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将,小昏君就是知道了,也不會有甚麽疑心。
」
韋小寶指着牆上所挂的一柄火槍,說道:「王爺,這是西洋人的火器麽?」吳三桂道:「正是,這是羅刹國的火槍。
當年我大清和羅刹兵在關外開仗繳獲來的,實是十分犀利的槍械。
」韋小寶道:「我從來沒放過火槍,借給我開一槍,成不成?」吳三桂微笑道:「自然成!這種火槍是戰陣上所用,雖能及遠,但攜帶不便。
羅刹人另有一種短銑火槍。
」走到一隻木櫃之前,拉開抽屜,捧了一隻紅木盒子出來。
韋小寶本就站在書桌之旁,一見他轉身,也即轉身,掀開身上所穿黃馬褂,取出馬褂下口袋中的一部四十二章經,放在書桌之上,将桌上原有那部經書放入了馬褂袋中。
這一調包,手法極是迅捷,别說吳三桂正在轉身取槍,便是眼睜睜的瞧着他,也被他背脊遮住了難以發覺。
兩部經書形狀一模一樣,所别者本來隻是書函顔色略有不同,韋小寶昨晚早将一部鑲白旗的經書染成了藍色,掉了這部鑲藍旗的經書。
隻見吳三桂揭開木盒,取出兩把長約一尺的短槍來,以槍口中塞入火藥,以鐵條椿實火藥,再放入三顆鐵彈,取火刀火石點燃了一根紙媒,将短槍和紙媒都交給韋小寶,說道:「一點藥綫,鐵彈便射了出去。
」
韋小寶接了過來,槍口對準窗外的一座假山,将紙媒吹着,點燃藥綫,隻聽得轟的一聲大響,一股熱氣撲面,手臂猛烈一震,火槍掉在地下,眼前隻感煙霧彌漫,不由得退了兩步。
吳三桂哈哈大笑,說道:「這火槍的力道十分厲害,是不是?」韋小寶手臂震得發麻,駡道:「他媽的,西洋人的玩意當真邪門。
」吳三桂笑道:「你瞧那假山!」
韋小寶凝目看去,隻見假山已被轟去了小小一角,地下盡是石屑,不由得伸出了舌頭,半晌縮不回來,說道:「這一槍若是轟在身上,憑你鋼筋鐵骨,那也抵擋不住。
」俯身拾起短槍,還入了盒中。
這時王府侍衛聽見槍聲,都來窗外張望,見王爺安然無恙,在和韋小寶說話,這才放心。
吳三桂捧起木盒,笑道:「這兩把家夥,請韋都統拿去玩吧。
」韋小寶搖頭道:「這是防身利器,王爺厚賜,可不敢當。
」吳三桂将盒子塞在他手裏,笑道:「咱們自己兄弟,何分彼此?我的就是你的。
」
韋小寶道:「這是羅刹人的寶物,今後未必再能得到,小将萬萬不敢收受。
」心中卻道:「你和羅刹人勾結,這種火器你要多少有多少,自然毫不希罕。
」
吳三桂笑道:「就是因為難得,才敢送給都統。
尋常的物事,讓都統也不放在眼裏。
哈哈!」
韋小寶當即謝過收了,笑道:「以後若是撞到有人想來害我,我取出火槍,砰的就是一槍,轟得他粉身碎骨。
小将這條性命,都是王爺所賜的了。
」吳三桂拍拍他肩頭,笑道:「那也不用說得這麼客氣。
這火槍的确是很厲害的,隻不過裝火藥、上鐵彈、打火石、點藥綫,手續很是麻煩,不像咱們的弓箭,連珠箭發,前後不斷。
」韋小寶道:「是啊。
倘若洋人的火槍也像弓箭一樣,拿起來就能放,咱們中國人還有命嗎?大清的花花江山也給他們占去了。
」說到這裏,嘻嘻一笑,道:「不過那倒也有一樁好處,我隻消有了這兩把槍,武功也不用練了,甚麽武學大宗師、掌門人,全都不是我的對手。
」
說了些閑話,韋小寶告辭出府,回到安阜園中,關上了房門,将那部經書的書函拆開,果然也有許多碎紙片在内,心想:「八部經書中所藏的地圖碎片已全部到手,老子隻須花點心思,慢慢拼湊起來。
鞑子的寶藏龍脈,全都在老子手中了。
」不過要他花些心思,将這幾千片碎紙拼成一張圖形,想起來就覺頭痛,心道:「這件事也不忙幹。
咱們有的是時候。
」當下縫好了書函,将碎紙用油紙包皮一包,再用布裹好縫住,貼身藏了,想起大功告成,不禁怡然自得:「小皇帝、老婊子、老烏龜、洪教主、大漢奸,還有我的師父老尼姑,人人都想得這八部經書,終究還是讓我韋小寶得了。
哈哈。
他們若是知道,非把我五馬分屍不可。
」這件事想來十分有趣,隻可惜跟誰也不能說,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他架起了腿,哼着揚州妓院中的小曲:「一杯酒,慢慢斟,我問情哥哥,是那裏人。
揚州,那個地方,二十四條橋,每一條橋頭,有個美人,情哥哥………」正唱得高興,忽聽得有人輕敲房門,敲三下,停一停,敲了兩下,又敲三下,正是天地會的暗号。
韋小寶起身開門,進來的是徐天川和馬彥超,見兩人臉色鄭重,問道:「出了甚麽事?」徐天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