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六回 殺龜大會

首頁
    ,大為贊成,叫道:「這家妓院,須得開在揚州。

    」一名豪士笑道:「小兄弟,這主意要得。

    那時候你去不去逛逛啊?」韋小寶正待要說「自然要去」,一瞥眼見到阿珂滿臉怒色,這句話便不敢出口了。

    九難道:「小寶,别說這些市井下流言語。

    」韋小寶應道:「是。

    」心中卻想:「要開妓院,隻怕這裏數千人中,沒有一個及得老子在行。

    」 群豪主張雖多,卻議不出一條真正可行的好主意。

    衆人吃喝了一會,馮難敵又站起身來,說道:「咱們都是粗魯武人,一刀一槍的殺敵拼命,那是義不容辭,對於天下大事卻是見識淺陋,現下請顧亭林先生指教。

    顧先生是當世大儒,國亡之後,他老人家奔波各地,聯絡賢豪,一心一意籌劃規複,大夥兒都十分仰慕的。

    」群豪中有不少人識得顧亭林,至於他的名頭,更是十有八九知道,馮難敵這麼一說,登時四下裏掌聲雷動。

     隻見人群中站起一個形貌清癯的老者,正是顧亭林,他拱手說:「馮大俠如此稱贊,兄弟實在愧不敢當,剛才聽了各位的說話,個個心懷忠義,決意誅此大奸,兄弟甚是佩服。

    古人道:『衆志成城』,又有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大夥兒齊心合力,決意對付這罪魁禍首,任他有天大的本事,咱們也終能成功。

    」群雄哄聲大叫:「對,對!一定能夠成功。

    」 顧亭林道:「衆位所提的計謀,每一條均有高見,隻是要對付這奸賊,須得随機應變,難以預拟确定的方策。

    依兄弟愚見,大夥兒分頭并進,相機行事。

    隻不過第一,當然是不可洩漏了風聲,令這奸賊加緊防範;第二是不可魯莽,事事要謀定而後動,免得徒然送了性命;第三,大家都是好兄弟,不要為了争功搶先,自相争鬥,傷了義氣。

    」群豪都道:「是,是,顧先生說得不錯。

    」顧亭林道:「咱們人數衆多,各門各派、各幫各會的英雄好漢都有。

    若是各幹各的,力量太過分散,要說集成一個大幫呢,人數實在太多,極易為鞑子和吳賊知覺,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 群豪沉默了一會,一大說道:「不知顧先生高見如何?」顧亭林道:「以兄弟之見,這裏天下十八省的英雄都有,咱們一省結成一盟,一共是十八個殺龜同盟,唔,殺龜盟聽來不雅,不如稱為『鋤奸盟』如何?」 群雄紛紛鼓掌叫好,說道:「讀書人說出來的話,果然和我們粗人大不相當。

    」原來當顧亭林來參與河間府「殺龜大會」之前,便已深思熟慮,覺得群雄齊心要誅殺吳三桂,大家一鼓作氣,勇往直前,要殺了他也不為難,但真正大事還不在殺了這個漢奸,而是要驅除滿鞑,光複漢家江山,如果為了誅殺一人而緻傷亡重大,大損元氣,反而於光複大業有害。

    學武之人門戶派别之見極深,要這數千英雄豪傑統屬於一人之下,勢難辦到,大家為了争奪「盟主」之位,不免明争暗鬥,多生嫌隙,失敗之人若是心胸狹隘,說不定還會去向清廷,或吳三桂告密。

    若是分成一十八省,各舉盟主,既不會亂成一團,無所統轄,而每省推舉一位盟主也容易得多。

    這十八省的「鋤奸盟」将來還有逐步擴充,成為起義反清的基幹。

    他一倡此議,聽得群雄立表贊成,心下甚為欣慰。

     馮難敵道:「顧先生此議極是高明,衆位既無異議,咱們便分成一十八省,各組『鋤奸盟』,每省推舉一位盟主。

    咱們分省之法,不依各人本身籍貫,而是瞧那一門那一派在甚麽省,這一門派之下的弟子便都屬該省。

    例如少林寺的僧俗弟子,不論他是遼東人也好,雲南人也好,都屬河南省。

    華山派弟子都屬陝西省。

    衆位意下如何?」群雄均道:「自該如此。

    否則每一門派、幫會之中,各省之人都有,分屬各省,那是一團糟了。

    」 有一人站起來說道:「像我們天地會,在幾個省中都有分堂,總舵的所在卻遷移無定。

    請問該當如何歸屬?」韋小寶見說話之人乃是錢老本。

    心下一喜:「他也到了,看來我們天地會的人來了不少。

    」馮難敵和顧亭林商議了幾句,朗聲道:「顧先生說,天地會廣東分堂的衆位英雄屬廣東,直隸分堂的屬直隸。

    咱們隻是結盟共圖大事,并不是拆散了原來的門派幫會。

    『鋤奸盟』的盟主隻是聯絡本省英豪,以求群策群力。

    至於各門各派、各幫各會時事務,自然一仍其舊,盟主無權幹預。

    大事如何進行,由各省英雄分别商議。

    各省盟主的位子,也不是說便在各門派掌門人、各幫會舵主之上。

    」 群豪之中本來心有顧慮的,生怕這各省盟主一推舉出來,不免壓低了自己,聽得馮難敵如此分割明白,更無疑憂,當下一省省的分别聚集,自行推舉。

    韋小寶道:「師父,咱們算那一省?」九難道:「那一省都不算。

    我獨往獨來,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