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六回 群雌混戰

首頁
    大轎,卻是揚州府知府來拜。

    韋小寶心情不佳,不願迎他入内,便站在門口,沒好氣的問道:「你來幹甚麽?」 知府吳之榮請安行禮,說道:「卑職有機密軍情禀告。

    」韋小寶聽到「機密軍情」四字,這才讓他入内,心道:「倘若不是機密大事,我打你的屁股。

    」 來到内書房,韋小寶先行坐下,也不讓座,使問:「甚麽機密軍情?」吳之榮道:「請大人屏退左右。

    」韋小寶揮手命親兵出去。

    吳之榮走到他身前,低聲道:「欽差大人,這件事非同小可,大人奏報了上去,卑職也付着大人的福蔭,可以大蒙皇上的恩典。

    」韋小寶皺眉道:「甚麽大事,這樣要緊?」 吳之榮道:「回大人:皇上福氣大,大人福氣大,才教卑職打聽到了這個大消息。

    」韋小寶哼了一聲道:「你吳大人福氣也大。

    」吳之榮道:「不敢,不敢。

    按規矩,卑職這個消息該當呈報巡撫大人和總督大人,再行奏告皇上。

    不過這樣一來,隻怕中間有所洩漏,那就誤了大事。

    再說,欽差大人的眷顧栽培,卑職感激之至,這一場榮華富貴,須當交在大人手裏才是,可不能白白的便宜了總督巡撫。

    」 韋小寶聽他說得鄭重,問道:「那是甚麼事哪,這般要緊?」吳之榮道:「回大人:南方有一個手握重兵的大将,不日就要起兵造反。

    這人心懷叵測,調兵追将,要幹大逆不道的勾當。

    」韋小寶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心道:「我說是甚麼機密大事,原來你是密告吳三桂要造反。

    」笑道:「這位将軍,是吳大人的同宗了?」吳之榮道」:「正是此事千真萬确,決無虛言。

    」 韋小寶笑道:「吳大人消息靈通得很,了不起,不得了!」 吳之榮見他神情輕浮,語氣中大有調侃之意,心中急了,說道:「欽差大人,這件事非同小可,朝廷若不先發制人,這反賊一動手,南方的半壁江山………那就………那就………」韋小寶淡淡的道:「皇上神機妙算,一切都早料到了,那也不必放在心上。

    」吳之榮忙道:「是,是。

    」韋小寶道:「你這消息,卻是從那裏打聽來的?」 吳之榮道:「卑職受皇上恩典,欽差大人的提拔,日日夜夜就是在想如何報答大恩。

    昨日在禅智寺外陪着大人賞過芍藥之後,想到大人的談論風采,心中佩服仰慕得了不得,隻盼今後天天跟着大人當差,能時時刻刻得到大人的指教。

    」韋小寶道:「那很好啊。

    你這知府也不用做了。

    我瞧你聰明伶俐,不如………不如………嗯………」吳之榮大喜,忙請個安,道:「謝大人栽培。

    」 韋小寶微笑道:「不如來給我做看門的門房,要不然就給我擡轎子。

    我天天出門,你就可見到我了,哈哈,哈哈!」吳之榮知道他是取笑,不禁甚是氣惱,但随即陪笑道:「那好極了。

    給大人做門房,自然是勝於在揚州做知府。

    卑職平時派了不少閑人,到處打深消息,若是有人心懷叛逆,诽謗皇上,誣蔑大臣,卑職立刻就知道了。

    這種妖言惑衆、擾亂聽聞的大罪,卑職向來是嚴加懲處的。

    」 韋小寶「唔」了地聲,心想這人話風一轉,輕輕就把門房、轎夫的事一筆帶過,果然是深通做官之道。

    吳之榮又道:「倘若是販夫走卒,市井小人,胡言亂語也無大害,最須提防的是讀書人。

    這種人做詩寫文章往往拿些古時候的事來譏剌朝政,平常人看了,往往想不到他們惡毒的用意。

    」 韋小寶道:「别人看了不懂,那就沒甚麽害處啊。

    」吳之榮道:「是,是。

    雖是如此,終究是其心可誅。

    聖天子在位,這種大逆不道的詩文,是萬萬不能讓其流毒天下的。

    」說着從衣袖中取出一個手抄本來,雙手呈上,說道:「大人請看,這是卑職昨天得到的一部詩集。

    」倘若他從衣袖中取出來的是一疊銀票,韋小寶立刻會改顔相向,見是一本冊子,心中已是頗為失望,待聽得是詩集,登時便長長打了個呵欠,也不伸手去接,擡起了頭,毫不理睬。

     吳之榮頗為尴尬,雙手捧着詩集,慢慢縮回,說道:「昨天酒席之間,有個女子唱了首新詩,是描寫揚州鄉下女子的。

    卑職調了這個人的詩集來一看,發覺其中很有些大逆犯忌的句子。

    」韋小寶道:「是嗎?」吳之榮翻開冊子,指着一首詩道:「大人請看,這一首詩,題目叫做『洪武古炮歌』。

    這查慎行所寫的,是前朝朱元璋用過的一尊古炮。

    」韋小寶一聽,倒有了些興緻,道:「朱元璋也開過大炮嗎?」吳之榮道:「是。

    眼下已經改朝換代,這姓查的卻去做詩歌頌朱元璋的古炮,不是教大家懷念前朝嗎?這首詩誇張朱元璋的威風,已是不該,最後四句說道:『我來見汝荊棘中,并與江山作憑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