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相對哈哈大笑。
韋小寶道:「趙總兵,你也請過來,大夥兒拜上一拜,今後就如是結成了兄弟一般,有福共享,有難同當。
」趙良棟道:「我可信不過這個王副将,等他抓到了吳應熊,我再跟他拜把子。
」王進寶怒道:「我官階雖低,卻也是條漢子,希罕跟你拜把子嗎?」說着一躍上馬,疾馳向前,追蹤而去。
向東馳出十餘裡,王進寶跳下馬來,察看路上蹄印和馬糞,皺眉道:「奇怪,奇怪。
」張勇忙問:「怎麽啦?」王進寶道:「馬糞是稀爛的,不知是甚麽緣故,這不像是咱們滇馬的馬糞。
」韋小寶一聽大喜,哈哈大笑,說道:「這就是了,貨真價實,童叟無欺,這的的确确是吳應熊的馬隊。
」王進寶道:「蹄印是不錯的,就是馬糞太過奇怪。
」韋小寶道:「不奇怪,不奇怪。
滇馬到了北京,水土不服,一定要拉爛屎,總得拉上七八天才好。
隻要馬糞是稀爛的,那定是滇馬。
」王進寶向他瞧了一眼,見他臉色詭異,似笑非笑,不由得将信将疑,繼續向前追蹤。
又奔了一陣,見馬迹折向東南。
張勇道:「都統大人,吳應熊要逃到天津,從塘沽出海。
他在海邊必是預備了船隻,從海道去廣西,再轉雲南,以免路上給官軍截攔了。
」韋小寶點頭:「對!從北京到昆明十萬八千裡路程,随時随刻會給官兵攔住,還是從海道去平安得多。
」張勇道:「咱們可得更加快追。
」韋小寶問道:「為什麼?」張勇道:「從京城到海邊,隻不過幾百裡路,他不必體恤馬力,盡可拼命快跑。
」韋小寶道:「是,是。
張大哥料事如神,果然是大将之才。
」張勇聽他改口稱呼自己為「大哥」,心下更喜。
韋小寶回頭傳令,命一隊骁騎營加急奔馳,去塘沽口水師傳令,封鎖海口,所有船隻不許出海。
一名參領接了将令,領兵去了。
過不多時,隻見道旁倒斃了兩匹馬匹,正是滇馬。
張勇喜道:「都統人人,王副将追的路徑果然不錯。
」王進寶卻愁眉苦臉,神色甚是煩惱。
韋小寶道:「王三哥,你為什麼不開心?」王進寶心想:「我又不是行三,怎麼叫我三哥?」說道:「我養的這些滇馬,匹匹都是千中挑一的良馬,怎麼又拉稀屎,又倒斃在路上?就算吳應熊拼命催趕,馬匹也不會如此不濟事!唉,真是可惜,真是可惜。
」韋小寶知他愛馬,更不敢提偷喂巴豆之事,說道:「吳應熊這小子隻管逃命,累死了好馬,枉費了王三哥一片心血,他媽的,這小子不是人養的。
」王進寶道:「都統大人怎地叫卑職王三哥,這個可不敢當。
」韋小寶笑道:「張大哥、趙二哥、王三哥、孫四哥,我瞧那一位的胡子花白些,便算他年紀大些。
」
王進寶道:「原來如此。
吳三桂一家人沒一個是好種。
當兵的不愛馬,總是沒好下塲。
」說着唉聲歎氣。
行不數裡,又見三匹馬倒斃道旁,如此越走死馬越多。
張勇忽這:「都統大人,吳應熊的馬吃壞了東西,跑不動了。
可得防他下馬逃入鄉村躲避。
」韋小寶道:「張大哥什麼事都料早了一着,兄弟佩服之極。
」當即傳令骁騎營分開了包抄上去。
果然追不數裡,北邊一隊骁騎營大聲歡叫起來:「抓住了吳應熊啦!」
韋小寶等一聽大喜,循聲趕去,遠遠望見大路旁的麥田之中,數百名骁騎營軍士圍成了一團。
這一帶昨天剛下了雨,麥田中一片泥濘。
韋小寶等縱馬馳近,衆軍士已押着滿身泥污的幾個人過來。
當先一人正是吳應熊,隻是身穿市井之徒的服色,那裏還像是雍容華貴的金馬玉堂人物。
韋小寶跳下馬來,上前請了個安,笑道:「額驸爺,您扮戲文玩兒嗎?皇上忽然心血來潮,要想聽戲,吩咐小的來傳,您這就去演給皇上看,那可是挺合式。
哈哈,你扮的是個叫化兒,這可不是『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公?」吳應熊早已驚得全身發抖,聽着韋小寶調侃,一句答不出來。
韋小寶興高采烈,押着吳應熊回轉京北,來到皇宮時已是次日傍晚。
康熙已先得到了禦前侍衛飛馬報知,立即傳見。
韋小泥塵滿臉,故意不加抹拭。
康熙一見,自是覺得此人忠心辦事,勞苦功高之極,不禁伸手拍他肩頭,笑道:「他媽的,小桂子,你到底有什麼本事,居然将吳應熊抓了回來?」韋小寶此時不再隐瞞,說了毒馬的詭計,笑道:「奴才本來隻盼赢他一萬兩銀子,教他不敢誇口,那知道皇上洪福齊天,奴才胡鬧一番,居然也挫折了吳三桂,可見這老小子若要造反,那是準敗無疑。
」康熙聽得哈哈大笑,也覺這件事冥冥中似有天意,自己福氣着實不小,笑道:「我是有福的天子,你是福将,這就下去休息罷。
」韋小寶道:「吳應熊這小子已交禦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