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七回 皇帝英明

首頁
    康熙道:「吳應熊對公主無禮,你自然并未親見,怎能憑了公主一面之辭,就如此向我奏報?」韋小寶心道:「乖乖不得了,小皇帝好厲害,瞧出了其中破綻。

    」忙跪下磕頭,說道:「皇上明見萬裡。

    吳應熊對公主如何無禮,奴才果然沒有親見,不過當時許多人站在公主窗外,大家都是親耳聽見的。

    」康熙道:「那更是胡鬧了,吳應熊這人我見過兩次,他精明能幹,是個人才。

    他又不很年輕了,自己房裏還少得了美貌的姬妾?怎會大膽狂妄,對公主無禮。

    哼,公主的脾氣我難道不知道?定是她跟吳應熊争吵起來,割了……割了他媽的卵蛋。

    」說到這裏,忍不住哈哈大笑。

     韋小寶也笑了起來,站起身來,說道:「這種事情,公主也不便明說,奴才自然也不敢多問。

    公主怎麼說,奴才就怎麽禀告。

    」康熙點點頭,道:「那也說得是,吳應熊這小子受了委屈,你傳下旨去,叫他們在京裏擇日完婚罷,滿了月之後,再回雲南。

    」 韋小寶道:「皇上,完婚不打緊,吳三桂這老小子要造反,可不能讓公主回雲南去。

    」康熙不動聲色,點點頭道:「吳三桂果然要反,你見到什麼?」韋小寶於是将吳三桂如何跟西藏、蒙古、羅刹國、神龍教諸方勾結的情形一一說了,又說已将蒙古王子的使者擒來,說到自己如何假裝是吳三桂的小兒子而騙出真相,部下又如何化裝王府家将,在妓院中争風、吃醋、假裝殺死罕帖摩之時,更是眉飛色舞。

     康熙聽得悠然神往,說道:「這倒好玩得緊。

    」又道:「吳三桂這人,我沒見過。

    那日宮中傳出父王賓天的訊息,吳三桂帶了重兵,來京祭拜。

    我原想見他一見,可是幾名顧命大臣防他擁兵入京,忽然生變,要他在北京城外搭了孝棚拜祭,不許他進北京城。

    」說到這裏,站起身來,說道:「鳌拜這厮見事極不明白。

    怕是吳三桂入京為變,隻須下旨要他父子入京拜祭,大軍駐紮城外。

    他還有什麼作為?他若是不敢進城,那是他自己禮數缺了。

    不許他進城,那明明是跟他說:『我們怕了你的大軍,怕你進京造反,你還是别進來吧!』嘿嘿,示弱之至。

    吳三桂知道朝廷既對他疑忌,又怕了他,豈有不反之理?他的反謀,隻怕就種因於此。

    」 韋小寶聽康熙這麽一剖析,不由得打從心坎兒裏佩服出來,說道:「當時倘若他見了皇上,皇上好好開導他一番,說不定他便不敢造反了。

    」康熙搖頭道:「那時我年紀幼小,不懂軍國大事,一見之後,沒甚麼厲害的說話跟他說,他瞧我不起,隻有反得更快。

    」於是仔細詢問吳三桂的形貌舉止,又問:「他書房裏那張白老虎皮到底是怎樣的?」 韋小寶大是奇怪,當下描述了那張白虎皮的模樣,說道:「皇上連這小事也知道。

    」康熙微笑不語,又問起吳三桂的兵馬布置,他女婿夏國相的為人,手下十大總兵的性情才幹。

     從康熙的問話之中,足見他對吳三桂的種種情狀所知甚詳,吳三桂手下大将的性格、才幹、兵馬多少,更是清清楚楚,那一個貪錢,那一個好色,那一個胡塗,那一個怕死,無不了然。

    韋小寶又是吃驚,又是佩服,說道:「皇上,你沒去過雲南,可是平西王府内府外的事情,知道得比奴才還多。

    」突然間恍然大悟,道:「啊,是了,你在昆明派得有不少探子。

    」康熙笑道:「這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啊。

    他要造反,難道咱們就置之不理?小桂子,你這趟功勞很大,探明了吳三桂跟西藏、蒙古、羅刹國勾結。

    這樁秘密,我那些探子就查不到。

    他們隻能查小事,查不到大事。

    」 韋小寶大喜,道:「那是全仗皇上洪福齊天。

    」康熙道:「你去把那個罕帖摩帶進宮來,讓我親自審問。

    」韋小寶答應了,率領十名禦前侍衛,将罕帖摩送到上書房來。

     康熙一見到他,便以蒙古話相詢,罕帖摩一聽到蒙古話,既感驚奇,又覺親切,眼見到宮中□□□□□□(頂峰按:此處缺字,1385。

    ) 山川地勢、風土人情、以及蒙古各旗王公之間誰和誰有仇,誰和誰有親。

    韋小寶在一旁侍候,聽得二人叽哩咕噜的說個不休,罕帖摩一時顯得十分佩服,一時又顯得頗為害怕,到最後卻跪下來不住磕頭,似是感恩之極。

    康熙命禦前侍衛帶下去監禁。

    一名小太監送上一碗參湯。

    康熙接過來喝了,對小太監道:「你給韋總管也斟一碗。

    」 韋小寶磕頭謝恩,喝了參湯。

    隻聽得書房外腳步聲響,一名小太監奏道:「啟禀皇上,南懷仁、湯若望侍候皇上。

    」康熙點點頭。

    小太監傳呼出去,進來了兩個身材高大的外國人,跪下向康熙磕頭。

    韋小寶大是奇怪,心想:「怎麽有外國鬼子來到宮裏,真是奇哉怪也。

    」 兩個外國人叩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