景真是美妙無比。
」阿珂道:「有什麽美?許多亂石樹木擠在一起,難看死啦。
」韋小寶:「是,是。
風景本是沒什麼好看。
」阿珂道:「那你怎麽說『這裏的風景真是美妙無比』?」韋小寶笑道:「原來的風景是不好看的,不過姑娘的容貌一映上去,那就美妙無比了。
這山上沒有花兒,姑娘的相貌卻比一萬朶鮮花還要美麗。
山上沒有鳥雀,姑娘的聲音,可比一千頭黃莺一齊唱歌還好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